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畔凤坪村 高山畲乡茶飘香 梅州丰顺潭江镇凤坪畲族村 创建国家级少数民族 特色村寨·中国畲族故里

南方日报 2021-01-13 08:30

位于凤坪畲族村村口的凤凰图腾。丰顺县供图

陈列在凤坪畲族特色文化展览厅的畲族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郑坤摄

凤坪茶歌表演现场。郑坤摄

走进畲家寨,共享长桌宴。胡金辉摄

凤坪畲族村万亩茶园一角。丰顺县供图

凤凰山脉,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最高峰鸡公髻山北麓坪地之处,便是梅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畲族)聚居地——凤坪畲族村。

据传说及相关民族、学者专家考证,凤坪畲族村乃是畲族祖先居住之地。在长期的繁衍生息过程中,凤坪畲族同胞始终守护着这片带着凤凰印记的土地,现今仍具有保存较为完好的畲族文化。“据传,我们的祖先在凤凰山脉定居繁衍生息,部分先民又陆续从广东潮州凤凰山直接或间接迁徙出去。”今年72岁的蓝瑞华曾经是该村的村干部,对村里的历史熟记于心。

曾经,凤坪畲族村因山高路难行,一度不被人熟知,亦给该村的畲族文化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如今,凤坪畲族村打开山门迎客来,激活资源富山寨。围绕“十个一”的要求,凤坪畲族村从保护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出发,重新梳理畲族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本村少数民族特色和自然环境特色,全力创建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畲族故里,让更多人走进畲族,了解畲族。

南方日报记者黄培强通讯员胡金辉郑坤叶思琪

依山建村

梅州唯一少数民族(畲族)聚居地

凤坪畲族村,位于丰顺县潭江镇东部,距离丰顺县城115公里。驱车前往凤坪畲族村,经过多段山路后,突现陶渊明笔下“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画面,与凤凰山脉相连,让人充满好奇。

畲族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相传畲族始祖龙麒乃是远古帝喾高辛氏的女婿。当时番王作乱,民不聊生,龙麒带兵腾云驾雾越过大海,得神兵神将保护,割取番王头,平定了叛乱。并被高辛帝敕封在南之山今日凤坪村为王,取凤凰落脚的坪地之意,凤坪由此而来。后来龙麒的子孙后代世世代代休养生息下来,此处的山峰取名为凤凰山,凤凰的意象自此深深存在于畲族人的脑海里。

“要了解畲族,不能不了解凤凰山。要关注畲族,不能不关注凤凰山。我国大多数畲族同胞都认定广东省凤凰山脉是他们的祖居地,大多数畲族的家谱中也都有这方面记载。”福建省民族研究所原所长蓝炯熹在中国畲族故里历史文化研讨会上表示,凤坪畲族村地处畲族祖居地凤凰山的“凤髻”上,保存的畲族文化对于研究畲族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我们畲族的传家宝,现在看到的是一份临摹版本,但都很少拿出来供人阅览。”采访中,凤坪村党支部书记蓝永达小心翼翼拿出一个圆柱铁桶,打开后拿出用红布包裹的《图腾画卷》介绍说。畲族史诗《高皇歌》以神话形式,叙述了畲族始祖立下奇功,及其不畏艰难繁衍出盘、蓝、雷、钟四姓子孙的传说。畲族人民把这一传说绘成连环画式的画像,即在一幅十来丈长的布帛上,用彩笔把这一传说的40多个画像连环式地绘在画卷上,世代珍藏。

相关历史记载,唐代以前畲族同胞就聚居在粤、闽、赣交界一带,以广东省东部、潮州市与梅州市交界地带的凤凰山最多。目前,仍有占广东省畲族人口约1/10的畲民居住在凤凰山脉周边。

翻阅文献史料的记载上和专家学者的调研分析,或多或少都有提到各地的畲族同胞祖先,都是在不同朝代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从广东凤凰山脉直接或间接迁徙出去,日渐形成目前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

事实上,广东畲族的族源并无统一说法,目前学术界主要有四种说法,仍在探讨中。一是与瑶族同源于长沙武陵蛮;二是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淮河和黄河之间东夷的一支,即徐夷;三是源于古代河南夷人的一支,属高辛氏近亲的一个氏族部落南迁至粤;四是土著说,或为当地越人后裔或南蛮种类。

根据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畲族人口数为709592人。2000年,广东畲族人口共有3万人,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的14个市、县内,分别为潮州市的潮安县、河源连平县龙川县东源县,梅州丰顺县、惠州博罗县等。

