镬?

梅州日报 2021-05-20 15:06

●张德厚

客家话中有个有意思的字,读音为“duk1”。这个字到现在还很常用,多指事物的终端、底部、后面。比如客家人说一条路走到尽头叫“行到duk1尾”。又如我爷爷管我小叔父叫“duk1满”,意思是孩子生够了,“锅duk1”都满了。

此“duk1”字现在多用于地名,被写作“叾”。平远县有一个“锅叾村”,产有名的“锅叾茶”,还有个水库叫“锅叾水库”;蕉岭县长潭镇有地名叫 “酒缸叾顶”“铃锅叾”,广福镇有“大塘叾”“锅叾里”。“duk1”字不仅仅出现在客家方言中。在广东省阳江市有地名叫“鸡笼叾”,也被写作“鸡笼笃”;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大尾叾”,又作“大美督”;在广西钦州市有地名“黄坡叾”,现在多被写成“黄坡豕”(估计是“黄坡?”的讹字)。

“duk1”字现在写作“叾”,其实是讹用,是近古时候的“错别字”。这个字本应写作“?”,“叾”是“?”的讹字。人们之所以会把这个字写错,是因为尸字部篆体的字形是撇短一点,不封口,写作“?”,很像“了”字。可能是近古时客家人文化程度低,将“?”误为“叾”,并流传开来。

“尸”部,甲骨文和篆体都像侧坐、侧躬或屈膝蹲着的人形,本义是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因为“?”是蹲着的人形,所以“尿”就是身体下方排出的水。同样,“屎”“尾”等字的意思也很容易理解。而“?”,显然是指身体下方的“口”,意思也很明白。《康熙字典》引《玉篇》注:“?,都谷切,音笃。俗?字。尾下窍也。”就是肛门,屁股,臀部,引申而为器物的底部,泛指尽头,尾端。

因而,“锅?”,就是指锅呈锥形的底部。“锅?茶”之“锅?”,象山谷之形也。“酒缸?顶”,可能指山峰形似倒扣的酒缸。清代蒲松龄《日用俗字·庄农章第二》诗云:“朝廷自古重耕田,生意百行他占先。庄稼忙乱无头?,只有冬月稍清闲……”“庄稼忙乱无头?”,是说农活总也干不完,没有开头与结束。这里的“?”,指的是时间上的尽头、最后阶段。

?,《康熙字典》解释:“臀也。一曰肥也。”《广韵》:“丁木切,尾下窍也。或作?。俗作?。”“?”是“?”的正字。

另外,梅州地区地名含“锅叾”者,多读若“wok8duk1”。实际上写作“镬?”更准确。镬,普通话读与“获”同(汉语拼音huò)。镬,古时指无足的鼎,是古代煮牲肉的烹饪铜器。现在客属地区仍称锅为镬。《康熙字典》注释引《集韵》《韵会》说,镬的读音是“黄郭切”,和客家话“wok8”高度吻合。又引《周礼·天官·亨人》:“亨人掌共鼎镬以给水火之齐。” 郑玄注:“镬,所以煮肉及鱼腊之器……”

新闻推荐

七旬老人苦寻失散多年亲人 平远热柘派出所民警敬业相助帮圆梦

●本报记者侯珍妮通讯员钟颖“警察同志,麻烦你们帮我找找哥哥。”七旬老人范奶奶恳切地对热柘派出所的民警说道。日前,家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