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长毛之乱”的平远鹅石寨

梅州日报 2021-03-29 08:52

●李程

鹅石寨位于平远县古城仁居镇飞龙村,山寨所在的鹅石山,旧称“凤山”,海拔高度772米,因山体庞大而巍峨、风光秀丽,旧时被誉为平远县城(仁居)附廓八景之一“凤山积翠”。然而,地处粤闽赣三省之冲的平远,自嘉靖四十一年(1562)置县以来,兵匪交汇,战祸连连。清咸丰十年、同治三年、同治四年太平军四次进占平远,筑于清朝同治年间的鹅石寨见证了“长毛之乱”的惨痛。

鹅石寨筑于山腰

作为防御性建筑,鹅石寨选址于凤山山脊处。登寨的路崎岖陡峭,山寨南倚绝壁,寨内地势相对平缓,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能容纳近千百姓避难。附近有一口石岩滴泉水井,在太平军、清军近10万大军周旋作战的情况下,寨内有生存必需的水源、森林、菜地,守寨人员可以长时期在寨内生存,以达到躲避战祸的目的。

鹅石寨的寨门防御性强,用花岗岩厚石板作为门框,高2米、宽1.12米,门框设有圆木横门栓槽,内设厚重的对开门板。寨门正对仁居圩镇方向,上山登寨的羊肠小道亦一目了然。寨门外有突出的防御堡,起到御敌于门外作用。寨门外还有掩体墙,可供战斗人员灵活移动;防御堡掩体墙上分布有3个射击孔。

鹅石寨的寨墙长达320米,为东西走向,中间为山寨门,与东边山沟“老寨”连成一线。寨墙东边有一个突出的圆形掩体,直径约10米、1.6米高,可供作战人员使用火炮等器械。据当地人称,沿老寨还有寨墙,寨墙在山腰间绵延达2公里长,因荆棘丛生,笔者无法一一勘查。但就查明320米长度的石寨墙,体积1200立方米以上。虽然就地取材,但也要经过开石、运石、砌石等工序,以6人完成一立方的工程量估算,总工程量需要7200个工日,如动用30名精壮劳力上阵修筑,连续工作需要240天;假如除去无法作业的雨天,那就差不多用1年的时间方可完成工程。

老城百姓山寨避祸

鹅石寨门内侧,镶嵌着一块2002年“维修鹅石寨门”石碑,上有建寨时间说明:“鹅石寨筑于清同治年间”。咸丰、同治年间的“长毛”之乱,给平远乃至整个粤赣闽边区带到深重的灾难。据《平远县志》(1993年版)平远大事记记载:

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翼王石达开旧部,先锋谭星部第一次由江西安远进占平远,达二月之久。

同治三年(1864),8月,太平军侍王李世贤部由江西进占本县,为时5天。同治四年(1865),5月18日,太平军来王陆顺德、天将林正扬等由镇平进占平远,为时40余天;8月初九日,太平军康王汪海洋、佑王李进继等由镇平分三路进占本县,此次人数最多,而县城仅被围未陷,清左宗棠部提督黄少春奉命率大军由福建南下,发动轮番进攻,太平军伤亡惨重。这年虽然风调雨顺,但因清兵围剿太平军,使晚稻失时种植管理,而早稻收割后,留下禾头,绽出嫩叶,经3个月,亦收获稻谷二三成,弥补了一部损失。

朱浩怀先生在《平远县志续编资料》中记录了当时“乱长毛”时的情景,其中有仁居老城的冯尚衡先生“凭小时候听说记忆所及”的口述历史:

“太平军被清军打败,到处乱窜,由江西而平远,前后经过数次之多。杀敌、放火、劫掠,我们店背岗冯姓,当时在鹅石山,筑有两个寨,一新一老,每个寨子均筑有城墙,居高临下,设有瞭望台,寨内筑有很多泥瓦屋,以备避难时居住,足证"长毛"扰乱,非三五日的事。"长毛"来时,妇孺先走,携带细软粮食,到鹅石寨去。当时被烧毁的房屋,计有南门外,涂家祠前,路旁,朱屋角,西门外长安街……店背岗仁让堂侧等处,均留有墙脚,遗迹历历可考。”

“鹅石”与“凤山”

鹅石寨所依的凤山,因山形酷似鹅蛋,民间称为“鹅石”。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建县后,县治设在仁居镇,衙门正对鹅石,县太爷以为开门见呆鹅,有损官威,便将鹅石改为“凤山”,取“凤凰朝门”之意。

凤山“凤凰朝门”在旧时只是良好愿望,明清间平远一直战祸不断:明朝先是盗贼蜂起、后是谢志良的反清复明斗争;清朝有清兵屠城、太平军窜扰。

新闻推荐

毓秀书院 寒夜点火种 红光照后人

毓秀书院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平远县委机关所在地。(朱维佳摄)●特约记者朱维佳朱双玲通讯员廖春华三月的东石镇灵水村春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