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萼楼的年味
敲锣打鼓贺新春。
族人相聚一堂拜祖公。
辉萼楼位于梅州五华县水寨镇,据史料记载,这座祖屋建于公元1900年(清朝光绪二十六年)。一代代的辉萼楼人在这座具有上百年历史的祖屋里衍生发展,门前的禾坪和池塘是他们快乐成长的乐园。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留深的客家人不忘小时候那些只属于家乡的年味:池塘打鱼、禾坪分鱼、炸煎堆、蒸甜粄、挂纸、柚子叶洗澡、敲锣打鼓、高头雄鸡祭祖、春节“球王杯”足球赛……这些仪式感让孩子们长大后对春节、对祖先、对生活更怀有敬畏之心。百年宗祠见证年年岁岁的流逝,同时寄托着族人对生活新的期待。
宗祠里的诗经小雅
宗祠由李氏先人创建,坐北向南,平面布局上中下三堂左右横屋,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完好,是典型的客家居民建筑。“辉增鹿洞,萼秀凤池”是每年宗祠大门不变的春联内容,苍劲有力,线条流畅,孩子们认定,写春联的必然是族中最有文化的人。几十年来写春联的一直是一位小学校长,如今已近九旬。他笔下的“辉增鹿洞,萼秀凤池”曾陪伴许多孩子成长,不管长大后身处何方,这是他们记忆里一抹温暖的风景——关于家乡,关于春联,关于学识。
在辉萼楼左右两旁的门上方分别刻有“戬谷”“罄宜”字样,意为尽善尽宜,才能享有绵长无尽的福禄。从史料可得知,“戬谷罄宜”四个字,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俾尔戬谷,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在辉萼楼长大的孩子,后来得知自己熟视无睹的这些字竟然出自诗经时,不由敬意丛生,为自己博学多识的祖先。
年味从年货开始
宗祠门前半月形的池塘曾经是小孩们天然的游泳池,这里也养了许多鱼,每到端午、中秋或春节,族人便会把鱼打捞上来,每家每户以人口多少来分鱼(鱼苗是族人共同出钱买的)。看到一堆堆鲜活的鱼儿铺满了整个禾坪,大家期待地围在跳跃着的鱼堆旁,孩子们最开心了——许多年以后,这种丰收的年味让已长大离家奔赴四方的他们想来仍意犹未尽。
春节,甜粄曾经是客家人见面必不可少的礼品之一。辉萼楼勤劳的女人们在春节前一个月便开始张罗准备碾糯米、蒸甜粄。年二十八开始,村里的碾米厂的生意便非常火爆。为了不耽误白天蒸甜粄的时间,凌晨四五点,听话懂事些的孩子便在妈妈的使唤下,帮忙挑着一担糯米去排队碾成粉。漆黑的马路因为碾米厂彻夜作业的大灯和轰隆声显得热闹起来,冬日里长长的队伍也并没有因凌晨而寒冷和孤寂,妈妈们谈论这个年怎么过,孩子们则窃窃私语讨论买的新衣裳。
起了个早床,白天更是干得热火朝天。蒸甜粄是时间长且烦琐的活,孩子不但要帮忙添柴火,还不能催着问甜粄什么时候才熟,就算嘴馋也只能忍着。妈妈们会说,谁催了,谁家的甜粄就一直蒸不熟。一听这话,没人敢出声了,安静干活,就算几个小时后,甜粄终于出锅,小帮手仍然吃不到劳动成果,因为要等甜粄冷却,切成正方形,妈妈便会给他们吃切剩的边边角角。表面平坦、形状正统的,则用来过年走亲戚时送礼的。说来有趣,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每家每户都会以甜粄和大鸡腿为主要的礼品,于是,甜粄在送来送去中,总是不免又会送回自家中来。春节除了蒸甜粄,客家人还炸煎堆、油角和腐卷等美味食物,勤劳的女人们用双手为春节增添了无数诱人的味道。
柚子叶洗身 消灾纳福
2021年除夕,留深过年的李女士用柚子叶、杉树叶、榕树叶熬的水洗身(即洗澡),这是她弟弟和弟媳特意让老家亲戚捎来的。母亲说,洗了可以除霉、去晦气、转运、祈福……恍惚间她好像回到老家,记忆里很小的时候这样洗过了。
据了解,在东莞一些地方,除夕就是用柚子皮煮水洗澡。柚子的“柚”与“佑”谐音,意为保佑人们健康平安。在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并非家家户户都种有柚子树,所以找柚子叶也并非很容易。大年三十一大早,父母便为准备年夜饭忙前忙后,小孩子则听从大人派遣,做尽责的小帮手。自然,找柚子叶的任务便是重中之重了,因为只有找到柚子叶,熬了水洗了澡,才可以穿新衣领红包。也代表着不再需要干活,心安理得地享用丰盛的年夜饭。
