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大坪布骆包子豆腐 像包子的豆腐
至民国时期,“包子豆腐”家喻户晓,名扬粤东,制作技艺代代相传。
“包子豆腐”由豆腐花定量用纱布包起来,并放在定制的方格里压水定型。
2017年,兴宁大坪布骆包子豆腐制作技艺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大坪,是梅州兴宁的一个镇;布骆,是大坪镇的一个村。与普通豆腐做出一大块后切成小方块不同,这里制作的豆腐,在制成豆腐花后,定量用小纱布包起来,并放在定制的方格里压水定型,因此被称为“包子豆腐”。
据《兴宁县志》和《兴宁杨氏族谱》记载,大坪布骆包子豆腐制作技艺始于明洪武年间,杨氏86世靖公所创造流传。起初是用饭碗塑形,后来改用小木框做模具,传至清乾隆年间制成了现在的包子状的豆腐。
清嘉庆年间后,布骆村大榕树下有杨志恭、杨毓球、杨咸标等人的豆腐作坊,大坪圩有“福记”“毓记”豆腐店。清道光年间后,有布骆人到兴宁境外的五华、老隆、韶关等地开豆腐作坊。至民国时期更是家喻户晓,名扬粤东,制作技艺代代相传。改革开放初期,大坪布骆包子豆腐制作人杨汉古在深圳开豆腐坊,因豆腐品质优异,在2000年的时候他的豆腐坊就已达到每月2万元的收入。
据南方号“梅州文广旅游”,2017年,兴宁大坪布骆包子豆腐制作技艺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随着人们对传统手艺和古早味道的追随越来越执着,大坪布骆包子豆腐制作技艺的传承日渐兴盛。目前,在大坪镇,豆腐作坊多了起来,产品远销广州、深圳、东莞、梅州各市和兴宁本地,外地人来兴宁必定要尝尝大坪布骆包子豆腐。逢年过节,要想买到布骆包子豆腐,必须提前一个月订购。
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春节元宵期间人员流动频繁,兴宁市强化底线思维,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全市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