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兴宁祠堂文化 ●陈蔚梁
自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著《家礼》,立祠堂之制以后,家族祠堂成为各姓族人祭祀祖先及议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古人云:“聚族而居,族必有祠,人必有家,家必有谱”。明清以来,从中原和江西、福建迁居兴宁的一百多个姓氏家族大多在兴城建有祠堂,据统计在城内共有九十多间,有“陈七罗八李十三”之说。
五百年的祠堂史
笔者家族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424年后)从江西临川十一世祖迁来,落居兴城西后街(现中山西路),已有近五百年历史。据族谱记载,寒泉公在西后街的开基祖屋于清朝道光年间辟为祠堂,有《祖屋立祠存记》。为光大门楣,大门悬挂匾额为“天赋陈公祠”(天赋号寒泉)。于道光乙酉九月廿二午时安龛进火。
据朱熹祠堂之制,规定品级官祭祀高、曾、祖、父四代,而庶人只祭祀祖、父两代,并规定祭祀时日和陈设、进馔等各项规制。一般每年举行春秋两祭,每隔数年举行一次“上火”仪式,各地宗亲代表敲锣打鼓,献上“三牲”祭拜祖先,祈求祖宗降福后代,家族绵远流长。
兴宁最早建造的祠堂应在明朝嘉靖年间,距今约五百年。坐落于兴城北街的陈氏宗祠(距北城门约百米),是目前门面仍保留原貌的明代建筑,为草堂公后裔兴建。贡生出身的陈草堂(1482—1552)与兴宁明朝正德年间知县祝枝山、浏阳县丞张天赋有交情,传下诗篇和故事。草堂公教子有方,生下五个儿子,四个知县品级人物,有“五子四知县”美称。陈草堂父子因赈济灾民有功,他的老屋龙田环陂村“金城围”,被嘉靖皇帝钦赐“积善人家”匾额。祠堂正厅祭祀陈草堂父子灵位,俗称“五公祠”。
坐落于兴城南街汪屋巷的黄氏宗祠,有近三百年历史。黄氏则杓公于乾隆年间由福建泉州来兴经营笔墨生意,因生意兴隆,便在兴城南街汪屋巷买地建宅。不久将老屋及余地献出,作为兴建黄氏祖祠用地,其裔孙则迁至龙田另建春秋围居住。去年重修祠堂,修旧如旧,三堂两横房屋、厅堂、门柱,大部分保留原有材料。据老人叙述,1925年国民革命军东征时,蒋介石、周恩来带领黄埔军校学生军,攻克陈炯明部下林虎盘踞的兴城,学生军还在黄氏宗祠住过。
在兴城建祠堂最多的是李氏,共13间。2018年在北街长春井修复李氏祖祠,用料讲究,装修豪华。原祠堂建于清朝嘉庆年间,门额书“陇西堂”三个蓝色大字。1958年“大跃进”期间,在这里办过食堂和工厂。对面是清朝进士、户部主事饶宝书祖屋,不远处是长春巷古井,至今井水清冽,仍可饮用。
祠堂功能的再利用
清朝末年,各姓私塾陆续停办,新学萌生。1903年冬,兴宁第一所新学兴民学堂开办,校址设在北街大巷里的李氏祠堂,同时租借胡屋(胡曦祖屋)做校舍。学校聘请丘逢甲为监督(校长),同盟会员何子渊和罗则桓等为学监。1906年,张之洞入室弟子罗善修等创办兴宁师范简易科,租用东城脚刘家祠讲学。此后,兴宁各大姓纷纷效仿,在祠堂办学。罗姓在东北城脚罗家祠办植基小学,张姓在府馆前(今中山东路)张家祠办体铭小学,刘姓在东门城脚祠堂办立范小学……陈姓在衙背陈氏总祠开办义正小学,招收全县陈姓子弟,首任校长为同盟会员、前清秀才陈辉庭。学制为8年,开设英语课。著名艺术家、左联盟员陈铁耕、陈卓坤都毕业于该校。
笔者的母校兴宁城镇第一小学,在新中国成立初由刘家祠、陈家祠、何家祠等四个祠堂组成,分为一、二、三、四院,共有学生一千多人,是全县规模最大的小学。一院刘家祠为三堂两横结构,是学校办公厅和四个教室。进入大门要上高高的花岗石台阶,门前左右两旁有两株苍劲的柏树,树干要两人合抱,绿叶婆娑,荫蔽大半个操场。操场边是明代东门城楼和古城墙,城头上开辟学生劳动课种菜的园地。猜想建祠堂时,同时栽种两株柏树,树龄少则一百多年。但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学校全面改造,四间祠堂连同两株柏树,都不复存在。校友返校参观,一点旧念想都没留下来,实在可惜。
最近十几年,经当地政府部门同意,把一些保存比较完好的祠堂归还家族重修利用。最早重修的是始建于康熙三十九年的黄陂镇岗背榕树村的刘氏总祠,于2008年3月重修扩建,占地二万多平方米,有三堂两横一围龙,共110个房间。上厅设“爱敬堂”,供历代始祖灵位牌,厅内有24根石柱,大门坪竖立两根石楣杆,还有1亩大的半月池。由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江西五省区后裔集资合建。可惜的是,在重修时损坏了一些旧建筑,如原有的五行基石,上镌“金、木、水、火、土”的石刻未保留下来。修复祠堂,首先应延续以前的风格,比如完好的石柱、石础、木架构件,应尽量保护,只更换其中朽料。特别是堂号和祠堂名称,大多由德高望重的族人或书法名家书写,是不可复制的文物。据说兴宁南街的“刁氏宗祠”四字,就是清华大学监督(校长)刁作谦的父亲刁隽卿请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行政院院长谭延闿所写,爱好书法的人都会停下脚步欣赏。神龛不可过于华丽,庄重就好。祠堂对联、家训格言,多有历史含义,对于传承好家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有积极意义,要一代一代保留下来。如黄氏宗祠对联“西京贤相府,东观大儒家”,上下联记载祖先发祥地和名人德行,西京即长安,西汉丞相黄霸为政外宽内明,后世把他作为“循吏”的代表;东观指东汉洛阳宫中藏书阁,东汉黄香是有名的儒家大孝子。
祠堂文化又是家族的一部变迁史。兴城容光巷的赖氏祖祠,始建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于2018年修复,祠堂大门的“赖氏祖祠”“恩荣”等字和石材、木雕梁架等构件均保留原貌。还发现两块原始石碑,记录了当年修建祖祠的情况。深圳大鹏所城的“赖氏三代五将”家族,经溯源,就是兴宁赖氏开基始祖德晨公第十五代孙后裔。赖恩爵在鸦片战争九龙海战中抗英有功,取得胜利,道光皇帝下旨赏赐红顶花翎,晋封振威将军。修复的赖氏宗祠把他们的功绩载入史册,留传后世,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新闻推荐
●凌霄您曾经多次亲临我的家乡——梅州兴宁顶着酷暑与烈日,腰杆与禾苗一样挺拔您缓步察看龙田镇环陂村的110亩稻田蓝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