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有特色 农业有亮色 梅江区4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擦亮农业品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 2021-03-25 08:42

梅江区农业正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图为电脑控制的蔬菜大棚。郭雅妮摄

包装后的清凉山茶叶看起来十分精美,上面印制着“诗画梅江”的宣传标语。梁时禹摄

在西阳镇的蔬菜大棚内,工作人员查看苦瓜的长势。梁时禹摄

蜜柚、豆角干、黄花菜……在梅江区消费扶贫馆内,各式各样的农特产品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我早就是扶贫馆的忠实客户了,这里的农产品新鲜、纯正,烹饪出来味道很好,家人们都喜欢。”市民刘丽桃一边说一边挑选着货架上的农产品。

日前,2020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公布,梅江区的白宫苦瓜和梅州客家米粉上榜,这是继清凉山茶和板盖坑雪莲果后,梅江区第二批获评“国字号”的农产品。

近年来,梅江区立足资源优势,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导,积极培育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培育龙头、政策激励、品牌宣传、拓展渠道等方式,打造梅江区农产品“国字号”品牌,高质量推进农业发展,擦亮梅江农业招牌。

接下来,梅江区将不断强化特色农业品牌意识,挖掘和整合农业优势资源,推动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打响“诗画梅江”特色农产品品牌。

南方日报记者梁时禹

通讯员钟宁江

政策激励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天朗气清,暖风和煦,在西阳镇太平村的蔬菜大棚里,苦瓜垂挂枝头,青翠欲滴,色泽诱人。在爱喝汤的客家人眼里,苦瓜是煲汤的好食材。“春节期间,我们的苦瓜卖得可好了,批发价3.5元/斤,零售价7元/斤。”梅州市强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强惠”)的负责人告诉笔者。

该公司总经理阙文光介绍,目前公司苦瓜种植面积已达300多亩,通过大棚和露天两种种植模式进行种植;公司还通过上门收购的方式,联农带农种植苦瓜达3000亩,年产量约1万吨,“公司的蔬菜基地建设在太平村和四平村,每日都进行采收;散户种植,我们则会上门进行收购”。

去年9月8日,2020年全国第二批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公布,白宫苦瓜上榜,进一步扩大了知名度。“不仅是本地的消费者,粤港澳大湾区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喜欢白宫苦瓜。”阙文光说。

“名特优新农产品”作为一张新的名片,成为消费者挑选优质农产品的标准之一。

何为名特优新农产品?梅江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解释,名特优新农产品指的是特定区域(以县域为单元)内生产、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商品量、具有显著地域特征和独特营养品质特色、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市场、公众认知度和美誉度高的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产地初加工产品。

“西阳镇的苦瓜种植历史长达30年,由于生态环境良好,这里种植的白宫苦瓜具有个头饱满、水分充足的特点,梅城人都认准了白宫苦瓜。”该工作人员说。

获评名特优新农产品,农业企业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尤其是在推动名特优新农产品种植规模化、标准化中,农业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了解,当前梅江区共有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0家。

梅江区通过打好政策牌,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助推龙头企业发展振翅。

2017年,《梅州市梅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梅江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的通知》出台,其中规定:对新获国家、省、市级重点农业类龙头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至3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并对新获得国家专利、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农产品、广东省十大名牌农产品、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的农业类企业,给予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强惠便是该政策的受惠者。“在培育、种植白宫苦瓜时,我们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资金支持。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将基地向现代化、智慧化方向转变,努力提升苦瓜的品质,让消费者享用到品质更优的白宫苦瓜。”阙文光说。

近年来,梅江区高度重视,切实加大对农业品牌建设的投入,制定了《梅江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对品牌建设成绩突出的专业协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先创建后补助”的方式进行奖补,充分调动了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建知名农产品品牌的积极性。完善金融政策,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创建主体支持力度,解决其融资验证问题,帮助其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农业品牌化建设的主力军。