凤坪畲族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村,全村现居住有156户,950人。村民分为蓝、钟两姓,其中畲族107户608人。“凤坪畲族村是一个畲汉同居的村寨,村民们亲如一家,团结和睦。”蓝永达介绍说,村中常住人口在700人以上,村风淳朴。

守山相伴

全国畲族文化的活化石

“高高的崖上,美丽的家,畲家的亲人为你敬新茶……”在凤坪畲族村,这首《凤坪茶歌》可谓是家喻户晓,唱出凤坪畲族村的地理位置与发展特色。

畲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畲族山歌是畲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中创作的口头文学,是畲族文化的宝藏。

“畲族没有本族文字,畲民常以歌代言、以歌叙事、以歌传情、以歌代哭。”蓝永达介绍,畲族素有“歌的海洋”之称。在日常生活中,凡婚嫁喜事、逢年过节生产劳动、谈情说爱以及丧葬白事,均以歌表达自己的情感。“2019年,丰顺县委、县政府组织创作了畲族村村歌《凤坪茶歌》,充分展现了畲族山歌的艺术魅力,如今也成为凤坪畲族村村歌。”

根据研究,畲族山歌有劳动歌、风俗歌、情歌、时令歌、革命歌、杂歌等,在山上劳动时能即兴编唱山歌,内容多为反映他们的生活状况,表达他们的内心情感。唱法上多以土音为一句,四句为一首,有独唱,也有对唱,讲究押韵,主要靠清唱,不用乐器伴奏。

在凤坪畲族村,人们普遍使用一种名为“畲语”的民族语言。畲语属汉藏语系,基本使用当地汉语中的客家话语,接近于客家语。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语稍有差别,保留着畲族某些语音和词汇,是一种超地域而又具有一定特点的语言,称“畲客话”。

民国三十年李唐撰《丰顺县志》中记载:畲民“其操土音,俗称为蛇罗语。极难异,今能操此语亦少”。足见原来的畲语确实不同于现在,而是在与汉族客家人、潮州人交流渗透,接近汉语。

“同学们,这个是普通话的发音,这个是我们畲族的发音……”在凤坪畲族小学里,每周一节的畲语课,畲语教师把畲语融入语文课堂,鼓励学生用民族语言朗读课文。

“现在我们每周都会定期开设畲语课程,让本土生长的教师担任,主要从一些基础词汇学起。同时,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加快畲族畲语乡土教材的编制。”凤坪畲族小学校长吴月娥介绍,2014年教育创强初期,该校结合自身的特点优势,形成畲族课程研发思路,正式开始开展一系列民族特色进校园活动。

服饰是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过去,凤坪畲族同胞除刀耕火种,获粮裹腹外,男猎女织,苎麻纺纱织布,蓝染色,手工裁缝,男女均为土布衣裳,各色丝线缀边装饰。清代,男随满族俗,长袍马褂,留长辫,有官职者按官阶佩戴帽缨,着马蹄袖长袍。妇女衫长过膝,大襟无领,色布缀边,鞋绣花船型,耳戴银坠,手戴银镯。

“凤坪畲族女同胞头饰是区别婚否的重要标志,未婚少女齐颈短发,额前留海,头盖方形绣帕,四边挂丝线缀饰。婚后则长瓣盘,发型高耸,红头绳裹缠,插银簪。民国后,男女衣服均为汉装无饰,喜青、蓝黑色。”在凤坪畲族特色文化展览厅里,讲解员一一讲述着凤坪畲族服饰的特色与演变。

作为畲族文化保留较完整的村落,凤坪畲族村村内仍然保留有畲族祖先传承下来的祭祖、招兵等民俗活动。其中,招兵节活动是畲民纪念太公盘瓠王平番乱作战时,借助神兵神将助战得胜所举行的一种仪式。

招兵节是凤坪畲族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民间节日。相传远古时期盘瓠往番邦取番王头时,被番兵追赶,到海边得到神兵的帮助,才安然返国。畲族人民为了纪念自己的始祖,感谢神兵,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后择吉日举行一次“招兵”,向他们献祭。现在招兵节已发展为当地趋吉求福的重要民间习俗活动。

“凤坪畲族村村民蓝金炮,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畲族招兵节代表性传承人,不少地区的畲族同胞特意过来交流学习。我们也用影像的方式全程记录,保留民族特色。”潭江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招兵节涵盖了畲族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宗谱、语言、民歌、舞蹈、武术、音乐、服饰、饮食、迁徙等内容。

因山而兴

推动畲乡茶叶产业健康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李筱文便到凤坪畲族村做田野调查,“昔日山高路远无人识,如今飞上枝头变凤凰”是她对凤坪畲族村变化的评价。在凤坪畲族村创建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畲族故里启动仪式上,她表示对凤坪畲族村打造“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充满信心和期待。

