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仙踪
电影故事片《刘三姐》剧照
↑ 阳东区大八镇雷冈与田畔交界处的“刘三尖山” 李代文/摄
↑ 建于阳东区塘坪镇长乐村白石寨的“刘三仙庙”
↑ 建于阳东区大八镇白蒙村石桥自然村的“刘仙古庙”
↑ 阳东舞蹈队在市首届民间民俗艺术花会上表演“跳禾楼”傩舞《上田节》李代文/摄
上左:清道光版《肇庆府志》关于刘三妹与白鹤少年对歌并在阳春铜石岩羽化的记载
上右:民国《阳江志》对“跳禾楼”和春州刘三妹的记载
“六月村落中,各建小棚,延巫女歌舞其上,名曰跳禾楼,用以祈年。俗传跳禾楼即效刘三妈故事。闻此神为牧牛女得道者,各处多有其庙。”
—— 清·道光二年版《阳江县志》
◎ 从“刘三妹”到“刘三嫲”
1982年,笔者在省作协《作品》杂志社实习,认识资深编辑、老诗人黄雨先生,当时他刚离开广东文学院,调到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编民俗杂志《天南》,《天南》首期,编辑了一组文章《广东有个刘三妹》。
黄雨先生在这组文章的编者按中说:“广东有个刘三妹,去了广西,长大成为刘三姐。”我初读以为编者戏言,看完了文章才知晓广东、广西等地都有刘三姐仙踪,对歌仙刘三姐的称呼也都不一样。
据悉,广西宜州、罗城等地称“刘三姐”,广东肇庆、新兴、阳春等地称“刘三妹”,连县、阳山一带称“刘三姑”,阳江称之为“刘三妈”,电白称之为“刘三嫲(太)”……有些学者据此推论:“刘三姐大概是唐代的一位职业歌手,以唱歌卖艺为业,游走于两粤之间,像一些著名歌星,到处走穴。她是刘家三女儿,广东阳春人,擅民歌,人称刘三妹;稍长,到广西发展演艺事业,人称刘三姐;中年以后折返广东,先在两广交界的富川、连县一带传歌,人称刘三姑;越近中老年,越趋故乡,在阳江、茂名传歌时,人称刘三妈;最后终老于茂名电白,人称刘三嫲……”
也许,谁都想把刘三姐拉来为家乡争光,所以到处流传着她的故事,到处留存着她的仙踪。
据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春州寻韵》(春湾篇)载:刘三姐一直活跃在“两粤溪峒间”,并曾在阳春春湾刘家寨落户,她祖父在那里过世了,祖坟至今尚存。刘三姐在阳春“铜石岩”留下仙踪,以致宋真宗皇帝亦将“铜石岩”赐名为“通真岩”。
刘三姐在阳春期间,可能到过阳江、电白一带传歌,故清·道光二年版《阳江县志》及民国《阳江志》均有阳江“跳禾楼”风俗由“刘三妈”所传的记载。
◎ “跳禾楼”祈年风俗
“跳禾楼”原是古越人庆祝丰收、祭祀神灵的一种民歌舞蹈、演唱形式,流传于高州、化州、台山、阳江、连南等地。
相传刘三姐传歌到这些地方,见虫害多损毁庄稼,便唱山歌驱虫。歌声驱散了害虫,催长了庄稼,确保了丰收。村民为了纪念歌仙刘三姐,每当农历六七月农忙结束,便在乡间晒谷场以稻草搭起“禾楼”,夜晚跳禾楼舞、唱禾楼歌,男女对歌和唱(俗称“驳歌仔”),表达丰收喜悦,也表达男女青年追求纯真爱情的愿望。
“跳禾楼”是南方稻作文化的产物。阳江人唱“禾楼歌”这种斗歌形式,后来演化为新婚闹洞房时的“打堂梅”以及渔乡人的“咸水歌对叹”,成了民间祈年度节的娱乐活动。
2012年,阳东舞蹈队参加阳江市首届民间民俗艺术花会,表演傩舞《上田节》获得金奖。傩舞属于早期的“跳禾楼”舞蹈,节目表现出一幕幕田耕场面,让观众感受到浓厚的农家生活气息。
