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赏灯二三事

梅州日报 2021-03-25 06:06

由于防疫需要,今年各地的赏灯都简朴了许多,图为正月初十兴宁龙田镇磐石围过赏灯节举行“请灯”“上灯”仪式。(汪颂生摄)

●李晨阳

明清时期的兴宁“赏灯”

上元,即元宵节,元宵赏灯习俗自汉代以来就有。而兴宁自明嘉靖年间也有了对上元节的描述。嘉靖《兴宁县志》记载:“上元,采松竹结棚,通衢缀华灯,彻夜箫鼓喧闹。屑硝黄实于竹筒,烧而出之,花藻灿烂,谓之放花。架秋千为戏,醵钱市酒肴祀神,因共馂之,谓之赏灯。”瞧,上元节,人们拿松树竹子结灯棚,城中大路挂上漂亮的花灯,烟花璀璨,宗族家庭以酒肉祭祀神灵,友人之间欢饮达旦,好不痛快!

至崇祯年间,记载则更为详细了。崇祯《兴宁县志·习俗》记载:“上元,自十三至十八,各寺庙结采张花灯,张宴设乐,放花烧爆,自昏达旦。各街张灯如明星,或三四家,或五六家,设盛筵祀神,因其馂之,自昏达旦,歌管不绝,谓之赏灯。间有好事子弟,妆故事于寺庙街坊,唱舞朋友家,或拈一物作谜言隐,俟游人射覆焉。”上元节从正月十三开始,到正月十八结束。各寺庙都张灯结彩,以此礼佛。街上更是挂了众多花灯,城中富贵人家更是设盛筵祀神。还会有好事子弟,在寺庙街坊之间“妆故事”(一种融服饰、造型、表演等为一体的乡土民俗活动,有些地方称为“飘色”“扮故事”等),与朋友唱舞,抑或是猜灯谜。

清代上元习俗与明代相似,不过上元赏灯的时间有所改变,改为自正月十一到正月十七。乾隆《兴宁县志·节序》载:“上元,自十一夜起,各神庙及街里,张放花灯,嬉游歌舞,至十七夜止。”嘉庆《兴宁县志·节序》多了对花灯的描写:“元夜结彩张灯,有鱼龙、走马、牡丹、莲花诸灯,各寺庙街坊鼓乐群饮,烧吐珠花,爆紫烟火,喧闹之声达旦不绝,村落男女走二三十里入城聚观,自十一夜至十七夜,郭门驰禁。”

兴宁竹枝词中的“赏灯”

竹枝词,一般为民间歌谣或文人创作的具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歌。兴宁如今亦存有不少清代、民国竹枝词,其中就有一些描写了赏灯的景象或习俗,笔者摘选了民国《宁水竹枝》中的几首竹枝词,以供大家从诗句中了解当时赏灯之状——

火树珠棚敞几层,小儿连臂踏歌登。

月斜游倦归来说,四十围强酒瓮灯。

元夕,邑城隍庙定制一灯,径两丈,围六丈,曰酒瓮灯。(胡曦)

游遍城西十一街,西河水月净于揩。

管弦灯火过桥去,瀛海天妃庙景佳。

城西十一街灯景最胜,西河潮商天妃庙亦绮丽足观。(胡曦)

龙冈踏月笑声哗,烟火春宵赛九华。

四万八千金宝塔,玲珑齐吐火莲花。

邑烟火,以“玲珑宝塔”为最巧。龙冈,邑东十五里,祀石古神最灵,上元十六夜,烟火以数十计。(胡曦)

暖灯三五月清华,拇战琼筵髻堕鸦。

欢喜炭然开口笑,满堂红绽水梨花。

上元夕,妇女设筵围坐赏灯,曰暖灯,盖取添丁之兆。欢喜炭,俗呼花筒,以水梨花一种为巧制。(胡曦)

花灯大瓮小红莲,走马团龙又八仙。

娇女满城游未倦,背人偷去看秋千。

上元节各街年悬之花灯,有酒瓮,红莲,走马,团龙,八仙之目。(陈其藻)

现在兴宁的赏灯习俗

兴宁如今并不在正月十五过上元节,而是从正月初九起至十八日,各宗族以围龙屋为单位,择其中一天,过一个名为“赏灯”的节日,结束那天还有“暖灯”仪式,有的地方“暖灯”比“赏灯”更热闹。至于从什么时候开始,兴宁的上元习俗有了如此演变,目前已无资料可考。

赏灯有双重意义:一是观赏花灯,二是庆祝添丁(客家话中“灯”同“丁”谐音)。凡生了男孩的人家在赏灯时举办筵席,邀请亲友前来庆贺。

赏灯节前一两天,宗族内会成立灯会,派人到县城或圩镇去“请(买)花灯”。兴宁花灯以六角形或八角形宫灯为主,用圆形竹蔑做框,外层糊贴花纸,并饰以剪纸工艺,造型华丽。买好花灯后,用红竹竿扛回,一路敲锣打鼓,鞭炮不断。赏灯节的高潮是“升灯”仪式。所买花灯,先是放在祖公厅里的八仙桌上,到了赏灯节这天下午,灯会首事与添男孩的家长共商吉时(一般是在下午四至六时),把花灯吊在祖公厅屋梁下。吊新灯前,先要抢白花,抢得白花者意味着财丁兴旺。接着按所选吉时将花灯往上吊,谓之“升灯”。升灯时鸣放鞭炮,各家还将鞭炮从祖公厅接至家中。住新房者,则要路上安排人接应,一定要让鞭炮一路放回家,不能中断。晚上,灯会首事组织放炮仗、烧烟火、猜拳一直闹到深夜。

兴宁村落中一些独特的赏灯活动

花螺墩烧烟火 烧烟火,又叫“烧烟景”,形成于明代,相传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花螺墩长兴围元宵节的一种独具客家文化艺术特色的活动形式。每年正月十四花螺墩赏灯时,到处张灯结彩,家家户户亲朋满座,晚上举行盛大的烧烟火活动。烧烟火时,门前禾坪搭起大铁架,把烟火架吊在装有滑轮的绳子上,当点燃时,牵绳人一拉一放,一上一下,里面的火焰会逐层燃烧,喷射出簇簇烟花,烟架会逐层脱落。地上则点燃鞭炮,热闹非凡。

星耀村火把节 火把节,形成于清康熙年间,已有300多年历史。每年元宵晚上举行,举火把与灯笼参加游行,起初灯有牌匾灯、龙头灯、猴子灯、鲤鱼灯、公鸡灯、蛇灯等,后来经过简化,用竹筒、草纸、煤油为材料,点火燃烧。先到公王坛拜祭取回火种,到罗氏祖祠祖公厅点燃火把,接着炮仗队、牌匾灯队、鼓号队、火把灯子队缓缓而行,按照路线走过10多个老屋巡游,每年火把节外地族人都回来参加活动,格外热闹。

在兴宁,有“赏灯大过年”之说,凡一围龙屋赏灯的时候,处处都是华灯高照,龙狮起舞,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即使是远游在外,无法归家的游子,也多会记得自家赏灯的日期,记得小时候赏灯的情形。

我们常说思乡,无非是思念这片自己成长的土地上给自己熟悉却又平常感觉的那些事物。而赏灯,应当也是诸君记忆深处的那一抹乡愁了。

新闻推荐

拍张合影庆“三八”

●苏音1956年,我的母亲(前排右一)肖秀美在兴宁百货公司工作,担任单位的团支部书记。这年的“三八”妇女节,是星期四,母亲和同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