据悉,如今每年春节前,五华的一些市场和店铺都有这种熬水洗身的植物叶子出售,并且品种多样,有柚子叶、杉木、柏树叶、长命草等,据客家老人说,全家人洗过后,身体安康,消灾纳福。
用植物叶子熬水而成的洗澡水,让年岁渐长的李女士觉得这个春节因为这种仪式感而显得特别。
“挂纸”、拜祖公 缅怀祖先
梅州客家人将扫墓祭祖称为“挂纸”。在客家话中,“挂纸”与“挂祖”听起来是谐音,寓意对祖先的缅怀和挂念。“挂纸”的日子一般是在过完春节至清明节前夕,或者中秋节前后。但也有些地方是在春节前年二十五(也称“入年卦”到二十八之间进行这种怀念先人的仪式。每当家家户户吆喝着相约一起上山祭拜时,也代表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在孩子们的记忆里,很少在清明节当天挂纸,听老一辈人说,客家人一般不是清明节扫墓,而在农闲的一月和九月。其中一个原因是清明正值春耕季节,家家户户忙于插秧,不敢错过当季,否则就会影响收成。但是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客家人也开始在清明节当天挂纸。
每年大年三十下午,客家人必定会拜祭天地和列祖列宗(也称拜祖公),感谢一年来的赐福保佑,而这也是辉萼楼一年来最热闹的时候。算好吉时,在族中长者的带领下,家家户户端上早已准备好的高头雄鸡(即阉过的大公鸡。“鸡”与“吉”谐音,寓意大吉大利),左鱼右肉摆好,后面再垫一块豆腐干……族中无论是年老者还是大人、小孩,都穿着新衣新鞋,笑意盈盈。等吉时一到,便在族中长辈诵读祭祖文中虔诚地祭拜祖先。此时,早早就打扫干净的宗祠上堂煤油灯四起,各种祭祖用品一应俱全,大家互相拜年的祝福声此起彼伏。
祭祖仪式结束后,宗祠外面的禾坪上立刻响起锣鼓声声。鼓手和敲锣者并非专业人士,而是以族里中青代男性为主,敲敲打打,以娱乐为主。在孩子们看来,鼓手最威风,举手投足之间引领大家敲出气势如虹的节奏来。辉萼楼平日有红白喜事,大家都凑在一起击鼓敲锣,孩子们一听到锣鼓声,必定抢着要小锣,即使只是毫无节奏感地随意敲敲,能融入这种氛围,也是心满意足的。
春节“球王杯” 让年滚动起来
过年看球赛,在五华是个必选项目。只要球场有比赛,无论是老人小孩,还是中年男女,无论是什么比赛,都不会担心没有球迷。足球在五华人心目中,就像家里的一道咸菜焖猪肉,熟悉亲切之余,也是必不可少的。
五华足球文化底蕴深厚、足球人才辈出,是“中国内地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著名“足球之乡”、“世界球王”李惠堂的故乡,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一甲一超”(梅州客家中甲足球队和梅州客家女超足球队)足球队的县。据了解,截至2019年2月,五华县已举办了十八届春节“球王杯”足球比赛,每年大年初三至年初六举行。2019年,河东、水寨、横陂、华城、安流、转水、华阳、棉洋8个镇参加足球赛,比赛分为A、B两组,最后小组第一名进行冠亚军决赛,小组第二名则决出第三、四名。但受新冠疫情影响,春节“球王杯”停止两年没举行了。惠堂体育场、奥体中心和县体育场等场地的设施和环境都向一流标准迈进,而以运动休闲为特色的横陂足球小镇也渐渐成为五华新名片。
无论是春节前的民间足球爱好者自行组织的“贺岁杯”,还是春节后政府发起的“球王杯”,这种比赛给春节带来了浓郁的年味,滚动的足球是五华人心里永远的情结。
“球王杯”同样也让辉萼楼人激动兴奋,他们的年味里当然也包括那些用客家话讲解的足球比赛。百年宗祠一直香火不断,不忘列祖列宗,不忘传承,不管时代怎么变,坚持传统意义上的年味。
宝安日报记者 李秋妮 文/图 (图片均摄于2016年)
新闻推荐
五华一读者:目前我家人每月需缴存580元左右的社保,为灵活就业人员,已达退休年龄,但还需缴纳三年才可享受退休养老保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