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坚持疫情防控和文旅发展两手抓,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思路 让“诗与远方”在客都牵手

梅州日报 2021-02-04 08:43

●本报记者赖运香

1月按下“暂停键”、2月兴起“云出行”、3月复工复产、4月“梅州人游梅州”、5月恢复省内游、6月发放“文旅消费券”、7月恢复跨省游、9月文旅复苏加速、年底文旅盛事接二连三……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文化和旅游业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一年。

这一年,全市文旅系统坚持疫情防控和文旅发展“两手抓”,积极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旅游工作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让“诗与远方”在客都牵手。

“梅州现象”

助文化惠民重文化传承

文化,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精髓和软实力所在。

2020年12月6日,广州传来佳讯: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圆满落幕,梅州荣获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多个单项奖和1个优秀组织奖,共揽获15个奖项,全省领先,取得了40年来梅州市连续参加省艺术节的最好成绩,被国家、省文艺界专家赞誉为“梅州现象”。“梅州市扎根本土,根植本地土壤进行艺术生态培育,不断促进本地文化战线进行艺术创作生产,推出了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城市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文艺精品创作迎来百花齐放新局面。”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12月,穗梅联合举办的“情满攻坚路——送戏下乡·文化惠民”系列活动走进梅江区西阳镇太平村和五华县岐岭镇黄福村,为当地村民送上家门口的“艺术大餐”。一年来,全市文艺院团开展文化惠民演出600场次,受众人群近40万人次。目前,市、县、镇三级文化场馆全部实行免费错时开放,服务项目基本齐全,并通过举办各类免费培训、讲座、演出、展览、阅读和民俗节庆活动,让更多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

在创新非遗保护与传承、文物保护、文物活化利用等方面,梅州也有新突破:举办2020年客家文化(非遗)艺术周活动;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网站上线;《梅州市红色资源保护条例》《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出台;广东汉剧“夯实剧种基础,巩固传承创新”案例入选省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一项项举措推动梅州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进入新阶段,为梅州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再添新内容。

文旅融合

强文旅产业塑文旅品牌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2020年12月25日,梅州市举办世界长寿之都授牌暨“客都人家”开街、《原乡》公演系列活动。“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项目迅速聚拢人气,成为梅州市新晋“网红打卡地”,“刷屏”广大市民和游客的朋友圈。“"客都人家"将会推出更多标杆式的旅游节庆活动,为梅州打造更传统、更包容、更具流量的"文化地标",持续升级打造"旅游+文化"的独特体验。”“客都人家”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

“客都人家”项目是市委、市政府引进的一个大型文旅融合项目,是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具体行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加快促进生态资源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化,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去年6月,梅州市制订了《2020年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行动方案》,内容涵盖文化创意、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2020年产业带投资127.16亿元,进一步推动梅州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嘉应古城、“熊出没”乐园等一批投资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高端文旅项目也正在积极引进。

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将梅县区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埔县丰顺县平远县蕉岭县入选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7家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至此,梅州市现有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39家,居广东省第二位;梅县区丙村镇芦陵村等8个“两中心融合”试点和梅江区3个“粤书吧”试点完成建设工作,文旅深度融合加速提档……

在文旅融合的时代,历史文化名人IP正作为一种稀缺性旅游资源在城市文旅品牌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0年,“看《八佰》·游梅州·访将军故里”粤沪媒体大咖采风行、“访世界客都·游名人故居”粤港澳大湾区媒体旅行社大咖采风踩线行、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等11场文化旅游主题活动成功举办,全力打响“世界客都”梅州文化名城品牌,为梅州文旅融合积聚发展新动能。

新闻推荐

梅州市税务部门为推动农业特色品牌“产业化”增添税动力 为157户企业减免税费9807万元

图为获得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的某专业合作社的“稻鱼共生”种养基地。本报讯昨日,记者从市税务局了解到,自2018年启动现代农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