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闽客 族群认同感
●罗鑫
历史上的闽南人移民广东后,主要集中定居在海陆丰、潮汕和雷州半岛这三大区域(下称“广东三大闽语区”)。耐人寻味的是,广东三大闽语区的人,尽管大都是沿着海岸线一路南迁的闽南语人后裔,但是他们几乎都没有“闽南人”的身份认同感。不仅如此,他们彼此之间亦缺乏统一的身份标签,而是相互独立、各成一派。这种格局,至少在清代就已经形成了——这点通过清代东南亚的华人会馆名称便可管窥一二。
广东三大闽语区中最大的当属潮汕地区,其人民通常称为“潮汕人”。具体而言,潮汕人指的是世代生活在潮州、汕头、揭阳三市及其周边地区(如梅州市丰顺县汤南镇、留隍镇)的以潮汕方言为母语的人。及至近年,又有所谓的“潮汕四市”之说,即将海陆丰所在的汕尾市统括进来。
然而,就实地走访和网络调查的结果来看,海陆丰的人民似乎都不大认同“潮汕人”的身份标签,他们更倾向于自称为“学佬人”,而“学佬人”这一称谓在潮汕地区通常被视为客家人给的“蔑称”,无人乐意接受。反观潮州、汕头、揭阳三市的人民,主流观点依然认为汕尾人不是潮汕人。
我在“抖音”“快手”等网络短视频平台上发现,每当不知情的外地网友在海陆丰方言的视频作品下留言问“这是潮汕话吗”,便有大批当地网友回复说“这不是潮汕话,这是我们的学佬话”。闽南方言、潮汕方言的短视频作品(含电影、电视剧的片段剪辑)的留言情况也大抵如此,海陆丰人和潮汕人都十分强调自身的独立性。
至于粤西闽语区的人,因为地理距离过于遥远且方言差异较大的缘故,几乎从不存在当地人是否属于“潮汕人”或“闽南人”的争议,相对泾渭分明。不过,据某访谈人的介绍,以前雷州半岛曾与海南岛有过方言上谁隶属于谁的争论,但当时两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不甚发达,故而没有多少人关心这个问题,加之海南早在1988年便从广东省分离出去了,这样的争论没有在当地社会形成气候,未曾影响到各自族群身份的认同。
粤西的闽南人后裔同样具有强烈而独立的自我认同感,比如讲黎话(当地方言)的电白人,尽管在行政上隶属于茂名,但文化认同上他们一直是独立于茂名的。
同样的道理,由于广东与福建自古以来就属于不同的省份,大多数潮汕宗族虽然都在族谱清楚地记载着祖先来自福建南部(含闽东南部的莆田)某地,但其后裔无一以“闽南人”自居。
反观客家人,无论是广东的还是福建的抑或江西、广西、台湾的客家人,尽管方言、风俗习惯各有差异(有的差异甚至大过于潮汕地区和闽南地区的差异),但互相都充分认同“客家”这个身份标签。同样在“抖音”“快手”等网络短视频平台上,笔者发现在不少客家话的短视频作品下,都有类似于“天下客家一家亲”的言论,至少,几乎不存在因为方言不同而怀疑自身或否定对方客家身份、急于与对方撇清关系的言论。
从表面上看,闽客的族群认同感似乎都取决于语言。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族群认同感,果真是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东西吗?
其实,“客家”也好,“闽南”“潮汕”也罢,作为一个边界清晰的族群或民系概念,更多都是近代以后“自为的”结果。闽南人入粤后,占据了相对富庶的、容易自给自足的沿海地带,省界的切割、经济上的满足造成了族群认同感的独立性,尽管潮汕人与厦漳泉人、海陆丰人与潮汕人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在外人看来并不是很大,但他们之间互不认同已是存在上百年的社会现实。又,处于梅州、揭阳交界地区的汤南镇人,从清代集体反对划归到客家丰顺县辖下,到20世纪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出现向客家身份靠拢的趋势,看似截然相反的两个极端背后,实际反映出一致的动机和本质,笔者管这个叫做“离散务实性”。
客家人入粤后,一直到康熙“复界招垦”以前,长期被局限在相对贫瘠的山区生活。长年流离失所的经历和贫苦不堪的现实,让客家人更多地把希望寄托于科举与军旅,加之儒家思想的浸透,逐渐形成了客家人“耕读传家,家国天下”的思想观念。客家人固然情系桑梓,但不安土重迁,素来轻视地域、省籍认同,强调根在中原,所以尽管闽粤赣三省的客家人方音、习俗各异,但并不影响大家都是“自家人”“天下客家一家亲”等社会认知的形成,笔者称此为“聚合务虚性”。
总而言之,从表面上看,决定族群边界的标准似乎是语言。然而,语言之于族群认同感的建立与维系属于充分非必要条件,行政区划的变迁、现实利益的驱使才是左右族群认同感的关键因素。与客家族群的“聚合务虚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闽语人的族群认同感呈现出明显的“离散务实性”的特点。但无论是哪个族群的自我认同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实现互相转换。
以梅州和汕头为例,现在认同为“客家人”的人,其曾祖可能来自日寇侵华时期沦陷的潮汕;现在认同为“潮汕人”的人,其祖先可能来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嘉应五属地区。
新闻推荐
“巍巍八乡山,滔滔汶水长,我们美丽的校园花红苗壮……”这是少年时期我所在的小学传唱的校歌。八乡山巍峨屹立的身影贯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