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距离全国文明城市还有多远? 梅州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员大会,纵深推进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
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深入开展,梅州变化日新月异。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近年来,梅州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图为梅江区新中社区与梅州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建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梁时禹摄
在梅州大大小小的校园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标语随处可见。图为梅县区程江镇中心小学宣传标语。梁时禹摄
经过整改后的华建市场干净整洁,文明标语清晰可见。郭雅妮摄
夜幕降临,梅江区三角镇湾下隧道的路灯亮起,点亮上班族的回家之路;梅县区新城办的西桥头小区内传来居民的欢笑声,大家正享受着小区改造带来的幸福感;河对岸,厨余垃圾收运车正开往梅江区江南街道金港花园……文明,正浸润着梅州市民的生活。
从2017年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至今,梅州已走完第一个创建周期。三年来,城市基础建设提档升级,市容市貌日新月异,群众生活幸福感与日俱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2021年,梅州即将步入第二个创建周期。新周期,新起点。下一步棋如何落子?
日前,梅州召开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动员大会,对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部署。
梅州市委书记陈敏强调,全市上下要坚持政治站位,进一步振奋精神、乘势而上,纵深推进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全面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努力取得各项工作开门红。
梅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爱军表示,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作为各级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重要内容,把创建工作的内容和特点与重大活动举办相贯穿,进一步抓住重点、抓好亮点、补齐弱点。
南方日报记者梁时禹
实习生郭雅妮
新成效
三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路
硕果累累
早上6点,梅江区三角镇的华建市场迎来了一天之中最热闹的时刻。“早晨刚刚摘下的新鲜蔬菜,快来看看!”“牛肉特价了特价了!”……商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市民穿梭于不同摊位之间,挑选新鲜食材。
摊位整齐划一,地板干净整洁,不见积水,也没有随地堆放的厨余垃圾。经全面整治后的华建市场,多了些热闹气氛,少了些心烦意乱。“华建果蔬市场被关闭了,华建市场提质升级了,现在来买菜舒心多了!”市民张阿姨竖起了大拇指。
与华建市场同样热闹的,还有梅县区新城办西桥头小区。
平坦的沥青路,整齐划一的停车位,墙角路边还放置了花盆点缀……经过改造后的西桥小区不仅补齐了老旧小区所缺少的功能,生活环境、排水和供电系统、生活配套服务设施等也进行了完善。
“以前,我们常常羡慕梅江区江南街道新中苑的居民,老旧小区改造让他们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变。如今,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也享受到了老旧小区改造的春风,我感到很幸福。”在小区内居住了近15年的刘凤霞阿姨忍不住感叹。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回顾梅州的三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路,美好的变化每天都在发生,藏于细微之处,厚积而薄发。
“2018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梅州在全省8个提名城市中排名第7;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梅州在广东省3个提名城市中排名第1,一改前两年排名全省最后的落后局面。”日前,梅州召开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动员大会,消息一出,现场掌声雷动。
排位逐年递增,见证了梅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的变化。
三年来,梅州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上下一心,从理想信念教育、市民文明素质、诚信建设、法治建设、文化建设、城市管理、窗口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十个方向发力,狠抓落实,奖惩并施,深入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开展。
从顶层设计出发。自2017年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梅州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挂帅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所有市领导均担任指挥部领导,同时制定了《梅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梅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督查问责办法》等多个制度方案,细化工作要求,完善责任体系。
在创建过程中,梅州确立文明城市、文明县城、文明镇街、文明村居“四级联创”工作要求,构建起“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五级联动的工作机制,由上至下,全方位建立文明城市创建的运行机制。
丰顺县获评“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平远县、蕉岭县被确定为广东省推荐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梅江区长沙镇墟镇社区被评为广东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三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硕果累累,为新周期梅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新起点。
“自2017年启动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我们奋力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取得新突破实现步步高,形成了有效方法,唱响了共建之歌,孕育了文明之风,收获了信心之果,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相得益彰。”陈敏表示。
新挑战
“两多三乱四不够”
问题较突出
尽管在过去一轮的创文中,梅州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要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梅州需要面对不少挑战。
下午2点,梅县区程江社区伯公下李屋附近人声鼎沸。村道两旁的店铺纷纷开门营业,将蔬菜、肉类摆在村道两旁,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伯公下李屋外的人民北路两旁,非机动车道、公共停车位也摆满了商品。
晚上7点收市后,现场一片狼藉,菜叶、果皮、塑料袋等遗弃在道路中间,环境卫生亮起红灯,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乱摆卖不仅影响我们出行,还导致村子的环境变差,整改了很多次也未能根治。”住在伯公下李屋十多年的李叔十分无奈。
为解决这个影响城市形象的“顽症”,梅州市各级政府曾在2019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誓师大会后对其进行集中整治,如今乱象又现。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入瓶颈期,种种现象反映出的是梅州在创建过程中存在城市基础设施薄弱、历史欠账较多等问题,总体来说就是“两多三乱四不够”,包括基础设施欠账多,环境卫生脏乱差,管理秩序混乱,严格管理不够等。
以车辆乱停乱放为例,乱停乱放在梅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是老大难问题,其中折射出梅州停车资源匮乏的问题,特别是学校、小区周边、商圈等重点区域。
下午4点15分,高德地图上,梅江区江南路变成了红色。尽管还未到放学时间,但龙坪小学前的道路已停满了接送孩子的车辆,双向四车道的江南路,其中有两车道被当作临时停车场。
