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田园造富家乡 乡贤返乡开展无土栽培番茄,产量产值翻番
农民们正忙着采收,不一会功夫就装满了一个个泡沫箱。
番茄粉果果肉粉嫩,生食口感更佳,广受市场青睐。
基地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同时配备了水肥一体化系统,管理更加科学精细。
番茄陆续成熟,垂挂枝头。
位于东溪村的番茄种植基地。
古伟民正在查看番茄长势。
“种菜不用泥、不用人工浇水施肥,一摘就是几千斤,我种了一辈子的菜,还是头一回见他这种种法。”望着种植大棚里个大饱满的番茄,在基地务工的梅县区丙村镇东溪村村民古招云连连感叹。
古招云口中的他,叫古伟民,1978年出生于梅县区丙村镇溪联村,13岁便随父母到深圳居住读书,大学时选择了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深圳创业近20年,一直与化工器材打交道,事业做得顺风顺水。
计算机、化工和农业,风马牛不相及,为何事业有成的古伟民会选择回到家乡做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在外打拼多年,家乡一直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时常想起儿时帮父母耕田的情景,身边也很多朋友搞农业,所以2018年便萌生了回乡发展农业的想法,也想为家乡做一些贡献。”古伟民说。
决定了回乡搞农业,那到底种什么?为了寻找答案,他便到梅州农贸批发市场蹲点。“蹲了一段时间,经常看到大货车拉着番茄到这里”,经过调研,我发现梅州地区的番茄大多来自福建、江西、汕头等地,本地市场几乎是空白。”古伟民感觉到机会来了。
确定目标后,接下来便是找方法。他和拍档先是前往浙江省丽水市农科院学习气雾栽培技术,再到位于福建、山东的农业基地实践操作。最后则是选址环节,他走遍了丙村镇每个村庄,最后瞄准了远离城区的东溪村。
“搞农业,最重要的就是空气、水质和土质,而东溪村是最佳的选择。”古伟民说,经过两年的筹备,2020年初,他向当地村民租下了80多亩田地,搭起了4个种植大棚,从山东引种了番茄粉果。
走进种植大棚内,一垄垄种植袋整齐排列,藤蔓顺势而上,个大饱满的番茄垂挂枝头,农民们正忙着采收,不一会功夫就装满了一个个泡沫箱。走近细看,种植袋内没有土壤,根茎旁边还插着一根蓝色的管子。
“所谓大棚无土栽培,就是把土壤换成了椰子壳制成的椰糠,可以为植物提供无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病虫害的纯净生长环境,而蓝色的管子是我们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可以将配制好的灌溉水、营养液定时输送到每一株番茄的根部,节省人力的同时也更加科学、精细。”古伟民说,加上大棚防虫网窗纱的保护作用,几乎可以不用担心病虫害的问题,因此基地的番茄也无需使用农药和催熟剂,保证了农产品的绿色纯天然。
此外,笔者还发现,相较于传统种植方法,基地内种植间距更加密集。“这是我们从山东寿光学习的"密植法",种植间距一般为20至30厘米,种植株数比传统种植方法多了1至2倍。”古伟民说,这样一来,种植空间得以最大化利用,亩产可达2.5万斤,是传统种植方法的2至3倍。
得益于精细化管理,该基地产出的番茄皮薄果大,品质、口感俱佳,颇受市场青睐,因此收购价也高出市场收购价近一倍。“现在主要是走梅州本地市场,收购价在3元/斤左右,供不应求。”古伟民笑道。
“目前,我们还处在探索阶段,下一步将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增种不同品种,同时继续探索更高效的种植管理技术,培养本地技术人员,希望能把这种科学种植技术推广开来,帮助家乡农民提高收益,助力乡村振兴。”谈及下一步的发展,古伟民充满了信心。文/黄韬炜图/何森垚
新闻推荐
红四军梅城战役撤离时途经龙上口古驿道。(钟幸钰摄)富版堂是朱德指挥临时驻地旧址。(钟幸钰摄)●本报记者钟幸钰花海、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