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貌换新颜 幸福看得见 梅州平远县畲脑村全面推进房屋风貌管控,扮靓村庄,激发振兴动力
畲脑村全面推进民居外立面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何森垚摄
各式各样的墙画为畲脑村增添色彩。郭雅妮摄
黛瓦白墙,雾气阵阵,阡陌交通,候鸟留声……冬季的平远县上举镇畲脑村分外美丽。“经过房屋风貌管控,村子就像变了一个样,环境美人气旺,不少地方纷纷组织干部群众到我们村参观。”畲脑村村民吴特参忍不住感叹。
近年来,畲脑村紧紧围绕“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发展思路,把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坚持政府统筹与农民主体相结合,科学规划、奖贷结合,努力将村子打造成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在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系列评选活动中,畲脑村获评“广东农房风貌提升名村”。民居靓、村子美,群众参与管理村庄的积极性也跟着高起来。“大家不仅改掉了随手扔的陋习,还会主动参与村子的志愿打扫活动。”畲脑村党支部书记杨玉华说。
试点先行示范成效显出来
白砖黄柱,窗户四周镶嵌着米色花岗岩,大门旁的两个红灯笼高高挂,房屋典雅又别致,这是吴特参的新家。“多亏了好政策,我们家现在变成了全村乃至全县的外立面改造示范点。”吴特参是个热心肠,自从房子改造好后,村民们想参观,他都热情欢迎。
说起老房子,吴特参用“一根棍子撑起的房子”来形容。“屋顶的瓦片经常要更换,墙壁又旧又脏,屋内昏暗,住着可糟心了。”吴特参说,每到雨季,屋顶便开始渗水,屋内湿气严重,让他差点患上风湿病。
房屋的改变,始于2018年。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杨玉华向大家提起“房屋风貌管控”的事,希望村民能够积极参与进来,改造成功还会有奖补。吴特参心里犯嘀咕:房屋风貌管控到底是什么?与吴特参一样,畲脑村的村民们有着同样的疑问,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
第二天,杨玉华找到吴特参,希望他能够积极参与房屋风貌管控,为村民们带个头。“村党支部书记说,拆掉老屋建新屋,自己住得舒服;建好后改造一番,看着也舒心。我仔细想了想,便应了下来。”一边说,杨玉华还拿出了好几套外立面改造的方案给吴特参选择。
一年过去,吴特参的新房建好了,让人眼前一亮。新房建在老屋旁的空地上,外立面采用中西结合的装修风格;老屋的大门完好地保留下来,并换上了青瓦。两座不同风格的建筑并排矗立,对比鲜明。
“新房建好之后,很快就吸引了周边村民的围观。大家都来问,怎么改,政府是不是有补贴?”吴特参笑着说,自己的房屋一度成为村里的景点。
因地制宜
村容村貌美起来
试点先行,带动效果立竿见影。吴特参的房屋改造好后,村民纷纷到村委会咨询房屋外立面改造的事情。“村民的积极性一下就调动起来了,工作开展十分顺利。”杨玉华说。
吴志良就是其中一个。“看到他们改好的房屋后,我马上就向村委会申请改造。”然而,吴志良对房屋外立面改造有着自己的想法,“除了黛瓦白墙,我还想在墙上增添一些具有客家特色的装饰。”
村民们提出的众多意见差别巨大,这让杨玉华犯了难。“大家都想改,但都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风格不统一,村子看起来仍然会杂乱无章。”为此,杨玉华与村干部商量了很久,也召开了多次会议统一村民的意见,然而大家想法各异,始终没有达成一致。
“村民的房子,应该由村民自己改。”杨玉华决定,将这些建议向镇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反映。很快,县里就给了答复。“县委、县政府同意,村民可在黛瓦白墙的基础之上进行发挥。”
于是,畲脑村掀起了一阵改造热。如今走在畲脑村内,房屋各有特色,但又不失统一,黛瓦白墙的房屋在田间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远远望去赏心悦目。
杨玉华告诉笔者,还有约30户人家,将在月底完成改造,“一些村民由于暂时性的经济困难,去年没能参与房屋外立面改造。今年经济好转后,也马上开始改造。”
全面推进
幸福生活入画来
傍晚,劳累了一天的村民来到村中的文体广场活动,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跳舞,欢声笑语,好不快活。“现在,村里的文体设施齐全,有塑胶篮球场,有图书室,还有大量的健身器材。”杨玉华说。
与房屋风貌管控工作同步推进的,还有村子的文化振兴工作。借助乡村振兴工作的契机,畲脑村修缮了吴三立故居,新建了群众文体活动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同时大力挖掘本村历史文化,将村文化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
“我们充分利用乡贤的力量,筹集资金,以吴氏宗祠为载体,打造集弘扬乡贤事迹、村规民约和娱乐活动于一体的文化阵地。充分弘扬我们村崇文重教、爱岗敬业的精神,同时为村民提供一个休闲活动场所。”杨玉华说。
“原本杂乱无章的祠堂地坪,变成了我们的活动阵地。家门口有了活动的地方,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吴志良说。
丰富的文化活动,滋养出了文明乡风。“村子成立了一支志愿者队,大家每逢空闲时间就会聚到一起,打扫卫生、组织文化活动,今年疫情期间,我们的志愿者们坚守岗位,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杨玉华说。
■一线实践
发挥村民自治力量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鹦鹉围着桃树,不停地扑腾着翅膀;一旁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竖笛,好不快活……在畲脑村的民居上,一幅幅墙画跃然纸上,为村容村貌增添色彩。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干群合力。然而,不少村庄在建设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过去,大家都认为,建设乡村是村干部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所以即使我们干得再卖力,村民依然袖手旁观。”杨玉华说。
畲脑村如何破题?党群理事会是解决方法。
该村依托10个党群理事会,采取分片包户发动群众方式,一方面大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共拆除危旧房屋、废弃猪牛栏等21456平方米,修缮了畲脑村委会、吴三立故居,建成畲脑文体广场、饮水工程等,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另一方面整村推进客家特色民居外立面改造,在当地乡贤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带动下,以修缮吴氏宗祠为契机,发动群众整治周边人居环境,已完成客家特色民居外立面改造351户,成为全县美丽乡村示范点。
“作为理事会的一员,为村干部排忧解难,帮忙打造美丽乡村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畲脑村村民吴特吾说,在推动房屋风貌管控工作的过程中,定时入户向村民宣传房屋外立面改造的相关政策,是他每天的工作。
“刚开始,不少村民见了不跟我说话,我要跟他们宣传这个外立面改造,他们觉得不实际。”吴特吾说,不少群众都不知道怎么改,持观望态度。
自从吴特参的房屋建起来之后,吴特参就带领着村民到其房屋参观。“房前屋后都有花草,每天走出房门,就像走到花园里,搭配着黛瓦白墙的房屋,就像生活在高级别墅中,这样的改变,村民们都愿意尝试。”吴特吾说。
撰文:梁时禹郭雅妮朱双玲
新闻推荐
平远今年帮助49家小微企业融资授信4.43亿元 金融注入“活水” 企业前行“破冰”
方鼎公司获得银行贷款后,下半年生产逐渐恢复并走上正轨。图为工人在制造家具。恒盛宇科技公司产能全面复苏,订单不断,生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