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诗人手稿展梅州开展
手稿展现场杜文清 摄
羊城晚报讯记者危健峰报道:跨越山和大海,只为诗歌奔赴而来。4月10日,一场由梅州市文联指导,中国客家文学院、梅州市作家协会、梅州市“民谣部落”音乐餐吧主办的粤东诗人手稿展在梅州开展。手稿展汇集了梅州、潮州、揭阳、汕头、汕尾五个市的重要诗人手稿40篇,展期将持续到4月底。
“我们很多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中国客家文学院专业作家、诗人游子衿介绍说,在诗歌风靡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与梅州以外其他地市的诗人和诗歌爱好者就成为朋友,大家一起探讨诗歌创作、交流诗歌作品,这个过程中也不断有新的朋友加入进来,形成粤东诗人群体。同时,游子衿认为中国的诗歌应该以手写汉字这样本来的面目与大家相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这种方式在信息和传播技术急剧加快的当下会显得更有意义、更有诗意。
“一路过来,我都感觉诗歌在梅州等着我们。”揭阳诗人孟夏说,现实生活中特地为诗歌而来的机会很少,所以毅然前来,“这是我们的诗和远方,我们的诗和粤东。”
诗人手稿,是诗人写作劳动过程的直接体现,不仅呈现诗歌之美,更是诗人心灵面貌的自然披露,有其独特而珍贵的价值。
记者在现场看到,悬挂起来的一幅幅手稿在昏黄灯光的衬托下更显出质朴的品位,汉字书写成诗后的独特魅力悄然而生。这些手稿或字迹工整或刚劲有力或横竖排行,既展现创作者的书写技艺又呈现诗人创作的过程,逐字逐行读起更让人心生诗情。
“我觉得这个活动有意义、有创意,我们处在这个现实生活中,看到有温度的诗人手稿,感到很开心。”潮州文学院负责人陆燕姜说。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当活动现场响起以戴望舒《雨巷》哼唱的民谣,大家安静下来,心绪沉浸在诗歌词语的意境里,在缓缓的歌声里……
“我热爱诗歌,也喜欢唱歌,诗歌都是可以唱出来的。”诗歌爱好者、“民谣部落”音乐餐吧负责人翁和伟唱完《雨巷》后跟记者说,参与策划和提供展览场地的初衷是想让大家近距离地感受“从前慢”的诗意,感受手写创作独特的魅力。
活动现场,诗人们还举行了散文朗诵、诗歌品鉴、创作交流等,通过诗歌的串联,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进而推动粤东五市诗歌的创作和水平的提升。
新闻推荐
本报今日推出专版回顾为萧迅烈士寻亲全过程 一场跨越83年 的“生死重聚”
本报讯(记者吴丽伶)日前,梅州上演了一场从党委政府到民间的寻亲行动,媒体广泛发布信息,市民积极提供线索,公安部门从族谱入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