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增颜值添福祉群众点赞声处处

羊城地方 2021-02-04 11:15

松口镇横西一江一景

松口中山公园

松口圩镇道路美化亮化

松口中山公园叶剑英纪念长廊

松口中山公园

松口镇污水处理厂

文/图危健峰李纯

“十字路的圆盘改成了红绿灯,大家来往更安全了,必须点个赞!”“中山公园叶剑英纪念长廊建好了,休闲散步更自在,对松口镇居民来说最实惠不过”……日前,记者走进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随处可听到群众的点赞之声。

永葆初心,民生为先。近年来,松口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注重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扎实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亮化美化工程,既提内涵又添颜值;着重解决城镇污水处理、自来水工程、公共文化休闲场所建设,系民之所想、解民之所急,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实,大大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提质增颜,千年古镇焕生机

沿着新铺筑沥青路面的S223线往松口镇方向行驶,左边是碧绿的梅江、右边映入眼帘的是中国美丽乡村示范点——大黄村;跨过秋云桥来到松口镇政府前,街道两旁绿树挂上了红彤彤的灯笼,喜庆的年味十足;十字路口红绿灯闪烁,车辆秩序井然……

松口镇是梅州的“千年古镇”,是近代以来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距离梅州城区40多公里。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松口圩镇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既保留千年古镇的韵味,又增添了城乡新发展的样貌。

“累计投入600多万元完成石盘村圆盘红绿灯改造和大黄至寺坑亮化提升工程打造‘一灯一景’。”松口镇党委书记李志兴告诉记者,石盘村圆盘是省道S223线和S322线的交汇处,也是进入松口古镇的必经道路,日常车流人流非常大,每到金柚采摘和节庆假日交通更是繁忙,将圆盘改造成红绿灯后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提高了群众的出行安全。

“每年圆盘都会发生一些交通事故,现在改造成红绿灯,大家出行有了保障。”在石盘村口做餐饮生意的李叔告诉记者,圆盘改造成红绿灯不仅提高大家的安全感,节假日也不会再塞得水泄不通。

记者了解到,“一灯一景”其实是松口镇提升圩镇颜值和内涵的一个方面,近年来,松口镇通过“多个一”工程全面推动圩镇升级焕新。“多个一”工程包括:争取上级资金,投入400多万元建设中山公园叶剑英纪念长廊项目,完善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一园一景”,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群众休闲完美整合;加大对中山公园湖的环境提升,投入锦鲤鱼苗,打造“一湖一景”;投入60多万元树立T型文化宣传牌打造“一牌一景”,加大松口千年古镇的宣传效果;投入30多万元,加大对梅江沿线绿化提升和水体清理,打造“一江一景”;筹集400多万元实施石盘村圆盘至圩镇段道路拓宽改造及新城街道提升改造工程打造“一路一景”;投入20多万元,对梅东桥进行桥面提升和亮化工程,打造“一桥一景”;投入60多万元完成柴圩坪基础设施改造及光明路提升改造工程打造“一圩一景”,规范市场管理,解决乱摆乱卖乱停乱放问题。

延续文脉,海丝起点游人欢

梅江河水碧如蓝,千年古镇游人欢。冬日,行走在松口古街,悠悠江水面光如镜,古朴骑楼倒映其中,移民纪念广场、石铺古街、火船码头、松江大酒店,幡旗招展、民国墙画、企炉饼、仙人粄……如诗如画,如歌似曲,让游客穿越时空,醉在画中。

“早就听过中国松口的名字,今天是第一次来,感觉非常不错。”从汕头来的赵先生是一位文艺工作者,自小就听过很多客家人经潮州汕头到南洋的故事,趁着假期带着家人来到松口游玩,被这一江一景和客侨文化所吸引。

“下南洋的客家人往家里寄信,不用写具体地址,只写‘中国松口’就能收到。”采访中,很多松口镇居民都跟记者说起这句话,可见当时松口作为岭南四大古镇和广东内河第二大港的影响力。201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松口镇原松口港务所门口建立“中国移民纪念广场”,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大陆唯一的移民纪念项目,也表明了松口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的重要性。

延续文脉,展望未来。近年来,松口镇立足“千年古镇,南洋古道”优势,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组织聘请中青旅(上海)产投有限公司谋划松口镇文旅产业发展,为松口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绘制一幅蓝图。

