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围龙屋记事

宝安日报 2021-01-22 07:00

兴宁客家民居保护单位——长兴围。

张伟彬 文图

作为客家人,自小在客家围龙屋长大,家乡的水土哺育了我。围龙屋古旧光阴,留下一首首快乐的童谣。难忘与小伙伴一起的游戏与追逐,难忘躺在妈妈怀里的清凉之夏,难忘坐板凳听客家山歌的记忆,难忘兄弟姐妹的同声歌唱,难忘一家老小在围龙屋享受父亲做的客家美食,难忘节日与亲戚朋友一起畅饮客家娘酒的欢乐。

老家的客家围龙屋是先祖们留下的半圆形居住地,与其他围龙屋一样,前有一口半圆形水塘。围龙屋与水塘两个半圆相合,酷似一幅太极图,阴阳合一,天地人合一,共同构筑了一座天然屏障,保护族人安居乐业,代代繁衍生息,香火绵延。

小的围龙屋有几十户人家,大的有几百户人家。距离我家最近的客家围代表建筑进士第,就有300间房。它位于广东省梅州兴宁市坭陂镇汤一村,始建于清代1760年,里面有28个天井、3个主厅、6间书院、1口池塘、1个跑马场等,规模宏大,结构工整,是一座罕见的大型“棋盘形围龙屋”。主体建筑面阔150米,进深108.9米,建筑占地面积14835平方米。全屋为二层建筑,2009年被列为兴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兴宁十大古民居”之一。

围龙屋人才辈出,进士第曾出有2名武进士,其中王如萍进士任嘉庆皇帝御前侍卫,皇帝表彰其“为官十载一介不取,接上谨慎,待下宽和,其他军民咸服”。王如萍病逝后,嘉庆皇帝特派官员前往吊唁时,送“御前侍卫府”匾额。听父辈说,我家老围龙屋也曾得到同姓族人兴宁末代举人张易畴送的“文魁”匾额。张易畴,是光绪辛丑、庚子并科举人。

父亲是个篾匠,精于竹器制作及修补,每到农忙时都应邀去进士第农户织篾补箩,为乡邻谷物丰收作前期准备。为了赶工,常与农户同吃同住,感受客家围龙屋主人的热情。

同一围龙屋居住的多是最亲近家族成员,它在团结族人、抵御外来侵略方面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围龙屋围合着亲情,维系着血脉之情及乡邻之情。族人团结友爱彼此信任血浓于水的故事,一代一代流传。小时候常听父亲讲族人守土保家的动人故事,对先人顽强生存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由衷敬佩。

围龙屋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是极具岭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是客家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民居建筑奇葩。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围龙屋前面与池塘之间为晒谷场地,也是大家夏天席地乘凉聊天的好地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围龙屋内有风水塘、禾坪、大门、斗门、伸手、正堂、花胎、龙厅、排水沟、游廊、天井、巷道、正屋、花厅、花阶、围屋、杂屋、厕所、畜棚等。关闭了通向外界的大门,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以前在老家,住的都是围龙屋老宅子,身居围龙屋习以为常,后来出来打工,在高楼林立大城市才感觉围龙屋的特别。

新闻推荐

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

全市广大市民群众:当前正值冬春季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扩散蔓延,国内疫情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