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林 从军报国 赴朝参战

宝安日报 2021-03-31 07:27

1952年秋在朝鲜前线留影,左为张锡林。(资料图)

人物简介

张锡林,广东兴宁人,1929年10月生,1949年6月入伍。1951年9月赴朝参战,任班长,同年11月参加574团高旺山反击战。1952年5月至停战前在马良山、新昌里构筑坑道工事备战。1953年8月回国,在第64军192师历任军械上士、司务长、营参谋、军械助理员等职。1963年6月转业。1983年8月离休,到深圳宝安生活。

13岁“小叫花子” “当上”解放军

张锡林出生在广东兴宁一个小山村,原本一家人过着清贫却安逸的乡村生活。然而,穷凶极恶的土匪来了,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他们来到张锡林家,要牵走全家人赖以生存的一头瘦弱老黄牛,张锡林的父母奋力争夺,结果被土匪用枪托打伤,并被土匪追撵至附近的山林里不敢回家。失去亲人的少年张锡林,从此衣衫褴褛地沿村乞讨。要饭途中,张锡林做梦都想弄一杆枪,他要杀了那伙土匪,重建家园。

一天,在讨饭路上,已在外面闯荡了好几年的老乡告诉他,如果想要好好活着,就要当解放军,不但能吃上饱饭,还能够打坏人,最重要的是,解放军是咱们穷苦人的队伍,他们有枪,专门打欺负咱们穷人的坏人。

张锡林一听,十分激动,很快就跟着这个老乡到兴宁县城找到解放军。他手里提着豁口的饭碗,跟着解放军的队伍走,跟了一路又一路。那年张锡林才13岁,太小了,还不到入伍年龄。但他却固执地跟着部队走,在部队成长,直至1949年6月,20岁的张锡林正式入伍。1950年4月张锡林参加剿匪,被委任为独立5团5连副班长。

敌人枪口下

救下自己的排长

自1949年6月入伍远离家乡后,张锡林再也没有向人提起过他的家乡,那是让他失去亲人、外出乞讨的地方,那里的恶人还没有被消灭。睡梦中,张锡林无数次回到那忘不掉的家乡,他梦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恶人已经被打倒,庄稼地里的收成非常好,穷人们都过上了好日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坚定了张锡林从军报国的信念。1951年9月,张锡林赴朝参战,同年11月参加574团高旺山反击战。张锡林所在的连队,奉574团团长的命令,坚守高旺山阵地。

初冬的高旺山寒风刺骨,张锡林和战友被饥饿和寒冷里里外外撕咬着身体,他常常半夜惊醒,意识一阵迷糊,一阵清醒。为了挡住朝鲜高旺山上渗入骨头的寒冷,张锡林把手脚紧紧地抱在一起,才能勉强抵御寒风。尽管又冷又饿又困,整个连还是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防止美军偷袭。果然,某个夜晚,美军发动了进攻,从山上俯视,美军就像蚂蚁一样黑压压地涌上来。连长当机立断,命令整个连队高度警惕,注意隐蔽,暂时不用还击,等敌人近了再狠狠地打,要他们有来无回。待敌人冲上来的时候,张锡林和战友们果断侧身开火,猛烈还击,大量的子弹倾泻在敌人身上,一颗颗手榴弹扔向敌人,美军被打得溃不成军。混乱中,有敌人冲上了阵地,正要向排长陈万青开枪,张锡林一个箭步冲上去,掐住敌人的脖子将其刺杀,成功救下自己的排长。

1963年6月,张锡林转业。1983年8月,离休后的张锡林来到深圳宝安生活。“抗美援朝战争时,面对着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我们志愿军武器落后,缺衣少食,依然能打败敌人,靠的就是这种舍生忘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张锡林说。“相比当年,如今我们的部队条件好了很多,武器装备更加现代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但是人民军队的革命本色千万不能丢,人民军队的勇敢无畏精神要代代传承。只有国防实力强大了,祖国才会强大,敌人才不敢跑到家门口来欺负我们,历史才不会重演。”

宝安日报记者 黄芳 通讯员 张宗明 樊泽田

新闻推荐

敢啃“硬骨头” 扛起“半边天” 记兴宁市叶塘镇大众村党支部书记刘秋莲

●本报记者李盈子在不久前结束的兴宁市叶塘镇大众村党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中,今年51岁的刘秋莲以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成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