多年来,凤坪畲族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特色茶产业,以推动规范化茶园建设、打造畲乡品牌、茶旅融合发展为抓手,通过提升茶园品质、茶叶产量和品牌影响力,扎实推动畲乡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将“绿叶子”变成乡村振兴“金叶子”。

“过去村里种植水稻,但是野猪多收成一般。而种茶是家家户户都种的,几十年前村里的大坎茶厂盛产干茶都达到2000斤。”据蓝瑞华回忆,村里从1982年开始,先后3次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品种多达20多个。

如今,全村现有茶园种植面积1.3万亩,年产量30万斤,产值5200万元。全村156户人每户都是专业手工制茶师,人均茶叶收入达5.4万元。

“种茶历史可追溯到400多年前,全村百年以上树龄的老茶树有1.2万多棵,有百年水仙老丛、白叶单丛、宋种等20多个优质品种。”凤坪畲族村主任、丰顺县凤畲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奕亩告诉记者,畲族祖先开基创祖时种下的茶树“畲祖茶”,现在每年仍可采茶青20多斤。“我们也着重把这些古茶树保护起来,作为我们村里发展的一个历史见证。”

经过多年经营,一大批优质品牌脱颖而出,大大提升了凤坪畲族高山茶叶品牌影响力。其中,凤畲茶业公司出品的凤畲茶业单丛茶、金凤玉露香乌龙茶、畲祖茶先后获评2018年、2019年、2020年“广东十大好春茶(乌龙茶类)”,让不少人慕名前来购买。

一头看重文化,深挖民族传统文化,寻找文化载体;一头做优茶园产业,开发生态、养生休闲体验,如今的凤坪畲族村形成了双头共促民族地区文旅产业发展新景象。

当前,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丰顺县依托优异的人文资源和生态特色,以“高山茶乡,畲族故里”为定位,从山水、人文、产业、设施、节点、环境六方面入手,经过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编制完成《畲族故里凤坪发展规划》。将全村划分为民俗、商业、茶园三大板块,为振兴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

近日,为推进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工作,省民族宗教委从各地市推荐申报的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结合实地调研考察、民族研究专家评议和综合评价,命名全省28个村寨为第一批“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凤坪畲族村上榜。

“我们也准备将畲族文化继续传承保护,通过建设凤凰山北麓高山茶文化推广中心、文化旅游驿站、民俗文化展示中心等项目建设,让畲族村发展得更好,更多人了解畲族文化。”说起未来的发展,蓝永达充满信心,表示将继续推动民族村寨的社会和谐稳定和团结。

◇相关◇

一桌长桌宴浓浓畲族情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靠山居住的凤坪畲族村在保留传统畲族文化的同时,在饮食文化上同样颇具特色,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长桌宴。

顾名思义,长桌宴是在长桌上进行宴席的。可这长桌宴到底多长,这并无定数。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潭江镇凤坪畲族村分会场上,沿溪空地上的长桌宴席整齐铺开,400多人共进佳宴,喜迎中秋,共话丰收。

畲族长桌宴是凤坪畲族宴席最隆重的礼仪,主要用于接亲、嫁女、满月酒以及联谊的一种宴饮活动,4人一桌。畲族每逢村里大的节日或活动,均摆长桌宴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一碗碗、一盘盘的菜肴通过长长的排列组合,表达了畲族同胞的热情。

长桌宴一般由茶叶煲鸡汤、乌米饭、五色糍粑、茶耳粄、炆猪肶、酒糟肘、畲家酒、山野菜、鼓春、苦笋等菜肴组成,食材全部就地取材、色香味俱佳。既保持了民族乡土特色,又符合人们追求科学养生、健康保健的时尚理念。

其中,色彩艳丽的五色糍粑,由南瓜、紫薯、艾叶或茶叶、粟米粉和糯米粉5种颜色的食材制成。蒸熟的糯米要经过反复捶打,再加入蒸熟碾碎的各色食材,就成了颜色各异的糯米团。清香微甘的五色糍粑颜色斑斓,寓意五子登科,更成了畲族同胞家有喜事必备的佳肴。

结合茶文化,当地用大米、粘米,用水泡软,捶打成团,加进茶汁搓成茶叶状的茶耳粄,庆祝丰收。

◇参考文献◇《广东畲族的族称、来源及迁徙》《“中国畲族故里”设计理念与实践》李筱文

新闻推荐

丰顺一人获“最美全面小康建设者”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家源通讯员胡金辉、林玉莹)昨日,第八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公益慈善论坛暨202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