◎ 美丽的民间传说
传说中的刘三妹是唐中宗年间(705—707年)人,最早记载刘三妹的文字为宋人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该书提到阳春县有个“三妹山”,并注云:“刘三妹,春州人,坐化于岩石之上,因名。”另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也载:阳春县北八十里铜石岩东之半峰,有刘三姐歌台,对面垌中有一土丘,据说是她家的祖坟,还有春夏不生草等记载。
阳春春湾人还传说刘三妹替地主看鸭时,为了唱歌,把鸭头和鸭身分开,使鸭不致食人禾谷,唱完歌再把鸭头和鸭身拼回来。有一次匆忙中拼错了鸭头鸭身,故阳春至今出产一种头、身与众不同的“花颈鸭”。
阳东区大八镇离阳春境较近,刘三姐从阳春传歌到阳江,路经之处离不开今大八、塘坪、塘围等地。唐代的大八古城是高凉县治,大八镇的白蒙、牛岭、走马坪、上下大垌、根竹田等村落离古城很近。刘三姐曾在这一带传歌,后人为纪念她建起一座“刘仙古庙”。此庙始建于何年无查,修葺于清·道光乙酉年(1825年),当时仙庙香烟缭绕,众信常臻,可惜年久缺欠管理,庙体、仙像残破。为了让古庙重光,大八镇群众捐款重修,于2002年7月19日告竣,刘三姐仙像重光。
“刘仙古庙”西边有一道长流溪水,溪流中布满石头。当地人流传这里曾缺少耕牛耕地,农忙时刘三姐从阳春赶一批“石牛”到阳江,这些石头一到就变成了水牛。民间传说中石头常有灵性,代表吉祥的菩萨。刘三姐所传的歌,也曾将自己比作石头。电影《刘三姐》中她和陶秀才对歌时就唱道:“你住口! 我是江心大石头,见惯几多风与浪,撞破几多大船头。”
◎ 刘三姐羽化成仙
大八圩再往东走就是雷冈、田畔的交界地,东边是田畔圩,西边是七星根村。这里有一座“刘三尖山”,海拔650多米,是阳东区北部的天然屏障。据清·道光二年版《阳江县志》(卷一)记载:“刘三尖在城东北七十里,峰峦尖秀,乃自雨霖山东行西转而顾雷岗之峡者。”据传,歌仙刘三姐传歌时路过此地,看到俊秀挺拔的三座山峰,萦绕在山腰的云雾如轻纱帷幔,颇有仙境之妙,遂在此修仙。
“刘三尖山”顶处石壁裸露,相传刘三姐在石壁下修仙时,附近村子有个牧牛娃到山脚下放牛,两人相识后十分投缘,常在一起对歌、聊天。后来牧牛娃也随刘三姐在石壁上打坐,不想一不小心从石壁上掉下来,终究未能得道。奇怪的是,刘三姐羽化成仙后,石壁上却留有一个牧牛娃的人形印记,风侵雨蚀未褪去。当地人将大山命名为“刘三尖山”,以纪念歌仙和牧牛娃。
◎ “歌台暖响”留仙踪
广西许多地方都有“歌圩”,广东的阳春、阳江、清远、连山、梅县等地,凡有刘三妹足迹的地方,也成了“歌乡”。
在春湾“铜石岩”石山上,有一座“刘仙三姐歌台”,相传刘三姐每天都在歌台上吟唱山歌。据原阳春市历史博物馆馆长柯圣梧介绍:“唐·神龙元年(705年),广西的刘三姐逃难到阳春,在春湾传歌,一日有叫张伟望的广西小伙子慕名而来,与刘三姐对歌,一连七天七夜,两人以歌生情。最后一个夜晚,一个硕大的白鹤从天而降。刘三姐把张伟望扶上鹤背,自己尾随其后,白鹤在刘三姐的歌声中徐徐起飞,一对仙侣扶摇直上升空……宋代地方官员把刘三姐羽化升天的故事上奏朝廷。宋帝真宗于咸平二年(999年)特赐父皇太宗御书,将“铜石岩”赐名为“通真岩”(指通向仙界的岩洞)。之后,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刘三姐诞辰,乡人都举行醮会,抬着刘三姐的雕像巡游春湾附近的村寨,祈望保佑年年好景,事事吉祥……”
