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手工艺人蒋向华:33年刀起刀落 木头上写诗作画
梅州市首届民间文化技艺大师蒋向华。受访者供图
一手提着锤、一手握着刀,一刀一凿之间,小小的木屑飘了起来;一雕一琢之间,精美的纹路渐渐显现……一块平平无奇的木头,经过蒋向华的巧手雕刻,便会成为灵巧生动的花鸟、壮丽雅致的山水、栩栩如生的人物。
16岁拜师学艺、21岁走南闯北、38岁扎根梅州……蒋向华已经从事木雕、石雕、根雕工艺33年,创作了大大小小几百个作品,其中大多数与客家文化息息相关,在材料上更是大量选用了梅州木、梅州石。“我虽然不是客家人,来到梅州也才10年时间,但对客家文化了解愈深,便愈加热爱。”蒋向华说。
一刀下,妙韵出。蒋向华立足客都梅州,以推广客家文化为己任,历年佳作屡获国家、省级大展金奖。其中,超大型木雕作品《中华颂》获中国工艺美术杭州大展特等奖;木雕屏风《客家园》、丰顺石雕作品《咏梅》、根雕作品《双狮滚绣球》、木雕作品《客乡迎客来》分别获得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四届金奖……他自己也获评梅州市首届民间文化技艺大师、梅州市首届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
南方日报记者黄思华
刀随手起
半年时间掌握常人3年所学
蒋向华的工作坊,只放着这几类东西:一张桌子,大大小小的雕刻工具、设计图纸,还有老树根。其余地方都被数不清的雕刻作品占了,有自己创作的,还有从各地收集的……工作坊里摆不下了,就往外面摆。
在这个稍显拥挤的工作坊里,记者见到了蒋向华。与印象中气派的大师不同,蒋向华穿着稍显褪色的工作服,整个人显得谦虚又内敛、安静又温和。坐下时,两只手十指相扣放在桌上,常年累积的老茧见证了他30余年的匠心之路。
这里是他的工作室,也是他的家。为了节约时间、方便创作,蒋向华在工作室侧边的房间里放了张床,累了就休息、醒了就继续创作。如此看似枯燥的生活,蒋向华却十分享受。
“我生来就是要从事雕刻行业的。”蒋向华出生在浙江省东阳市虎鹿镇三星,在这个被誉为中国木雕之乡的地方,他从小耳濡目染,对各种木雕非常感兴趣。
蒋向华对童年的回忆,是各式各样的木雕图案,在木床上、窗台、桌椅等,到处都是。“我爷爷也是当地有名的木匠。有一次,他用榫卯技术制作了一辆木头自行车,完成后骑行了80里山路到县城,轰动了整个小城,县政府还专为此特批发了16块大洋的奖金。”蒋向华说。这也在少年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以后也要像爷爷一般学有所成。
16岁那年,蒋向华如愿拜在“东阳北乡木雕第一人”俞美福的门下,正式学习木雕技艺。于是,和其他孩子上学一般,蒋向华带着米和菜,步行40里路,到师傅的家中学艺。“其他人磨刀都要学习一个星期,我一个星期后已经可以给师傅打下手了;别人3年所学的东西,我用了半年时间就掌握了。”正如蒋向华说的那样,自己天生就是做这个的料。
蒋向华手中的刻刀一拿,就是几十年。木雕对于他而言,不仅是维持生活的一门技艺,更是他打发无聊时光的一个爱好。
18岁,蒋向华到安徽当兵。在部队的3年时间里,他也从未放下过刻刀。“当时我们就住在琅琊山下。休息的时候,我就偷偷跑出去,到琅琊山附近挖树根。”蒋向华笑着说,战友们看到自己雕出来的图案活灵活现,便把沙盘的模型制作交给他。
日复一日的雕琢,记录着岁月的痕迹。退伍后,蒋向华跟着师傅来到广东,后来又只身去了北京、杭州等地,足迹遍布了半个中国,广泛接触雕塑、绘画、古典家具等艺术形式。“没想到最后在梅州扎下了根。”蒋文华笑道。
手随心走
在梅10年创作100多件作品
蒋向华与梅州的结缘非常偶然。2010年,受知名企业家侯恩训的邀请,蒋向华第一次踏上了梅州的土地,开始了《中华颂》木雕的创作。《中华颂》属于超大型木雕,其原木为千年树龄的进口巴西花梨,高8.4米,底端直径1.63米,上端直径1.53米,重24000公斤。
木雕是一门慢功夫,必须耐得住寂寞。
蒋向华告诉记者,自己用了3年时间才完成了《中华颂》。“虽然是大型木雕,但是上面的每个小巧图案、每个细节都见功夫,也因为太细腻,所以非常考验耐心。”
