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露天剧场看电影

梅州日报 2021-01-16 08:43

◆萧新民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的家乡平远县八尺镇肥田村,那时称肥田生产大队,简称肥田大队。和绝大多数生产大队一样,没有大型会议场或者说剧场的。只是在村中选个相对平坦开阔的地方作为群众集结,开社员大会,观看民间文艺演出和看电影,俗称“露天剧场”。

肥田大队的露天剧场在我的印象中有两处,20世纪60年代在新屋下生产队的石禾坪,地处半山之中。进入70年代后就改在了改建好了的肥田小学内操场坪内。那时,文化事业发展不快,农村没有电视,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十分枯燥,能看上一场大戏或是电影是一个挺不错的享受。在我的记忆里《地道战》是放得最多的,我起码看过3回以上。放映队每月都轮流下到农村各地去放电影。只要听说村里要放电影了,大家都会争取早点吃晚饭,尽快赶赴放映场地。

村里的大禾坪一般下午就挂好了大型白色银幕。还放上了不少附近群众带的凳子,一是为自己的家人占个好位置,另也用于接待临时或离放映场较远的其他生产队来的亲朋好友。

放映前,大队的干部,一般是党支部书记或一位副职代表大队发言。这个讲话一般不长,因为一长,急于看电影的小孩子就会闹哄起来。大队领导讲完话后,电影也就正式放映了。

此时只见场地上黑压压的一片,到处是人头攒动,后面的观众往往还要踮起脚尖,尽量伸长脖子才能看个大概。值得一说的是,农民粗犷豪放,思绪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剧情的变化而启动,或大声地笑,或低声的哭泣,热闹异常……直至电影结束,人们在乐曲声中寻找失散的伙伴或家人,然后三五成群,余兴未了地议论着电影中的动人情节而离开放映场地。

说到看电影,农民的思想感情极易投入,时常忘情抒发自己的感受,那倒是真的。1975年11月我调至石正公社,干部中就传讲着一个小故事。当时石正公社的剧场也是露天的, 下雨要打着伞。某年一位大队干部到县里参加会议,晚上到县剧院看《白毛女》的电影。从招待所到影剧院有一段路程,刚好那天下雨,他就戴着斗笠。当《白毛女》里放到天打雷下大雨时,他把斗笠戴在了头上。背后的观众叫他拿下斗笠,不要影响别人。他竟说:“我以为这是石正剧场呢!”

再说,1971年9月,我到肥田小学任民办教师时,大队放映场地已移至了肥田小学内操场坪内。自然接待放映队的任务就落在了学校。接待工作其实很简单,就是放映当天让放映员吃份餐饭,教师挤出一个房子给2个放映队员住宿。第二天,下一个放映点的所在大队会派出2个劳力到学校来挑放映机。

由于文化生活的贫乏,任民办教师后,我较常和老师们结伴去邻村或公社所在地八尺圩镇上去看电影或文艺演出。那时县山歌剧团一年才来几次公社演出,常常一票难求。每次外出看戏,看电影,我和老师们都提早吃晚饭,身披残阳如血的晚霞,迎着轻轻吹来的风,心情无比舒畅地谈笑着走向目的地。

看完大戏或电影,一般都到了晚上十时半左右,走在返校的路上,月亮陪伴着我们,萤火虫在前面引路,稻田间青蛙呱呱地叫着,清新的泥土芳香扑鼻而来。我们一边享受着乡村特有的气息,一边热议着刚看过的节目的剧情,向着学校的方向疾步地走着……

现在人们早已基本告别了露天剧场,一般说来,已很少在露天场地放电影、演大戏了。而我最后一次在我的故乡肥田看的一场电影就成了特别的记忆,留存在了我的脑中。

1974年8月间的一天,那是我上师范学校读书的第二年的暑假,我回到故乡约是8月份了,听说大队要在肥田小学内操场坪内放映电影《闪闪的红星》,我的心情异常的兴奋。那天,吃过晚饭,早早地便回到了我曾经生活从教过两年的学校。虽然因放暑假,一些外地的老师休假走了,但还是见到了几个本村的同事和学校的领导。我们互相握手,细叙离别之情,并在一起美美地看了一场电影,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晚上。

我记得《闪闪的红星》的电影主人公是个小男孩,叫潘冬子。电影讲到潘冬子的爸爸妈妈都是共产党员。后来,妈妈为了掩护群众被凶狠的敌人活活地烧死。小冬子非常坚强勇敢,为游击队送信、送盐、送情报,并用自己的才智帮助红军除掉了大汉奸胡汉三,并参加了红军。

潘冬子机智勇敢、善于思考问题、不怕困难和挫折,勇于胜利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平常,我的歌唱得不怎么好,但《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歌《红星照我去战斗》,直至今日,我感觉自己还是唱得挺不错的。

新闻推荐

16个项目成为市级非遗项目

本报讯(记者赖运香)日前,梅州市公布了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详情请扫右边二维码),平远上岃山歌、梅县挂大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