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龙舟水”时节,梅州市极端强降雨天气增多 专家支招防范地质灾害
●本报记者朱绮辉
梅州是广东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之一。进入“龙舟水”时节,梅州市极端强降雨天气增多,局部地区引发群发性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将呈上升趋势。如何防范地质灾害?遭遇地质灾害时如何自救?近日记者就此联系咨询了相关部门。
梅州市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为主
据市自然资源局统计,2006—2019年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4581起,死亡92人,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这些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为主,在大埔县、丰顺县和五华县发生频率最高,特别是4—6月“龙舟水”及7—9月台风带来的暴雨时期,容易引发大规模群发性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截止2019年10月底,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459处(其中威胁100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52处),其中崩塌955处,滑坡45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总人口3.48万人,潜在经济损失约10.42亿元。
其中,“削坡建房”的问题值得关注。梅州山区的削坡建房现象相当普遍,梅州地质环境较脆弱,因建房削去的山坡如同“定时炸弹”一样。目前全市在册削坡建房风险点有80017处。据统计,绝大多数致人伤亡的地质灾害都发生在削坡建房户里:2016年1月31日,大埔县高陂镇桃花村古竹村民小组张某清理屋后落泥,被后续崩落的泥土掩埋致死;2019年6月10日10时许,兴宁市大坪镇朱坑村发生崩塌灾害,住上堂的1名孕妇被埋身亡……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令人痛惜。
多部门联动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在地质灾害面前,梅州市采取了哪些防治措施呢?据了解,目前梅州市已构建自然资源、应急、住建、气象、水利、交通、旅游等多部门防灾联动机制,形成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合力,同时建成覆盖全市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和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并对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削坡建房户实行一对一防控的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近年来,梅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和治理成效显著,消除隐患点4582处,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由2010年的6041处减少至2019年10月底的1459处,每年的搬迁和治理率不少于上年度的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10%。
专家传授削坡建房户“避险锦囊”
虽然梅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和治理成效显著,但梅州市地质灾害点大部分是边远山区,部分群众主动防灾意识薄弱,梅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依然艰巨。
如何尽量减少或者避免人员伤亡?记者就此事咨询了相关专业人士。广东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水工环地质高级工程师林栋表示,削坡建房户有四个“避险锦囊”。“一是削坡后应该采取降坡减载、压脚、坡面防护、筑挡土墙、挖排水沟等护坡措施。二是农村住房一般分上堂、下堂,崩塌、滑坡发生时,首先被冲倒的是靠近后坡的上堂房间,所以每年4—9月,住户最好搬到下堂房间居住,并且不要住一楼。三是下雨时发现屋后有泥土崩落,很可能是大规模崩塌滑坡发生的前兆,应该立即撤出所有人员,等天晴经确认无危险后,再清理屋后落土。四是千万不能抱侥幸心理,遇到大暴雨等成灾概率较高的灾害性天气,应该主动采取避让措施。”林栋同时提醒,目前梅州市把地质灾害预警划分为4个等级,广大群众收到预警信息后,要根据不同情况主动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新闻推荐
●张忠杨排名榜首的梅州客家面对至今难求一胜的淄博蹴鞠,场面上的绝对压制与4∶0的比分既是两队实力差距的直接反映,也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