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红色引擎 推动绿色发展 大埔县坚持生态优先,突出人文引领,打造梅州康养文旅融合之星,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县

南方日报 2021-02-01 06:48

随着西湖公园等提质升级工程全面完成,大埔县城越来越美。何森垚摄

今年1月13日,韩江高陂水利枢纽正式下闸蓄水。

何森垚摄

2020年12月28日,大埔至潮州(含大埔至漳州支线)高速公路开通,拉近了潮州与梅州两地的距离。何森垚摄

大埔正大力推动茶叶产业园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受访者供图

战疫战贫双胜利、荣获“2020年度茶业百强县”称号、121项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77.56亿元、大潮高速公路(含大漳支线)建成通车……刚刚过去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大埔县广大党员干部和56万大埔人民共同努力、团结奋斗,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大埔县提出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实业富县、文旅兴县”发展思路及“456”具体举措,坚持生态优先,突出人文引领,推动绿色发展,打造梅州康养文旅融合之星,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县。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我们要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为梅州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东样本,为广东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而努力奋斗。”在1月25日召开的县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上,县委书记朱汉东掷地有声的话语,鼓足了发展的底气和信心。

●南方日报记者张柳青马吉池

通讯员刘招迎罗文燕

回望过去

“十三五”期间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

“往左一点,确认无误再进行下一步操作。”春寒料峭,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项目推进的滚滚热潮涌动不息。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建设者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经过前期准备,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于2015年10月13日进行开工动员。同年11月28日,工程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工程总工期66个月,动工至今已5年。”今年1月13日,韩江高陂水利枢纽正式下闸蓄水,该工程建设管理处总工程师黄先廉介绍,工程自2015年底开工建设以来,严格按照设计批复的主体工程时间节点要求推进,连续3年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截至2020年12月中旬,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49亿元,占下达投资计划50亿元的98%,占工程初设批复概算总投资59.19亿元的82.8%。

韩江高陂水利枢纽项目的高速推进是“十三五”期间,大埔县加快发展步伐,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期间,大埔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7%。其中,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2%,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479项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累计完成投资376.22亿元。

这一连串数据,是大埔县加快建设、加速发展最好的注脚。

5年来,大埔县坚定信心,感恩奋进。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精心实施“生态立县、实业富县、文旅兴县”发展思路,坚持生态优先、突出人文引领、推动绿色发展,推动大埔老区苏区振兴发展,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全县林地面积295.8万亩,森林覆盖率78.99%,连续5年居全省前列、全市前三名;水环境质量全市排名第一,大气质量全市排名第二。

大埔大地山美水美人更美。成功创建世界长寿乡、阴那山国家森林公园;瑞山和西岩山岽顶湖森林康养基地成为广东省试点示范基地,入选最美中国旅游县。

围绕“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总体思路,5年中,大埔县累计投入112.1亿元,增加公路通车里程72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34.3公里,比“十二五”末增长22.1%。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0.2公里,以县城为中心的放射状交通路网基本成型。大潮高速(含大漳支线)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出口4个,打通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的快速通道,从此山不再高、海不再远。

5年来,大埔全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县城“九街一场”和西湖公园、梅河公园提质升级工程全面完成,中央城、碧桂园、奥园广场等优质小区拔地而起,道路宽了、夜景靓了、县城越来越美了。

一条高速路、一座工业园、一个青花瓷小镇,让高陂白玉城重现辉煌;一条国道路、一片开发区、一座莲塘桥,让大麻商贸古镇再现活力;一条胜利路、一条微改街、一个金山人文片区,让茶阳千年古镇又焕新颜。百侯、三河等镇发展建设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一主三附多点”城镇发展架构正在形成。

立足当下

“长寿+”模式

打造康养产业发展示范区

“早上潮州吃粿条,中午大埔吃腌面”。2020年12月28日,大埔至潮州(含大埔至漳州支线)高速公路正式开通,大大拉近了潮州与梅州两地的距离,也拉开了大埔2021年高速发展的序幕。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部署今年的工作,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显得尤为重要。

此次全会大埔县提出,要用更强担当守护绿水青山,要用更实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用更大魄力推进深化改革,要用更大力度打牢基础支撑,要用更大功夫推动乡村振兴,要用更高品位建设美丽城镇,要用更高标准保障民生福祉,要用更严要求抓好疫情防控。

绿色是大埔发展最亮的底色。作为全国第8个世界长寿乡,大埔县将充分发挥世界长寿乡品牌效应,主动对接省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生态补偿和产业引导实施意见,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如何推动生态产业化发展?大埔将探索推行“长寿+”模式,规划建设世界长寿博物馆、长寿食品产业园,举办长寿讲坛。大力推广“健康+”模式,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健身休闲、食品等产业融合,抓好中医健康养生产业园建设,力争蜜柚康养小镇进入“千企千镇”国家项目库,努力构建康养产业发展示范区。

如何推动产业生态化发展?大埔聚焦五大产业,坚持龙头带动,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实施“品种、品牌、品质”提升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积极创建油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蜜柚、茶叶产业园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加快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创建省级高新区步伐,积极探索“园中园”发展模式,力促德达智慧陶瓷产业园年内建成投产,推动陶瓷产业向新材料、新技术转型升级。