道路中央,喇叭声不时响起,车辆堆积现象明显,从三版桥路、坝南路驶出的车辆想汇入江南路,只能等待大部分家长接送完毕。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表示,接送孩子没地方停车,自己来晚了没抢到非机动车道上的公共停车位,只能临时停放在路边。
若要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对道路、闲置空地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同时考虑建设地下停车场、立体化停车场,工程量巨大,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
除此之外,由于责任落实不到位、奖惩不到位等原因,“上下热,中间冷”的现象较明显,导致车辆乱停乱放、违规占道经营、流动菜市场复活等时有发生。
同时,记者走访中也发现,在创文过程中,部分市民还比较被动。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创文的主体,要想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须要充分激活市民的力量,让市民从被动变主动、从观众变演员。
如何解决这些突出的问题,突破瓶颈期,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迈上新台阶?这既考验着梅州智慧,也考验着梅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心和毅力。
对此,陈敏表示,要讲究方法,切实研究探讨新形势下文明城市创建的特点和规律,坚持系统思维,加强重点突破,强化共建共享,在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文化场所、关系群众民生的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推进素质文明创建、形象文明创建、机制文明创建。
新出发
对照问题清单
逐个排查逐个落实
2020年,梅州虽然没能上榜“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但是仍然被推荐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与茂名、汕头、河源等城市参加下一轮评选。
新起点,新出发。目前,梅州已印发《梅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21-2023年创建周期)行动方案》,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根据工作安排,在新的阶段,梅州要高标准改建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加快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馆、青少年科技馆等场馆建设,扎实推进老旧小区和农贸市场改造。同时大力完善城市管理,细化和量化市容市貌、市政管养、景观绿化、环卫保洁等城市管理项目,运用智能技术,创新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深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严格对照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全面开展大扫除、回头看,逐个排查、逐个落实、一网打尽,确保整改无死角、全覆盖。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当务之急,便是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健全任务分解、考评推进、奖惩激励、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深化创建成果;同时落实人力资源和财政保障机制,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补足力量。此外,我们还将请第三方机构来对文明创建工作进行测评。”梅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民是文明创建的主体。下一阶段,梅州将想方设法让群众从被动变主动、从观众变演员,激发蕴含其中的磅礴伟力,推动创建工作形成燎原之势、实现全面精彩。
针对部分市民素质还不够的问题,梅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后将会把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带入社区,让市民理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了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内涵,充分调动市民的积极性。“我们将会开展一些例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竞答进社区的活动,让市民更了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样才能更好地激活他们的内生动力,自发参与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来。”
值得一提的是,梅州每年评选出40人为“梅州好人”,并举行“梅州好人”发布仪式,通过道德模范的光荣事迹,在全市营造敬老爱老、和睦邻里、见义勇为的热烈气氛,激发市民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情。
数说梅州3年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
理想信念教育方面
●在中小学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等“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8601场,参与师生110.5万人次。
●广泛开展革命老区精神的研讨和宣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250场次,接纳未成年免费参观200万人次。
●2018-2020年,评选表彰了194名梅州“新时代好少年”,其中宋涛龙、广东梅县东山中学的陈泓毓、蕉岭县晋元中学的凌绮珊、梅江区美华小学徐钰姝、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范佳颖荣获广东“新时代好少年”。
市民素质方面
●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乡贤、最美人物评选。2018年至2020年,共评选出梅州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40人、梅州好人100人。
●将“自强不息好少年”“孝老敬亲好媳妇”等活动,打造成梅州特有的响亮工作品牌。2018年以来,共有“全国文明家庭”1户、全国五好家庭2户、全国最美家庭4户、“省级文明家庭”2户、广东十大“最美家庭”和百户“最美家庭”9户、广东十大优秀书香家庭2户、“市级文明家庭”96户。
●全民志愿氛围浓厚,截至2020年8月底,城区党员干部、志愿者超过3.6万人次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特色志愿服务项目1652场,受益居民达20万人。
●志愿者人数创新高。截至2020年10月22日,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460262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1613场,全市累计志愿服务市场645.40万小时,培育2862个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
法治建设方面
●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2018年以来,全市投入实体平台建设资金500多万元,实现应建尽建。其中,建成市级服务中心1个、县级服务中心8个,全省示范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46个、工作社298个。
●开展法律援助服务。2018年、2019年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分别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290宗、3048宗,接待法律咨询10600人次、10187人次;今年1-8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50宗,接待法律咨询4004人次,组织法律宣传咨询活动48场次。
文化建设方面
●加大财政投入。2018年,梅州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投入89463万元,比2017年增长20926元,增长率8.12%。
●加强城乡文化事业帮扶。截至目前,梅州市组织专门人员下乡开展文艺演出达412场、新农村舞蹈教室等艺术培训辅导81场次,讲座、展览和群文精品演出共114场。
●组织开展教育读书活动。推东农家书屋提升工程,举办“客都文化公益京唐”“粤读越精彩”等读书活动,倡导全民阅读。累计到各县区、乡村开展文艺培训、读书讲座、辅导交流活动92场次,活动人数8500人。
新闻推荐
梅州市老促会创建首个红色苏区教育基地 弘扬苏区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本报讯近日,市老促会首个红色苏区教育基地在位于中国·梅州“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的梅州市客都文化博物馆红色革命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