据统计,2017年—2019年,梅江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奖励扶持项目、扶持农业品牌建设项目达237个,奖励金额177.5万元。

政策的支持给予了企业更大的信心。“接下来,我们将努力培育更多优质农产品,精准研发,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阙文光说。

内引外联

线上线下打通销路

塘青蜜柚、北联枇杷花、清凉山茶、客家丝苗米……在梅江区消费扶贫馆内,优质农产品陈列在货架上,琳琅满目。“馆内的农产品品种齐全,平时买蔬菜水果都会来这里,开馆不到一年,我已经变成老顾客了。”市民唐女士笑着说。

去年9月底,梅江区消费扶贫馆在梅城文化路揭牌成立,该馆由梅州市臻尚食品有限公司建设运营,是一个集“线上+线下”购销、加工、仓储、配送服务于一体的扶贫农产品销售平台。“目前,馆内包括扶贫产品在内的农产品共有50多种,销售对象除了本地的市民之外,还有粤港澳大湾区的市民。”该公司总经理钟春晓说。

农产品的销售情况如何?钟春晓给笔者列了一组数据:去年10月份,梅江区消费扶贫馆的线上线下营业额约80万元,其中通过淘宝、拼多多APP等线上直播带货的营业额约15万元,每场直播点击量均在1万人次以上。“这个数据仍在增长,今年我们预估的销售额能突破1000万元。”钟春晓说。

销售额的增长,反映出当前梅江区农产品的消费群体在不断扩大,这得益于梅江区积极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我们通过组织企业到珠三角城市参加农产品博览会、在其他城市设立产品站小店等方式,打开农产品市场,扩宽农产品的消费渠道。”梅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梅江区扶贫产品(广州)扶贫馆的成功设立,便是这一方式的一个缩影。

去年9月19日,梅江区扶贫产品(广州)扶贫馆揭牌暨梅州乡村振兴人才引进(广州)服务站授牌仪式在广州市南沙区举行。现场,经过精美包装的“梅字号”农产品陈列在展馆内,吸引了附近群众的目光。

“展馆是梅江区与广州顺天企业合作,借助"常食叁+"食材体验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运营模式,打造梅江区消费扶贫示范平台。”梅江区扶贫办主任张海棠说。

此外,梅江区还推荐12家扶贫企业、50多个扶贫农产品进入广东东西部扶贫产品协作馆,参加第九届广州国际食品食材展,促成梅江区消费扶贫馆与广州半岛投资集团达成扶贫农产品签订稳定供货协议,仅参展现场就接受订单34单,价值610多万元。

借助广州对口帮扶梅州的契机,梅江区通过“内引外联”模式,利用好大湾区平台优势,将扶贫产品、农产品向大湾区输送,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农业经济“造血”功能,还提高了山区农业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随着网络销售的不断走红,梅江区还积极搭建互联网平台,让区内的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飞出围龙,走向全国。

去年,梅江区联合梅州市农业农村局、南方日报、梅州市广播电视台等单位,举办了12场农产品电商直播销售活动,累计销售额3650万元,提高了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

走向湾区

擦亮梅江农业招牌

走进梅州市源自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物品架上摆放的各式茶叶包装引人注目。

底图是牛角屋、棣华居等梅江区的著名建筑,产品的文字介绍经过创意设计之后变得生动有趣,一旁还印制着梅江区的标志及“诗画梅江,人文客都”的宣传标语。

“这一款"耕读传家"系列产品,是比较传统的客家炒绿。我们的茶叶来自清凉山,所以在包装设计上充分采用西阳镇的元素,能够充分体现茶叶的部分特点,让消费者一说起绿茶,就能联想到我们的清凉山茶。”该公司总经理陈海珠说。

作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梅州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该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已打造了“柏宫源”茶叶品牌并获得众多消费者认可。

