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岃上是吾乡 ●
这是我一天之内多次探访的地方,当天上午与一群热爱生活的文友走马观花,来不及细细品读,午饭过后,一种意犹未尽的吸引驱使我再次前往,到了晚上,我仍然和村民在促膝谈心、聆听他们的创业故事。
福禄岃位于三角镇泮坑村,是一个古风浓郁的古村落,村内有数十座民居建于清末民国初,至今保存完好,内有古井古树古牌楼,为2010年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们就像一幅幅水墨丹青,遗世独立,让人流连忘返,沉醉不知归路。
买田买地,华侨文化彰显
行走福禄岃,华侨创业与回乡建屋是这里的亮点之一。
众所周知,梅州是华侨之乡,遍地有海外华人华侨留下的建筑。许多华侨年少离家,在异国他乡打拼,他们敢为人先、不屈不挠。他们爱国爱乡,对故乡的感情依旧浓烈,拥有一定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他们往往就会回到故乡,修祖宅、创实业,以各种方式回报家乡。
盘点福禄岃,最古老的建筑是本立居,建于清朝光绪八年(1882),由“守创祠”祖屋的熊观松公创建,后其子熊增兴南渡马六甲创业积蓄巨款,返乡与长兄熊接兴继续合建“本立居”和“本立新居”。本立居为二堂二横一附杠围龙屋,建筑精致,梁缘刻画了许多花草虫鱼、吉祥兽类,工艺精湛,站在其间,古朴典雅,清新脱俗。
本立居池塘对面是季立居(1913),是马六甲华侨应贤公返乡购地建成。季立居的建筑风格与本立居相似,但季立居有雄伟的端庄气派的外门楼,为两堂两横一附杠一围龙土木结构,内有禾坪、水井、堂屋、化胎、围龙、左右横屋、杂间等组成,有房30间。该屋祖祠合一,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成为广东省“十大新发现”之一,当年成为梅州市唯一上榜之文物普查“新发现”。2010年5月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福禄岃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叫镇东楼,俗称“六杠楼”,由旅马来西亚华侨熊举贤、熊景贤、熊鑫贤、熊豪贤、熊杰贤、熊党贤六兄弟兴建。镇东楼民国七年(1918)动工,民国卅年(1941)建成,占地总面积达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外观大气,为粤东少有,从右至左共6栋(左右对称),每栋都是3层走马瓦房,杉木棚板为底浇注水泥,每层52间房、24个厅廊、12个 天井。据说镇东楼当年总造价32万两白银,而梅江桥当年的总造价才12万两白银,可想当时的名气。主人祈望五代同堂,建此大屋可住千人。该屋名由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吴铁城所书。新中国成立后,此楼一直被政府或有关单位征用或租借至1986年停止,其间驻过军、作为仓库及敬老院等。该楼目前保存完好,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瞻。
天圆地方,客家文化浓郁
盘点福禄岃上的建筑,基本都有精致的雕花工艺、幽雅的庭院结构,散发出浓浓的客家人文气息。客家民居是客家人南迁后的历史文化遗产,风格独特,是中国民宅建筑瑰宝,堪称世界建筑一绝。特别是这些前有池塘,后有风水林,面水而居,中轴对称的屋子,天圆地方,风光观不尽。
福禄岃的第二古老的民居建筑州司马第。该屋由熊氏元相公建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1169平方米,建筑面积886平方米。州司马第左右对称,由堂屋、禾坪、横屋、杂间等组成,有圆形、拱形、方形三道斗门及小门门楼,别致多样,线条优美。查证中国封建社会官制中,司马最早产生于西周,当时位列三公,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到了明清,并无司马这一官职,但江浙闽粤一带,将司马作为州府同知的别称,一直沿用。也就是说,这栋房屋是一位州府官员的家。对应当今社会,大约是地方厅级干部,不管主人后来官位如何,在家乡建一幢房屋光宗耀祖非常重要。鎏金的牌匾,古旧的石阶,圆形的门楼,就是历史最好的诉说。
