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竹塘:梅城南郊“小西湖” 小
●文图/侯名扬
春节一转眼又过去了,节日的气氛渐渐消退,生活回归日常。还好周末这天带着孩子回到老家,天气晴好,当望见明丽的春阳映上门阶的时候,顺而抬眼望见了蔚蓝的天幕,心中顿有一种爽朗的感觉。孩子们都按捺不住地蹦蹦跳跳起来,拉着我嚷嚷着要出去郊游。这时候最适宜去的地方自然是村里的大塘沿岸,既离家不远,又人迹罕至,于是,我带着两个娃儿一路徜徉而来。
走到塘畔,我问女儿:“记得这大塘的名字吗?”“黄竹塘啊!”我会心一笑,看来平日里提到几次,孩子还是记住了的,而它“小西湖”的美名则是她还不知道的。站在这大塘边望去,此时的这片大塘水不深不浅,塘面稀稀疏疏伫立着一根根枯黑的莲藕茎干,连绵的大薸,从塘畔的软泥地生长至塘中央,走动间,岸边忽地冲出几只黑水鸡,边“呱呱”惊叫边翅膀扑棱着掠向塘心,与白鹭等一群群水鸟聚集在那边的萍藻浮岛上。之前已跟着妈妈转过一圈,娃儿们大着胆儿沿着塘唇小路往芦苇丛间钻,要去前边采摘给兔子吃的野菜,我便紧跟上前,由挨着竹林的南泮径往塘背走去。穿过塘边的田畦,往来时的小路方向放眼望去,顿时发现了一幅从未看过的画面!原来从小在这边长大的我,却从来没有涉足过塘那边的地方,看到的总是朝向塘背的长岗岃梅州机场这一个角度的风景,村里的这片大塘的别样风光,我则一直未领略过。只见湛蓝的天幕下,黄沙嶂的主峰高观音苍翠耸立,仿佛张开双臂护佑着下边的村村寨寨,塘边那些白墙灰瓦的老屋和各色洋楼错落有致,衬着一片片沐浴着春阳的绿树,宛若江南水乡。而这片清澈的池塘水,映着湛蓝的天穹,夹杂着微波荡漾中的漂萍浮藻,泛出如绿窟潭的水般醉人的碧蓝色,岸边苇影铺在水面上,像在山水图卷上渲染的不可或缺的几笔。田地里摘菜的妇女们似乎对如此美景毫无感觉,我却一路走一路拍照,一直走过塘背,穿过塘中间的石路,望着夕阳余晖下波光粼粼的塘面上,村民登上小船摇摇摆摆地往外泼着船中的积水,耳边仿佛响起了《渔舟唱晚》的悠扬曲调。这动人的湖光山色啊,真让人一见倾心!看来,黄竹塘自古以来被誉为“小西湖”,确非浪得虚名。
黄竹塘的名字,大概得自塘畔一片片茂盛的竹林。从小在老家的禾坪上望向长岗岃飞机场,飞机的起降看起来就是掠过塘南泮的那片挺拔茂密的竹林的。它向来以水域广阔和风景秀美而闻名,距离江北老城约十公里的这个水塘,连带着江南三角地湾下、三龙、梅塘等村(古时旧名“待诏坑”),据传旧时面积有四五百亩,康熙《程乡县志·山川》就有提到:“有非溪非涧之黄竹,千顷碧波。”其面积应与明代兴修的水利工程三角地新庵塘(今剑英湖)相近。它历经自然气候变化、填土造田、飞机场建设等变迁,现存约两百亩,在飞机上、卫星图中都很容易看到它颀长的身影。它由湾下塘背一带延伸至芋叶形的长岗岃尾端,又在今三龙村拐向梅塘排,直至梅塘村坝角出口,据说是古时的梅江河道改道后形成,呈牛轭形,机场扩建后已被分成两片,水域较广的部分就在湾下村一带。关于这个天然的山塘,措辞大体十分质朴的《嘉应州志》却对其大概及风光作了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描述:“黄竹塘,在城南十里。待诏坑受黄沙嶂下白土诸山水,潴而为湖。岗阜纡回,烟波荡漾,夏月荷花盛开,沙鸥野鹜翔集汀渚,人称为"小西湖"。”这段描述可谓对黄竹塘概况和面貌的真实而生动的写照。由此可知,由黄沙嶂山峦流出的清泉,经由旧时白土堡的泮坑、上坪蜿蜒流到湾下汇入水南堡长岗岃下的这个梅江故道,形成一个牛轭湖。它广阔的面积,也成为巨大的蓄水池,因其存在,这片地方也极少发生严重的水涝。可以说,黄竹塘既是梅州城郊独具湖光山色的风景区,也是梅城地理风貌变迁的“活化石”,还是城郊天然的湿地和防涝水利。
对于环居于黄竹塘畔周边村落的侯姓人家来说,黄竹塘就是他们的母亲湖。《侯氏族谱》记载道:“第四世:讳直学……配熊氏,生元至泰己酉三月初五日,待诏坑黄竹塘系其装(妆)奁。”原来,黄竹塘是侯氏四世祖直学公的夫人熊氏的嫁妆,这位祖婆将一份丰厚的产业带到了侯家,成为侯氏子孙繁衍生息的根据地。其子侯氏第五世祖惟吉公,在元末明初任梅州百夫长,就以此地为依托,率众在水南、白土一带开垦,将原始荒僻的这块江南处女地,开辟成了后人宜居宜业的一方乐土。至第六世名珪公,则开基湾下,定居湖畔,自号“南波”,生下九子,由此侯氏开枝散叶,成为当地望族。除了丰厚的水产,黄竹塘及周边水田里产出的莲藕,色润体粗,粉嫩甘甜,在梅城向称佳品。池塘周边肥沃的田土,稻谷丰茂;梅塘村种植的杨桃,更是以甜美滋润闻名遐迩。