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被誉为“三绝”的王利亨

梅州日报 2021-05-07 12:51

清朝翰林王亨利

人物简介

王利亨(1763—1837),家名襟量,号竹航,又号汉衢、寿山、寿仙。梅县松源镇园岭村人,在当地王氏中排行第十七世。清朝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山西广灵县知县、襄陵县知县、忻州知州。政绩卓著,诗歌、绘画、书法精通,人称“三绝”。画作《墨龙》据传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诗集《琴籁阁诗钞》一套四册收藏于梅州市剑英图书馆。

故居久经风雨

从松源圩镇往西走一公里左右,到达园岭村宫嘴顶王利亨出生地“碧玉堂”。房屋倚山而建,是其祖父所造,坐西向东。房屋久经风雨,已是断壁残垣,杂草丛生,无人居住,门前建有水塘,有一斗方门向南,是典型的客家建筑。

经“碧玉堂”门口的省道S223线车程一公里左右,再经村道几百米,到达园岭背。这里有一座二层楼房,名曰“元岭楼”,坐南向北。据王达文介绍,此楼是王利亨与其父母共建,先是王利亨父母建造,父亲过世后母亲继续建造。右横屋和“操手间”(伸出的房间)是用王利亨逝世后的香仪款所建。

元岭楼建有外大门,进入外大门后是禾坪,然后才是楼房。楼房门口上方“元岭楼”三字由王利亨所书,字体刚劲有力,浑厚圆润。楼房属上下堂、左右横结构。上堂对联是“持俭习勤而行忠信得居家之要,读书明理以励身心为处事之源”,是王利亨所作,以此为家训,激励后裔奋发图强。

求学族人资助

王利亨10岁时,其父亲去世,由母亲林氏含辛茹苦养育长大。他勤奋学习,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秀,深得塾师喜爱和族人的厚爱,读书费用由族中公尝资助。王利亨20岁赴嘉应州童子试,初露锋芒,中选秀才。

随后,在家乡教书和潜心攻读诗书。他27岁那年,参加乾隆己酉科(1789)乡试,考中举人。此后结识了嘉应州的文人名士宋湘、李绣子、杨懋建等,他们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使王利亨学识大增。王利亨因家境贫寒无力赴京考试,后来得到宗族公尝和宗亲解囊资助,他40岁时才如愿赴京赶考,考绩蜚声翰林院,考取了嘉庆辛酉科(1801)进士,官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王利亨赴京考试,有一段轶事:据《梅州人物录》记载,“当其抵京之初,人地生疏,徜徉街头想觅一低廉饭馆充饥,连看数间,尽是猪、鸡、鱼、羊各款,不敢问津,独一家橱架盘中盛有芋子,忖思此乃乡间贱物,正合其意,嘱伙计即煮一盘充饥,不意佐料甚丰,味鲜可口,连罄三盘,见结账单计银三两,不胜惊讶,询其原委,始知京城对芋头称为"玉桔",在菜肴中列为珍品,心虽懊恼不迭,只有倾囊付款,而不觉潸然泪下……”

为官造福百姓

钦点翰林后,王利亨被选为庶吉士进修深造。三年后,因官场舞弊,未留任京官,被派往山西省广灵县和襄陵县任知县。王利亨胸怀坦荡,忠君爱民。他整顿官风,革除弊政,倡导善举。任期内政通人和民安,政绩卓著,升任为直隶忻州知州(正五品官),其间还擢任癸酉科考试官。他在忻州勤政爱民,忻州大治,名声远扬。帝闻之大悦,加五级纪录,诰授奉政大夫,拟任其为大同知府。正值其母病故,依风俗必须守孝三年,遂告丁忧。其为官清廉,回乡时两袖清风。

守孝毕,他认为仕途险恶,无意返京候缺,经同僚举荐,在潮州韩山书院讲学。数年后,因才多识广、授课水平高超、育人有方,被推举为该院院长,当时叫“书院山长”,深受师生爱戴。

他年老返乡,关心乡村事务和学子教育,并静心著述。1837年在家病逝,享年75岁。病逝后无钱殡殓,幸得同科翰林、两广总督李鸿宾相助,才把后事料理。剩下的香仪钱在“元岭楼”添筑几间房留给后裔居住。

诗书画称“三绝”

王利亨擅长诗、书、画,造诣颇深,被人们誉为“三绝”,世人钦羡。

他是一位名画家。在广灵县任职时,绘画《墨龙》,画中墨龙隐藏于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口喷泉水,神情逼真,据说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绘画山水、花鸟、鱼虫、竹林是拿手好戏,画意超颖,独具匠心,耐人寻味。作品有《关山万里图》《夜雨空阶》《深山何处钟》《百雀图》《双鸭戏水图》,还有取唐诗“人心尽如此,天下自和平”之意的《行乐图》等等。他的名字被选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出版的《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该辞典谓其“诗、词、书、画兼擅其长,山水苍劲”“墨竹尤佳”“作图最著名”。