主动融入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以“大埔客厅”为龙头,辐射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确保6月底前完成梅潭河(五丰段)碧道建设,争取6月底前建成红色苏区旅游接待中心,力争张弼士故居旅游区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结合乡村振兴,规划建设“九龙湖”周边环境和公共设施,打造“韩江画廊”,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立足粤东北交通区位,大埔提出要置身于全国、全省发展大局,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勇于打破地域限制,畅通交通体系、物流体系、供应体系,打造联通粤北、闽西、赣南桥头堡。面向“双区”“双城”和沿海经济带、粤闽边城市群,以赤山园区为平台打造闽粤经济合作区(大埔园区),实现山海联动发展,构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今年,大埔要坚持集中力量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四梁八柱”。

聚焦陶瓷新材料、农产品深加工和新技术、新产业,大埔将引进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深入推动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瞄准龙头企业、上市公司,聚力招引“大而强”项目、“新而特”产业,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埔提出,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把常态化疫情防控作为前提条件。大埔县将坚决担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慎终如始、全力以赴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确保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弹、发展不停步。

展望未来

“12341”原则

建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县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十四五”开局之春的这场全会,已为未来5年发展定下了基调。

大埔县提出,争取到2025年全县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城乡融合呈现新局面,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民生福祉跃上新水平,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争取到2035年,全县综合实力将大幅跃升,生态优势更加凸显,特色经济体系基本建成,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民生福祉改善更有温度,人均主要经济指标更加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坚定不移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全过程、各领域,大埔将以“12341”原则,努力实现中长期和远景规划目标。

“12341”原则,即坚守一个定位,始终坚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突出两项重点,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搞好三个基建,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着力在新基建上谋篇布局,在老基建上强弱补短,在大基建上久久用功;发展“四新”经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力度引进、培育、扶持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让“四新”经济成为推动大埔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抓好一个统筹,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大埔作为边远山区,必须破除“内陆思维”,围绕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找准大埔定位,主动接受支点辐射,主动服务支点建设,主动参与“双循环”。

以融入湾区“123”交通圈为目标,大埔将加快推动大丰高速、大埔至潮州港疏港铁路等项目建设,争取平蕉大高速、梅漳高铁等项目列入专项规划,打造井字形高速路网和更加完善的融湾联海交通网络。

以大埔所长湾区所需为导向,大埔将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科创走廊,着眼新技术、新领域,承接湾区产业外溢辐射,参与区域产业分工。推动陶瓷、农业等传统产业,主动融入“双区”产业链,从完善产业链向融入湾区产业创新链、价值链转变。

以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大部将立足“搞活大流通、对接大市场”,深化与顺丰速运等物流公司战略合作,加强“梅州柚·大埔蜜柚”“嘉应茶·大埔乌龙茶”“寿乡水”“青花瓷”等优质产品品牌体系和流通体系建设,让更多的大埔产品进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供应链。

在推动产业建设方面,大埔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构建形成“2231”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发展含“绿”量、含“智”量、含“新”量和含“金”量。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强化市场主体和产业园区建设,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推动陶瓷、电力两大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切实巩固大埔工业发展基本盘。促进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粤闽交界地区文化旅游慢城。培育发展数字经济、中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三大新兴产业。

蓝图绘就,5年征程已然启航。可以预见5年后的大埔,天蓝水净,环境更加怡人。绿色长寿产业更丰富,发展更迅猛。愈来愈多的游客和外来人口走进大埔,共享红色苏区发展成果。

■相关

八大关键词看

“十四五”开好局

大埔今年怎么干?有哪些新提法、新打法?答案都在备受关注的全会报告里。记者对报告进行梳理,八大让人耳目一新的关键词,透露了大埔下一步的发展重点。

1大联通

大潮高速公路(含大漳支线)建成通车,东连厦门、漳州,西通梅县机场、梅汕高铁,南达潮汕机场、汕头港口。缩短了大埔与大湾区、海西区的空间距离,逐步实现融湾联海。

2一主三附多点

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县城“九街一场”和西湖公园、梅河公园提质升级工程完成,中央城、碧桂园、奥园广场等优质小区拔地而起。高陂白玉城重现辉煌,大麻商贸古镇再现活力,茶阳千年古镇又焕新颜。百侯、三河等镇发展建设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一主三附多点”城镇发展架构正在形成。

3绿色红利

探索推行“长寿+”模式,规划建设世界长寿博物馆、长寿食品产业园,举办长寿讲坛。推广“健康+”模式,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健身休闲、食品等产业融合,努力构建康养产业发展示范区。

4大埔客厅

主动融入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以“大埔客厅”为龙头,辐射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结合乡村振兴,规划建设九龙湖周边环境和公共设施,打造“韩江画廊”,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5“10+5”竞选机制

围绕“一村一亮点、一镇一示范”,推行“10+5”竞选机制,打造一批示范村,做到“点上出彩、线上精彩、面上多姿多彩”。

6客家人文秀区

坚持“软硬”兼施,以文明创建为引领,打造客家人文秀区,启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统筹推进“五大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优秀客家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

7山水品质之城

实施“三改一建”工程,把县城打造成为更加名副其实的最美小城。

8生态宜居小镇

每年统筹财政资金1500万元,通过PK方式选定1个镇(场),打造特色示范圩镇。

新闻推荐

激发全域旅游新活力 书写文化旅游大文章

正果老街金叶子酒店二龙山景区增城腊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旅游在迎来发展新机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