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南口镇引领林径村民重建凉亭 这里有了“歇脚”好地方

梅州日报 2021-06-05 08:13

南口镇林径村村民通过捐钱、让地等方式重建凉亭,并沿用了之前的名字——念乡亭。(吴腾江摄)

●本报记者吴丽伶

驾车从位于205国道旁的梅县区南口镇车陂村口进去,不到5公里便可见到一座崭新的凉亭。村民三三两两聚在这里谈着农闲趣事,还有孩子们在玩耍嬉戏,这幅乡村和谐图传递出幸福祥和气息。从凉亭处再往前走,便是步入日新月异的林径村。

凉亭,祖祖辈辈客家人长途跋涉中歇脚休整的驿站;捐建凉亭,是客家人乐善好施传统美德的体现。如今,在梅州许许多多的山间小道旁,还可找到前人捐建凉亭的遗迹。记者慕名来到林径村这座凉亭里,打听到这是村民通过捐钱、让地等方式重建的,并沿用了之前的名字——念乡亭。这座普普通通的凉亭,却承载着林径村村民过去十几年的梦想——在村口重建一座凉亭,让过往的人有一个“歇脚”的地方,村民也多一个聊天、乘凉的好去处。

为何说是重建呢?记者找到了林径村“两委”干部罗俊岳。他解释道,由于当地地处偏僻,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所以大约在百年以前,村口就有搭建凉亭,方便来往的群众。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旅泰华侨黄添云、余绍玉、张双英因思念故乡,捐资在村口建了一座水泥浇筑的凉亭,命名为“念乡亭”,21世纪初因各种因素导致凉亭被拆除。这些年凉亭原址杂草丛生,因此村民们想要重建凉亭。

南口镇党委、政府了解到林径村村民的需求后,决定还村民一个“新凉亭”。去年以来,由驻村干部南口镇副镇长杨建军组织、林径村委会和林径村乡村振兴理事会牵头号召乡贤、村民主动参与,争取再现昔日凉亭美景,方便群众。

建凉亭,彰显出村民们的公益心。“刚开始筹划时,我们还担心筹不到钱。没想到重建凉亭的消息一传开,村民们都很踊跃,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就连土地都是无偿捐赠出来的。”林径村党支部书记陈质彬感动地说,短短一段时间,便筹集到乡贤、村民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捐款十六七万元,足够重建凉亭和做好其他相关配套设施。

这次在原址旁边重建念乡亭,涉及好几户村民的土地,但大家都愿意捐出来。“我们老一辈对凉亭的感触很深,以前赴圩、出门都靠走路或骑单车,半路有个凉亭遮阳避雨十分好,重新建好了也能方便大家。”今年78岁的村民张静香对记者说,把土地让出来支持村里重建凉亭是值得的。

前期准备就绪后,林径村终于开启了凉亭重建工作。在这过程中,村民们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只要有空都会主动到现场帮忙。村民张毅更是全程参与建设并积极寻求各方面力量帮助,外出乡贤张旺贤、张敏贤、邓思勇等也大力支持,纷纷表示:“能为自己的家乡作贡献,义不容辞。”

“看到镇村干部和村民、乡贤为了村里的建设如此用心,我很感动,所以基本上每天都会来建设现场,除了关注工程进度,也顺便看看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林径村乡村振兴理事会名誉会长罗国平告诉记者。这一次,他不仅率先捐资1万元带动大家为重建凉亭出钱出力,还看着凉亭一砖一瓦建起来,了却村民们多年的心愿。

经过十个月的努力,如今一座建在原址旁边且配有桌椅、能歇脚的念乡亭重现在林径村村口,每天早晨和晚上都会上演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念乡亭也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

捐建凉亭,激发出村民们对村里公益事业的热心和行动。“除了重建念乡亭,我们还配套建设了路灯、视频监控、公厕等设施方便群众,在念乡亭旁新建的村标也让路人"脚踏林径问林径"的现象成为历史。”陈质彬说,接下来,村里计划在念乡亭前后空地安装健身器材,并打造沿河绿道,进一步提高村民的幸福感。

新闻推荐

梅县区挖掘资源优势打造人民南路美食街 “城市烟火气”为经济添活力

近段时间来,梅县区挖掘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梅县新城人民南路美食街,让城市更有“烟火气”,为城市经济发展增添活力。随着夜幕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