一方面全面提升旅游路线,活化利用了一批以松口古街、大黄村、“世德堂”、“爱春楼”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街区、传统村落、民居、文物保护单位,修缮了松口镇中井村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八团革命烈士纪念碑红色革命基地,整合客侨文化、人文历史、名人故居、美丽乡村等资源,推出松口古镇“丰收游”“梅县金柚”“松口美食”“古镇文化”“海丝文化”等旅游优势品牌路线。2020年,松口南洋古镇乡村游旅游线路成功入选了第二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另一方面全面提升旅游景点,投入1300多万元,建成大黄村中心广场、修缮大黄小学,推进渔港码头建设,提升丘哲纪念馆展藏内容;活化利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松口图书馆,积极筹备设立梅县民主主义文化展览馆,预计展出约200张图片及实物;以中山公园为核心的多元化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建设,并成功举办2020年梅州市“文明实践·文艺行动”志愿服务启动仪式暨松口抗疫主题文明实践活动;投入1400多万元的张榕轩纪念馆及配套停车场与广场完成改造,“世德堂”“元魁塔”“爱春楼”等名人故居得到修缮;总投资1500多万元的“仁寿庄”客家围龙屋民宿投入运营。

民生优先,安居乐业有保障

建于1933年的松口中山公园,是松口人民为纪念1918年孙中山先生视察松口而兴建的,它不仅是梅州境内的第一座公园,而且是全国最早的一座乡镇级“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是我们松口人的共同记忆,现在变得更漂亮了。”在松口中山公园叶剑英纪念长廊,记者遇到了从汕头务工回乡的廖先生正带着孩子给湖里的鱼儿喂食。廖先生告诉记者,小时候中山公园是小伙伴们玩耍游戏的地方,但那时公园比较破败、周边环境也很差,近几年公园发生很大变化,公园大门、广场、雕像、石刻、长廊都建好了,老人唱唱山歌、小孩玩耍都非常方便。

松口镇党委副书记丘坤良告诉记者,在广东雁洋公益基金会及松口乡贤的大力支持下,松口镇党委政府2015年启动了中山公园的修缮和提升,建设了叶剑英纪念长廊,对公园湖面进行清理、投放锦鲤鱼苗,并在公园内建设《松口赋》文化墙、竖立碑刻《松口籍同盟会员传记》,将爱国文化、客侨文化等注入公园,让群众在休闲中感受文化的熏陶。

说起“柴圩坪”,松口圩镇里的居民可谓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这个地方是旧时群众卖柴易物的“小市场”;陌生,是因为后来这里废旧后变成了脏乱差,大家都不愿意靠近的地方。“圩镇的环境整治和提升绕不开‘柴圩坪’。”丘坤良坦言,“柴圩坪”脏乱差问题经常有群众反映,经过党委政府多次沟通协调,最终将废旧和违章建筑拆除,解决了群众心里的一个“大疙瘩”。

松口圩镇常住人口约1.5万人,如何解决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为此,松口镇党委政府全年投入800多万元进行生活垃圾处理,全面保障全镇和各村的垃圾卫生日常保洁和清理清运,并通过严格每月考核制度和网格化管理,确保村庄干净整洁。同时,投入4703.79万元全面铺设污水处理管网和建设污水处理厂。据了解,该工程2018年5月完成征地,2018年6月进场施工;2020年12月厂区及管网完工,设备安装完成,达到通水通电试运行条件。“松口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2500吨/天,采用A/A/O+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可解决附近圩镇污水处理的需求。”松口镇污水处理厂有关负责人介绍。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松口镇的25个村污水处理设施已基本完工,已运营13个,试运营5个。

党建引领,蓄力发展谋新篇

S223线梅州至福建出省通道,是梅州改善山区群众出行条件,打通出省瓶颈、实现省外有效联通的一项重点工程。为推动该项工程的征地拆迁工作,松口镇党委专门成立由领导班子、年轻干部组成的党员突击队,完成出省通道S223线(东部快速干线)雁洋至单竹窝段的征地拆迁,有力地助推了项目的建设。

除了重点交通项目,松口镇还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年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建设了100多公里80多条高标路、致富路、小康路、脱贫路、产业路等的道路建设,全镇交通条件快速提高,对外全面建设快速道路,对内实现全镇各村达到6米宽村道3米宽巷道标准化建设,路网全面完善,乡村道路全面提升,有力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无论是圩镇提质、产业发展还是保障民生,一切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而民生实事的落实需要强有力组织的保证!据介绍,该镇党委全年研判29项党建工作,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挂钩党组织参加会议、督促检查64次;带头开展“党课开讲了”活动,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主题上党课6场次,班子成员上党课48场次;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召开工作推进会,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常态化专项整治,整改落实突出问题15类,解决实事368件。

“要着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和效应,持续在重点项目、重点任务等方面发力,注重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面推行‘党建+’发展,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松口镇党委书记李志兴表示,将全面落实广东省委新一轮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队伍战斗力,为推动松口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新闻推荐

挂灯笼 年味浓

本报讯(记者朱庆强吴丽伶)随着春节的临近,梅城各主要道路、街道、商铺门前悬挂起了灯笼,营造喜庆的节日气氛,街头巷尾的年味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