州司马第的一侧崇本楼也是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建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为二杠式二进二层走马楼。由内禾坪、主屋、化胎等组成,占地面积961平方米,建筑面积1229平方米。北面设牌坊式外门楼,门额署“紫气东来”,让人耳目一新。
再往前走就是竹林居,也就是崇本楼隔壁,由熊氏后裔党贤公、祥宝公叔侄合资兴建,民国廿五年(1936年)动工,民国卅年(1941年)建成,坐西北向东南,为三合杠式走马楼。中轴对称布局,门坪宽敞,主体建筑楼高三层,有房60间。东侧筑附属建筑1座。悬山式、灰瓦面、夯墙、土木石结构。大门为硬山单坡凹式门楼,梁椽瓦底有彩绘花鸟图案,廊厅缕雕鎏金,屏风工艺精湛,槛墙与楼层栏板各处所绘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极富民间艺术美。
福禄岃上的民居,还有育贤楼,坐南向北,楼高二层,依山而建,前有水塘,屋后林木茂盛,门前水塘宽阔,山水兼备,屋宇规整,保存完好,颇有气派。大门匾额“育贤楼”,门联“育承祖德,贤启后人”。主体正面外墙仍存“忠”“公”字样,历史印记明显。外窗为石框,设有窗檐,窗檐下有彩绘。
漫步福禄岃,不管是民居建筑还是楼名,州司马第、崇本楼、竹林居、育贤楼,浓郁的文化气息,寓意美好,它们中有家庭兴建,有兄弟建造,有叔侄合建,无不体现了客家人敦亲睦族、兄弟友恭、耕读传家的智慧与勤劳,以及融洽和睦的家风。信步其中,目之所及烙满历史的见证,文化的印痕。
文化匠心,梦里老家模样
我曾多次思考,外地的朋友来梅城主要看什么,千年文史孕育的梅州,山美,虽不及三山五岳雄奇风韵;水美,虽比不上九寨桂林瑰丽格致;人美,虽不比江南女子婉约娇柔,但翻开梅州的历史篇章,古有“五科五解”“父子双进士”“一腹三翰林”“叔侄四翰林”之美谈,近现代有宋湘、黄遵宪、林风眠、李金发、罗香林等,有不胜枚举的政坛领袖、军界帅才、科技奇才、院士,特别是客家人有聚族而居,一座座号称“东方古罗马城堡”的古老建筑,围龙屋、土圆楼、四角楼、走马楼、中西合璧楼等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群,构成一幅幅神秘而绚丽的画卷;但如果您来到梅州,就可以到城区的攀桂坊、望杏坊看看名人故居,也可以到曾龙岃、约亭顶,或者福禄岃上的古民居群走走。
福禄岃上的民居群,在著名的清凉山脚下,建筑分布面积26919平方米,十几座脉连一体,为2010年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各座民居多建于清末与民国初期,多由海外熊氏后裔回乡筹资兴建,建筑形式风格各异,以围龙屋、杠屋、堂屋为主,气势雄浑,雕梁画栋,造型独特,典雅清新,别具风格。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村中还有林木苍翠,古屋、古牌楼、古井、古树,对研究清末至民国初期梅州迁徙史、华侨史、民俗史、各式客家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及工艺,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借问乡愁何处寄,白云生处是吾乡。福禄岃袅袅的炊烟,泥土的芬芳,碧绿的田原,父母的容颜,这就是梦里老家,这就是多少游子思念的幸福之家。
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逢年过节,福禄岃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当遥远的岁月成为往事,这浸润着客家人血汗的建筑,亦在世人眼里成了客家人的典型梦里家园,成了客家人情感世界的象征符号,它凝聚了客家人整体的心灵感喟,包容了沧桑岁月里留存在人们心中的萦绕的记忆。
中国人的思想里,“根”是故土,是难以割舍的情怀。经典的建筑,存留的建筑,砖瓦间,故事动人。福禄岃的古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正是客家千嶂重围里千千万万客家民居建筑的一个缩影,也就是世界客都梅州成为海内外客家人心灵家园的一个幸福篇章。
福禄岃上是吾乡,一座充满魅力的长寿之都、幸福家园。
新闻推荐
□刘纲要中午时分,我们到了期盼已久的松口古镇。站在古镇的某处张望,我感觉古镇在灿烂的秋阳下,对我张开了双臂。一只手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