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旺” 盘活资源聚产业 村民致富话小康
仲夏时节,平远大地上焕发勃勃生机。从县城出发,沿国道206线、358线向北而行,一路果树连片、风光旖旎。记者近日走访平远广袤乡村,记录村民小康故事,实地感受平远县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旺”的强劲脉搏。
盘活土地资源 农旅融合助农增收
从济广高速河头出口驶出,向北行驶15公里,抵达八尺镇黄沙村,这里是临近两条国道的交会点。站在国道旁,遥望两侧山巅,郁郁葱葱。沿蜿蜒山路盘旋而上,视野豁然开朗,200多亩鹰嘴桃树成簇连片,漫山遍野,蔚为壮观。翠绿丛中,鹰嘴桃玲珑剔透,微微泛红。
“鹰嘴桃下月开摘,现在还早了一些,但不少已经由青转红。今年,我们从河源引进新的种植技术,为30万个鹰嘴桃都套上环保纸袋,产量、质量都有提高,总产量预计能达到12万斤。现在已经接到不少珠三角地区的订单。”果园管理人张胜松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通过山脚下平坦宽敞的国道358线,黄沙村每年超过6万斤鹰嘴桃经电商平台售往大湾区市场,成为平远县大湾区“果篮子”项目的优质品牌。而每年鹰嘴桃丰收时节,这里能吸引各地游客慕名前来体验采摘,用乡村游带旺村庄人气。
不远处的山脚下,白色大棚里的无花果树也硕果累累。“大棚里的无花果能四季不间断采收,新一批本月底就熟了。村里还建起深加工基地,不仅卖鲜果,还能卖果干。”棚内,脱贫户吴永胜介绍起无花果生长情况,颇有心得。2020年,他通过公司带动在家门口就业,不仅一年增收3万元,还学到了果树种植技术,开始自种自销,日子越过越红火。
黄沙村党支部书记黎崇永告诉记者,过去,黄沙村是省定贫困村。为致富,村里在2018年通过“万企帮万村”行动引进乡贤企业梅州市叁六六贸易有限公司,集约盘活294亩土地,发展以桑葚、无花果为主的特色农业,为50多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同时搭建网络销售平台,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按照保底价收购。
加大烟区投入 推动烟叶产业发展
沿国道继续北行10公里,抵达平远北部的仁居镇,这里是平远县烟叶核心种植区。青黄色的烟田里,邹坊村烟农马梅仁等人穿梭其间,熟练地捻采着厚实的烟叶。“我们村种烟叶有30多年历史,我家种了70亩,现在已采完五六轮,接近尾声。今年烟叶产量还行,总产2万多斤,能卖30万元。”
小半个上午,马梅仁和乡亲就采满一车新鲜烟叶。沿着村道,他们来到百米外现代化、低污染的烤烟房,里面热气腾腾,上批烟叶经过8天烘烤刚刚“出炉”,由黄转金。马梅仁一边往房内送去新采摘的烟叶,一边介绍说,近年,村里的烟叶产业越来越成熟,不仅让老百姓增收致富,还通过配套工程改变了村里的农业基础设施。
现场的烟草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平远县在烟区投入设施设备资金累计达1亿元,全县烟农合作社专业化烘烤覆盖率达35%。今年,平远种烟面积超1万亩,有7个镇、37个村的483户烟农签订了烟叶种植收购合同,预计产值超过5000万元。
培育特色农业 绘出更美小康图景
差干镇在平远县的最北端,是县域内国道358线的终点站。道路两旁,青山夹峙,层林婆娑。“龙舟水”到来,三达村脱贫户谢远扬上山前往仿野生灵芝种植基地,察看基地排洪系统。积累了3年的种植经验,谢远扬深知雨季的排水畅通对灵芝生长至关重要。
“灵芝刚种下40多天,长势不错,许多已经发芽了。”沿着林道查看灵芝长势后,谢远扬露出笑颜。自2018年帮扶单位南沙区城管局为三达村引进仿野生灵芝产业以来,谢远扬从在家门口基地务工领薪,到成立公司自己种,一年增收15万元,真正实现脱贫奔康。
一路走一路看,更多生机勃勃的生态富民产业映入记者眼帘:八尺镇排下村百亩全株玉米已经长到2米“个头”,采收在即;上举镇符坑村新引种的凤凰李开摘上市,产值近40万元;大柘镇凤池村脐橙产业园核心区内,橙树上已经结出鸡蛋大的果实……
眼下,平远县大力培育特色农业,推动更有成色的乡村振兴。2021年,全县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8万亩,持续推进脐橙、南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增效,新增“一村一品”项目8个、专业镇1个、专业村8个,做优做强平远橙、东石花生、平远炒绿等品牌。
紧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机遇,平远大地上正绘出更新更美的小康图景。地处粤东北绿色生态屏障,这里山更青、水更绿,金山银山在不断加快“生长”。
●本版撰文: 傅思林朱双玲
朱维佳袁志鹏
本版摄影: 袁志鹏
新闻推荐
凌铭。黎锴摄群众文艺创作者、非遗传承人、群众文化活动组织者,概括起来,梅州市平远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凌铭有三重身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