同时,在开始雕刻之前,整个作品的构思、设计、画图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这是最考验木雕师的。而很多木雕师傅其实只会雕,不会设计。”蒋向华说,一般的设计图又不适用于木雕,必须由专门从事木雕的师傅来设计,最后的成品才能体现出艺术性、美观性。
得益于走南闯北20多年的经历,蒋向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从创意构思、设计绘图到雕刻制作皆亲手完成。
而在这3年里,蒋向华在创作的同时,也广泛接触、了解了客家文化,并对其深深着迷。“我走过很多城市,梅州应该是保留传统文化比较好的一个地方,和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不同,这里有独具特色的围龙屋,以及围龙屋里有趣的民俗文化。”蒋向华说。
因而,在完成《中华颂》后,蒋向华决定在梅州再待一年,在这里留下一件属于梅州的木雕作品。“我用了1年2个月时间,用所熟知的客家文化元素,在木雕上"画"出了一个我理解中的《客家园》。”蒋向华说。
《客家园》以梅花开篇,以老人讲古作为引子,从元魁塔俯看跋山涉水的客家先民的迁徙、定居。有土楼、方楼、圆楼、角楼等传统客家民居星罗棋布,有龙凤、大雁、喜鹊、燕子上下翻飞,有古梅、苍松、翠竹装点家园……从古至今,由物及人。
2013年,这个大型木雕屏风《客家园》在第二届广东省民间工艺博览会暨第六届民间工艺精品展上,作为梅州代表作品斩获金奖。这也是第一件以木雕形式表现客家人古今变化的作品,填补了木雕在客家文化方面的空白。
同时,《客家园》也让更多人认识了蒋向华。越来越多的人因此找上门了,想要请他创作客家题材的木雕、石雕。于是,《客乡迎客来》《百年风眠》《咏梅》等作品相继而出,他也在梅州一待就是10年。“这10年算是创作的爆发期,在梅州创作了100多件雕刻作品。”这是蒋向华第二个“没想到”。
心之所向
刀为笔木为纸讲述客家文化
蒋向华将自己的工作坊命名为“天真居”。他说,希望自己一直如最初学习雕刻时的模样,谦虚且热爱。
不是因为热爱,蒋向华也坚持不了33年之久。木雕师拎着的斧头有6斤多,一砸就是一整天;每天不仅吸着木头的粉末,还要听着聒噪的机器声;用来凿刻的工具就有100多把,手指上都是大大小小的伤疤……“之前有不少年轻人想来我这里学艺,但是坚持不了多久就都走了,因为太苦了。”他说。
谈到传承,蒋向华向记者坦言了自己的“私心”。“既然没有办法让其他人坚持下来,我希望两个女儿能够对绘画、美术感兴趣,假以时日或许可以从事相关行业。”蒋向华说。
令他欣喜的是,大女儿在去年高考中以美术特长生的方式考进了中央美术学院,正在读初中的小女儿在接触美术培训之后也显现出兴趣与天赋。蒋向华想着,就算孩子们之后没有从事木雕,相信也可以欣赏和理解父母留下的作品与藏品,不至于弃之如敝履。
蒋向华喜欢雕木,还喜欢收藏木雕。看到古人留下的精美木雕,蒋向华就专注得移不开步。初到梅州的3年时间里,他就淘了许多梅州的木家具、古建筑木雕构件、屏风、床等。他笑称“在梅州赚的钱,都花在了梅州的古物上了”。
他的性格安静,有时候创作遇到了瓶颈、困惑,或是累了,便喜欢坐在凳子上,欣赏自己从此处淘来的古木雕。“古人的雕工是我们后辈无法比肩的,那些一刀而就的图案需要何等的功力!它们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骄傲得意时可以自省吾身、忙碌浮躁时得以冷静、困惑挫败时给予力量。”蒋向华说。
带着对木雕的喜爱,对客家文化的情结,蒋向华用独有的方式延续枯木的生命,铸造新客家人的雕刻人生。
去年,蒋向华的新作《足球天下》历经3年多终于完成,其初衷是为了弘扬梅州足球之乡的美名:“我想着将球王李惠堂及其故乡梅州有序衔接,来展示当地浓厚的球乡文化特色。”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作为一个外乡人到梅州,能够在所属行业有这么好的发展,离不开客家文化的熏陶。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创作出越来越多表现客家文化的作品,去回馈这片土地。”蒋向华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梁志航)昨日早上8时许,丰顺埔寨大圆盘附近路段一辆货车倒车时碰倒后方摩托车。所幸摩托车驾驶员跳车,躲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