他是一位名诗人。其诗新颖俊雅,借景抒情,别出心裁。如:

王寿山八景

寿山胜景似南洲,

江平喜连凤髻球。

日到天炉烟雾起,

雨余仙井水清流。

棋盘石布千秋在,

乌殿城环万古游。

寺碧夜光时点斗,

寒凄惊梦古悠悠。

七绝

人生宝贵寻常事,

得失荣枯可奈何。

自有读书千载业,

只须穷日苦搜劳。

他著有《琴籁阁诗钞》等作品。《琴籁阁诗钞》一套四册,于清道光八年(1829)完稿,清新俊逸,脍炙人口,现收藏于梅州市剑英图书馆。客家学权威罗香林教授在《客家研究导论》中所述:“乾隆以后,客家诗人辈出,其最为时论所重者,有宋湘、伊绶、李绣子、王利亨、黄钊等五人。”《光绪嘉应州志》中叙述王利亨:“其诗养粹功深,与宋芷湾(宋湘)、李绣子(黼平)相仲伯。”

他是一位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大字、小字,楷书、行书俱佳。其楷书结构严谨,刚劲有力;行书行云流水,走笔龙蛇。书法功底颇深,书法朴厚雄逸,引人入胜。

有近300年历史的“世德堂”,是王利亨祖屋。堂内楹联:上厅“筑室何奇敢谓肯堂肯构,辟门颇大须求有守有为”、中厅“体先人六十载经营苦志愧已苟完,立后裔千百年基业源头勉旃勿替”,以及“龙源宫”楹联“力登凤阁威声震,灵耀龙宫惠泽绵”皆是王利亨所题写。

乡村好些堂楼桥梁由其书写名称。如径口村“业香楼”、黄坑村“友睦楼”、松源新圩“怀仁市”、老圩“五星桥”、蔡蒙吉故居“三代进士”、彩山村敦厚堂牌匾“九畴锡庆”等,皆由其所书。“五星桥碑记”由其作,在清光绪《嘉应州志》有记载。

乾隆年间大诗人袁枚甚赞其书画:“书画当时负盛名。丰标卓越羡公卿。他年循吏儒林列,除却随园孰抗衡(袁枚号随园主人)。”又云:“先生大词客,大雅诚吾师。善诗复善画,能放亦能持……”其又是喜乐礼,通音律。余暇时间,弹奏古筝、抚琴自乐。弹奏时神态引人,琴声美妙,韵味独特,令人陶醉。其有一幅弹奏古筝自画像,画中表现其乐融融。

乡村佳话连篇

梅县是山区,松源镇位于梅县东部,与蕉岭县和福建省上杭县交界,山高林密。松源镇和桃尧镇群众到松口或县城,要经地处松口镇的一个山口,山口有一小溪叫“山溪”,山口以外是松口小平原。旧时,松口有群众把山口以内的人叫“山鬼”“山古佬”,有贬意。自从松源镇王利亨考上进士、做了官之后,他们刮目相看,把“山口”改成“仙口”,“山溪”改成“仙溪”,山口外边的自然村庄叫“仙溪村”,从此再也不敢叫山口内群众“山鬼”“山古佬”了。

村中又有一个说法:王利亨母亲林氏怀着他时,出外耕作要经过村中明朝时期建造、距今有500余年历史的“龙源宫”。宫内供奉着大相、二相、三相公王三尊和化身6尊,再加1尊“十满公王”,共10尊神像,供善男信女们前往祭祀。传说宫中公王见到王母林氏时要跪拜磕头,敬重林母。附近群众到“龙源宫”要向公王祭拜,而林母反倒被公王尊拜。这事讲得稀奇,传说是公王托梦给庙祝,在宫门口建一照壁免得公王起身,此乃宫门口照壁的由来。

王利亨文笔锋利,“龙源宫”宫主请他写签,每签4句一首,他写了40张签,加校正修改原来的60张签,共100张签,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王利亨热爱家乡,为家乡办了诸多实事。建新圩镇、筑“五星桥”、造松源堡义学堂、教育后裔及乡村学生……无不呕心沥血,亲力亲为。正如他提出的训子联:一年能有几日,一日能有几时,放下偷闲,便是大家辜负;此身断无两心,此心断无两用,向前努力,还须自己担当。

(《松源乡情》)

新闻推荐

梅县民兵“九连冠” 应急“神技”保安全

梅县区轻舟分队在梅江河上训练装机训练●陈雄辉“2分25秒!”现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这是4月梅州军分区组织广东省轻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