好的茶叶品质是赢得口碑的关键,梅江区是如何建设“清凉山茶”这一品牌,并将其做大做强,成为全国名特优新产品的?“多亏了区委、区政府多次举办推介会,将我们的茶叶产品推介到大湾区,推介给不同的消费者。”陈海珠说。

为了进一步打响梅江区农产品的品牌,近年来,梅江区多次组织企业参加广州国际食品食材展等大型展销会,帮助优质农产品加速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擦亮梅江区农产品的金字招牌。

“梅江区的农产品非常不错,品质优良,价格也实惠。”在去年9月4日举办的第九届广州国际食品食材展览会上,广州市市民刘先生对梅江区的农特产品赞不绝口,“早就听朋友说过清凉山茶,今天要带一些给其他的朋友试一下”。

此外,梅江区还积极开展梅江区首届十大农产品品牌评选、“诗画梅江·特色农旅”推介会、梅江区清凉山采茶节、梅江区西阳镇“白宫苦瓜”新品汇、梅州板盖坑雪莲果标准发布及品牌推介会、梅江白宫苦瓜直播活动、客家土椒新品种专家鉴定会等活动,打响了梅江区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让更多梅江“小而美”“小而特”的品牌农产品行销粤港澳大湾区,走向全国。

品牌在市场选择中发挥着巨大的导向作用,梅江区积极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加快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三品一标”认证等,着力规范品牌创建标准。

据统计,目前全区有绿色食品认证产品10个,有机食品认证产品5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20个,授权使用“梅江区清凉山茶”地标企业12个。

获评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梅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梅江区将继续推进农产品的培育、种植和销售,运用好“互联网+农业”的模式,更好提升规模化种植水平,增强多渠道销售能力,打造更多特色品牌,实现从“种好”到“卖好”,让梅江区农产品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相关

创意设计

让农产品更有趣味

为打造梅州嘉应茶客家手信,推动梅江名特优新农产品的产业升级及融入粤港澳大湾区,2020年10月1日晚,梅州市政协委员、高级工艺美术师、创意金山掌门人何柏俊联合梅州市源自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珠推出“彩书冷泡茶”客家手信合作项目,并举行了“彩书·联盟”的签约仪式。

据了解,茶叶产业为梅江区的主要农业产业,嘉应茶更是作为客家文化传承下来的标志性文化特产。梅州市源自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坚守“源于生活,归于自然”的理念,基地取得“广东生态茶园”认定,其出品的“柏宫源”茶叶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荣获“广东十大好春茶”“广东十大名牌农产品”称号。

“我们通过多种探索,结合客家文化和当下新潮元素,在冲泡方式上化繁为简,结合线上线下的多种途径,努力让年轻人喜欢上喝茶这一传统健康的绿色饮品。”陈海珠说。

通过“文化+创意”赋能农产品来进行产业升级的跨界思维方式,梅州市源自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彩书生活馆馆长、彩书艺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何柏俊在传统产业结构中碰撞火花,创造一款“小包装、优品质、高颜值、有内涵”四合一的新型产品——“彩书冷泡茶”,这一产品在颜值上和冲泡方式上相较于传统茶叶都作出了较大的改变。

“这一产品不仅适应当代年轻消费者和融入大湾区商务时尚商圈需求,同时造就精致农业后的又一个"文化富农"的新型文化经济增长点,呈现当下创意客家IP和梅州优质农产品结合碰撞的极美梅州手信。”梅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区旅游集散中心的授牌,梅江区也将以此为契机,以何柏俊的创意彩书IP赋能梅江名特优新农产品,从研发、推广和品牌建设去打造“文化+创意”的新兴运营模式,打响梅江区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让更多梅江“小而美”“小而特”的“彩书IP”品牌农产品行销粤港澳大湾区、走向全国。

新闻推荐

新春复工忙 奋战“开门红” 梅江区企业抓订单、拓销路、忙生产,吹响开工号角

忙碌的生产车间。受访者供图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企业来说,2021年迎来了值得期待的春天,也是创新奋斗的全新开始。牛年春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