侯氏子孙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黄竹”的字眼出现在周边好些侯氏祖屋的楹联上:“祖庙座南篱,黄竹为池,长岗作案,岳毓川中,早肇千秋世泽”(湾下梅江公祠)“池临黄竹,门对长岗,庙貌极尘寰之秀”(三龙肯大公祠)。有的直接以“西湖”相称:“屏开北嶂,门接西湖”(湾下对门园祖屋)“仰祖德重光,借助西湖添秀色”(湾下乾生公祠)“走马近南郊,一水回环,犹是西湖留秀色”(梅塘林川公祠)……慎终追远,崇祖思亲,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精神,也投映在黄竹塘周边生活的世世代代的子民心中。
钟灵毓秀,蔚起人文,黄竹塘的优美环境,也滋养着它周边村落子民的人文精神,晴耕雨读,生生不息。作为此地的主要大姓,侯姓人秉承由闽来梅开文教之风的始祖乡贤安国公留下的“诗书立训、忠孝传家”的家风,耕读不辍,各处祖屋之间附带着众多的私塾、书斋。梅江区委宣传部编著的《梅江私塾》一书,调查收录的三角一镇的私塾学堂,属侯姓人的就有大约二十所,所占超过三角全地的一半。先辈们只要家族里略有条件,就想方设法筹办家塾培育子弟。如塘背资政第的创建人、晚清时期暹罗(注:今泰国)著名的“柚木大王”侯友芳,深知自己年少家贫、无从求学之苦,在发迹之后返乡创建华宅的同时,也特意在屋旁建造了一所雅致的私塾,还为之起名曰“西湖书室”。正是这种对读书上进的执念,造就了数百年赓续传承的家风文脉。因而,黄竹塘周边的侯姓人家,历代人才辈出,各处祖屋门前竖立的各类进士、举人、贡生的功名楣杆夹石,现存就有约三十副。到了近代,湾下一带的侯姓人勇于投身民主革命的浪潮,涌现出众多军政界人物,有“三将十八校”之称。为纪念始祖安国公开梅州文教之风的功德,1921年,侯氏族人合议筹款,于黄竹塘畔的一处高岗建立一所高等小学,定名“安国学校”,我的祖父就是出资的创办人之一。安国学校的校产之一,就是黄竹塘和村中相邻的另一大塘铁炉塘(今大部分已因建客都大道而填埋),据说两塘每年可收的租金约三千斤鱼值,为办学提供了相当充足的经费。安国学校的校歌歌词写道:“雄浑如宫殿的高阁/便是我们的学堂/小西湖的水白似霜/半绕在她的身旁……有这般优美环境/自应该潜心地用功/培养好活力/作时代的先锋……”深情地歌咏了小西湖美好环境前的优良校园,抒发着读书用功、为时代建功立业的豪情。虽然学校两次因飞机场建设而被拆迁,但其教育英才的理念依然伴随小西湖这个人文摇篮而流传后世。
对黄竹塘充满感情的家乡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想起与它相依相伴的时光。国际著名电影导演侯孝贤的父亲侯芬明先生,在迁台后所写的自传中记述说:“村中有湖,周可数里许,环山拥抱,田畴交错,湖上烟波,垅中莎径,常遍历吾等之迹影。”那是对故乡眷恋情怀中少年嬉游情形的深深记忆。旅缅甸前辈侯燕昌先生在其所著《品梅诗草》的自序中写道:“吾村地处城南十里郊区,全村聚族而居,庐舍鳞次栉比。村有池名曰黄竹塘,旧传周围二十里,有"小西湖"之称。……忆乡居时,每当花晨月夕,辄与安校(安国学校)同人,骈舟携乐,荡桨湖中,弦管清风,其情犹在。尝有《小西湖月夜泛舟记》,以志其事。”又在回忆于安国学校读书时的情景道:“校舍矗立于湖滨西畔高岗之上,庄严雄伟。校门为一八角高楼,乃前代之遗迹。当杏花春雨时节,俯瞰湖景,烟雨微茫,有君山之于洞庭之概。西北可眺望梅江,片片风帆,尽收眼底……”字里行间,仿佛充满梦里水乡的缠绵情调,又如同儿女们脑海里“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的童谣的回响,让人久久回味,难以忘怀。
徜徉回首间,西边夕阳斜晖下,一架客机稳稳地降落在长岗岃上,一群鸥鹭从塘边惊起,向塘畔竹林翩飞而去。塘面上的那条小船,晃晃悠悠地载着乡民飘向堤岸,使水面泛起一圈圈圆晕,仿佛《渔舟唱晚》结尾最宁静的一段旋律。女儿兜里塞满了摘给兔子吃的大把野草,笑嘻嘻地说:“大塘这边真好!我希望以后能经常来!”“嗯!”我笑着点点头,牵着娃儿们的手,踏着塘边芳草茵茵的田埂,伴着一路呢喃的燕语,慢慢地走回家去。
新闻推荐
巧手学插花 花环送妈妈 梅江区鸿都社区组织开展亲子活动庆“三八”
本报讯(记者李盈子通讯员郭志科)昨日上午,梅江区江南街道鸿都社区联合建行彬都支行,邀请15组亲子家庭开展小手拉大手·感恩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