“通真岩”门联“通灵古石仙遗迹;真赏名岩御赐书”以及“宋帝真宗名赐通真谨缀联语昭告后人”的落款,于今可见。
根据志书“各处多有庙”的记载,笔者最近在市内来了一次以寻访刘三姐“仙踪”为目的的乡村游。在阳春“通真岩”山门前,笔者找到了崖壁的“刘仙三姐歌台”“歌台暖响”“仙踪”等石刻;在阳春潭水镇找到了“刘三岭”“刘三姐庙”及“刘三石”(对歌台遗址);在阳东大八镇雷岗与田畔交界处找到了“刘三尖山”,在大八镇白蒙村委会石桥村找到了“刘仙古庙”,在塘坪镇白石岭山麓找到了“刘三仙亭”,在塘坪镇长乐村委会白石寨、红丰镇塘角村及新洲北桂马庙山,分别找到了“刘三仙庙”,还在江城城西东砵山上,参拜了“冼夫人庙”旁边的“刘仙古庙”。
笔者发现,粤西地区只要是歌俗盛行之地,到处都有“刘三妹”的美丽传说,其故事类型与广西的“刘三姐传说”大同小异,与“放牛娃”“白鹤少年”故事十分相似。慕名前来与刘三姐对情歌的青年人,后来都化为灵石或伴与歌仙升天而去。后人将许多山名、岩洞、地名都以刘三姐的美称命名,或给她立庙塑像祀奉。
◎ “遗留唱和到如今”
如今走在阳江、阳春乡间,随处都可以听到村民们劳动时唱的山歌,旋律委婉抒情,有春牛调、吟诗调、花笺调、伏嫁调、哥兄调等,人们在生产劳动时喜欢把生活中的情感,通过山歌的形式唱出来。
新洲北桂“刘三仙庙”,坐落在海拔320米的北桂马庙山半山腰一块巨石里面,面积10多平方米,青砖灰瓦,坐北向南。庙的正中央设神台,供奉着一尊红衣绿裙面貌姣好的刘三仙娘娘神像,庙门两边有对联“脱去凡尘传自昔,遗留唱和到如今”。
江城城西东砵山上的“刘仙古庙”坐落在原“顿砵塔”附近,这里正好靠近阳江古八景“渔洲唱晚”“西浦渔歌”景点,现遗存的清人诗句“烟笼西浦夕阳过,信宿渔人唱晚多。掩映灯红迷蓼岸,隔江声杂采菱歌”,显示了当年阳江城民间的对歌盛况。
每年农历“三月三”,在阳春潭水“刘三姐岭”上,有民间“歌会”举行,由村姑扮作刘三姐模样与人对歌,十分热闹。据《潭水镇志》记载:相传刘三姐随祖父到春湾“铜石岩”传歌,因激怒权贵恶霸遭到迫害,被迫流浪南下到潭水镇翔南村燕子岩中居住,继续在潭水、马水一带传歌,至今此地留存多处与刘三姐有关的遗迹。
传说中的刘三姐不但唱歌、传歌,还为村民采药送医,成为有口皆碑、家喻户晓的歌仙、药神,在民间形成了“歌仙礼拜”和“神灵崇拜”。各处人们为她树碑立庙,有的地方在“三姐神诞”时,还在仙庙前搭建大戏台演出多场大戏,有的地方则以“刘三姐仙踪”为景点,打起了旅游文化牌。
歌仙虽去,歌海长留。传统文化的推动力,积淀为“刘三姐现象”,作为一种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久远传承在民间。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刘运提摄影
新闻推荐
●梅县区宪梓中学许素芬转眼中考进入倒计时,在剩下的一段时间里,数学怎样复习才能尽可能取得满意成绩呢?就这个问题,我提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