以法之名,守护少年的你
●兴法宣
青少年儿童是阳光下绽放的花朵,有着美好的希望和未来,但网剧《隐秘的角落》让一群“坏小孩”走进大众视野,那些被打上标签的少年们,因为家庭关爱的缺失、学校教育的缺位等种种原因,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泥泞里,游走在法律与道德的灰色地带,甚至堕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兴宁法院近期梳理了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审理的63宗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发现此类案件以团伙犯罪为主,案由主要集中在寻衅滋事、盗窃、聚众斗殴、故意伤害等。现选取三宗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以引起人们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视。
1.成派出所常客的辍学少年
2020年10月7日晚上10点左右,14岁的小聪(初一辍学)、15岁的小新(某校在读)与13岁的小明(初一休学)在小聪家楼下玩,小新发现正在旁边停放自行车的一个小学生手里拿着钱,就跟小聪和小明提议去抢。于是三人上前推搡脚踢拦下这名小学生,从他身上抢走95元现金后便跑去便利店买烟,然后去网吧通宵上网。小学生被抢后回家向家长哭诉,并认出抢钱的其中一个人是住在同一栋楼的小聪,事后,家长报警处理。小聪、小新被公安民警抓获后,两人家属退还被害人100元,并取得被害人的谅解。
案件审理过程中,小聪年近七旬的爷爷作为其法定代理人出庭为其辩护,老人情绪激动地表示,小聪的父母放任不管,而自己年纪大了管不动,希望这次小聪得到深刻教训,能够痛改前非。兴宁法院经审理后以抢劫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小聪、小新有期徒刑十一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1000元。
【法官说法】
在现实社会中,像小聪这样的辍学未成年人群体呈现“家长管不住、社会无人管、小小年纪便混迹社会”的特点,家庭、学校、社区等的缺位,造成了他们的失管失控。而在这当中,父母的责任更为重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行为偏差,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些辍学未成年人就像是迷路的孩子,也许父母再尽责一点,学校、社区更关心一点,为他们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将会大幅降低其违法犯罪率。
2.似飞蛾扑火的堕落天使
2020年2月间,16岁的小美在网上认识了在酒吧工作的王某,双方成为男女朋友。7月,王某以开店无钱为由,让小美出去卖淫赚钱,并要求阿芳安排小美卖淫。7至8月间,阿芳先后介绍小美到多个酒店“工作”,王某从中获利一万多元。8月,陈某经阿芳介绍认识小美以后,将其介绍给多名嫖客并从中获利。8月底,小美发现王某与阿芳同居后坚决不愿继续卖淫,王某以将裸照视频发到网上、朋友圈等方式威胁小美。万念俱灰的小美准备跳楼,陈某赶到现场制止并报警。之后,陈某被带回公安机关,王某、阿芳被公安民警抓获。
兴宁法院经审理后以强迫卖淫罪、介绍卖淫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五年十个月,并处罚金20000元;以介绍卖淫罪分别判处被告人阿芳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陈某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法官说法】
本案中王某利用未成年人小美涉世未深、社会经验不足、自我保护能力弱等特点,以谈恋爱交往为名,让小美心甘情愿为爱牺牲,成为他的一个“爱的供养者”,在小美反抗以后,以语言、暴力等手段威胁控制小美,给小美及其家庭造成了巨大伤害。像小美这样的受害少女大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逆反心理强,为寻求所谓的自由和温暖,沉溺于网络,交友复杂,轻易被犯罪分子钻了空子,一步步成为犯罪分子哄骗下的牺牲品,更有甚者,成为他们的帮凶,走上犯罪道路。
3.霓虹灯下的少年江湖
小仁、小义、小礼、小智、小信、小俊等是一群未满十八周岁的少年,他们彼此之间是同学、玩伴、熟人,有的还在校读书,有的辍学在家无所事事,有的毕业以后混迹社会,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吸烟喝酒飙车、出入网吧酒吧各种娱乐场所,一言不合就打架斗殴。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间,他们因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分时合先后在兴宁市兴城、叶塘、福兴等地5次持砍刀、铁棍、关公刀等工具随意追逐、殴打多名被害人,致三人轻伤、二人轻微伤。2020年6月到10月间,小仁等六名青少年或被公安机关抓获或主动到派出所投案。
兴宁法院经审理后以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小仁、小义、小礼有期徒刑二年、判处被告人小智有期徒刑一年五个月;以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数罪并罚分别判处被告人小信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小俊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
【法官说法】
上述案件中的几名未成年被告人大多家庭贫困,父母忙于外出打工或做生意等,与子女沟通少,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子女缺乏必要的法制教育等,而他们在学校往往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不太合群。他们在家庭、在学校缺乏认同,却在彼此之间找到了类似同伴的归属感,在一起抱团取暖,惺惺相惜,常常在深夜选择在网吧、酒吧、KTV等复杂场所聚集,大量接触暴力、色情、江湖文化,暴力成为他们对这个世界宣泄不满最直接的方式。他们形成以手机微信群、QQ群等为联系形式的灰色群体,一旦遇到打架斗殴事件,为了所谓的“哥们义气”,招之即来,为兄弟出气,为哥们撑腰,一哄而上,争强斗勇,一不小心就酿成毁财伤人的刑事案件。
结束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作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法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界定了吸烟饮酒、夜不归宿、沉迷网络等不良行为和结伙斗殴、强拿硬要、故意伤害他人等严重不良行为,坚持分级预防、分级干预,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公安机关、学校等应当对严重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矫治;规定专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关爱保护与教育挽救并重;强化家庭、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等各方教育责任,齐抓共管、共同努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祖国的花朵,离不开法治的阳光雨露,法院也将继续秉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照亮未成年人犯罪的隐秘角落,指引迷途的孩子正确的方向。
以法之名,守护少年的你!
(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新闻推荐
高三学子正在进行考前的最后冲刺。(陈思杰摄)●本报记者陈思杰特约记者刘海阳张森源距离今年高考只剩不到一周的时间,兴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