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汝瑶:敬业报国 润物无声
●市九三学社/供稿
编前语
12月5日本栏刊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的《怀念恩师潘汝瑶先生》一文,引起广泛关注,许多读者希望对潘汝瑶教授有更多的了解。今年10月,九三学社梅州市委员会派人前往侨乡村对潘汝瑶教授的生平事迹、家族史等进行专门调研并形成了文字报告,现择其要予以刊登,敬请垂注!
出自名门,学成报国
潘汝瑶教授的老家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原名南虎村,自明嘉靖年间开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近代以来因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出洋谋生,1958年改现名。
潘汝瑶的父亲潘立斋(1854-1926),早年赴印尼雅加达经商,白手起家,通过勤劳智慧、诚信经营,成为著名侨领、实业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1900年潘立斋先生和丘燮亭、梁映堂出资成立印尼第一间中华总商会(中华会馆),被公选为中华总商会会长,次年与他人开设中华学堂(八华学校),1902年和堂侄潘祥初合资在南口建成“毅成公家塾” (全梅县最先建立的一所新式小学);资助创办(南京)暨南学堂,1907年和梁映堂率第一批第二组华侨学生回国就读暨南学堂;1911年,与潘祥初合资兴建“毅成学校”(今“安仁学校”)。
潘汝瑶1906年10月27日生于侨乡村寺前排上新屋。在家中排行第九,有兄弟11人。于20世纪20年代毕业于梅县学艺中学后,东渡日本求学。1934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经济系,同年4月至1936年6月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大学院修业。1937年11月至1938年12月在印尼泗水中学任教。旋返归祖国参加抗日救亡工作。1939年,随兄长投笔从戎,在国民党将领张发奎司令部任职两年后,复返教育岗位工作。1943年起,他任教于梅县私立南华学院、兴宁勷勤文理法商联合分教处、广东法商学院等校。
1949年广州解放前夕,潘汝瑶毅然从香港回内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先后在中南财经学院、湖北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等校开展教学工作。
教书育人,八十退休
潘汝瑶认真教书育人,爱生如子。他身为导师和系主任,曾大发雷霆将犯错误的学生教训得涕泪横流;逢年过节,也曾体贴入微地将远离家乡的学生请回家中聚餐谈心……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耕耘,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工作者”且曾获“广东省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的殊荣。
他治学严谨,长期从事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造诣尤为高深。其主要著作有《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主要论文有《从中国货币的发展中看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钱币》1985年第四期)、《管理通货制度及其问题》(《中山大学学报》1988年第三期)、《中国封建官营手工业的巨大浪费》(《南方日报》1979年4月25日)、《资本主义与货币制度的变迁》(《钱币论文集》,广东钱币学会主编,1987年版)等数十篇。其中不少论文被多种书刊所转载或收录。潘汝瑶又是诗人,诗作甚丰,留下七言律诗50多首、七言绝句70多首、五言绝句10多首,词10多首,他去世后其子女将诗词整理付梓出版了《鸿迹诗钞》一书。
潘汝瑶从教数十年,一贯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可是在极“左”路线的岁月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即上述两年抗战期间的所谓“历史问题”,他也长期经历了种种磨难,受到种种不公正待遇,每次运动都逃不了“审查”“改造”的厄运。但他始终坚信自己历史清白,坚信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他从不怨悔,永远憧憬美好的未来,他以桃李满园,为国培育人才为乐,心境永远泰然自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春回神州大地,祖国处处生机勃勃,郁郁葱葱,潘汝瑶精神焕发、老当益壮,更加奋发地为教育事业贡献余热,坚持带硕士、博士研究生,直至八十高龄(1986年)才光荣退休。
20世纪80年代期间,潘汝瑶教授连任广东省政协第四、五届委员,在教学和科研双肩挑的同时,积极参政议政,如在省政协第五届一次会议上,他专题发言,他深信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国家必富且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模式必将成为全世界模拟的法式,并将名垂于世”。
1984年,潘汝瑶教授随省政协视察梅县地区,他得以在自己故乡梅县小住两天,30多年没有回家乡的他,目睹家乡变化如此巨大,感慨之余,不禁挥笔写下《归乡》七言绝句8首以记之,爱乡之情溢于言表。
热心公益,爱乡爱家
潘汝瑶教授于耄耋之年退休后从未闲着,他担任“省政协历届委员联谊会理事”“九三学社省委员会顾问”“中国钱币学会理事”等职,还担任《梅县侨声》杂志顾问、“闽西客家学研究会”永远顾问等职务,积极应邀参加各种座谈会、研讨会,坚持读书学习,笔耕不辍。其中以相当大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客家文化的研究工作,例如他以确切资料令人信服地论证“孙中山先生是地道的客家人,祖先由紫金县迁入中山市”,特别是1996年,即孙中山先生130周年诞辰这一年,他是省里在中山纪念堂隆重举行纪念大会时受邀出席的关于孙中山祖籍问题研究的唯一学者,他深受鼓舞。也是在这一年,国内出现了两本与孙中山家世源流有关的新书。潘汝瑶教授欣喜地指出:这两本新书的出现是对“东莞说”《孙氏家谱》的再次否定。
潘汝瑶教授是新中国成立后梅县侨联的首任主席,并作为梅县地区的华侨代表赴京参加首届侨务会议,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51年元旦创办了《梅县侨声》,后于“反右”和“文化大革命”期间两度停刊,1985年再次复刊后,潘汝瑶教授欣然受聘为社务委员会顾问,15年间热情关怀,捐资赐稿,情有独钟。尤其与该刊名誉会长刘锦庆及副社长、主编彭文时常联系,询问刊物出版发行事宜,关怀备至。
潘汝瑶教授一生淡泊名利,以教学收入养家糊口,可谓两袖清风,毫无积蓄。晚年得儿女孝顺“反哺”,加上一些稿费收入,才多少有些余钱,但几乎全用于捐助桑梓公益和教育事业。他不但自己出资,还积极发动海内外乡贤亲友捐资在自己家乡南口安仁学校设立奖教奖学金。临去世前还捐赠1万元给家乡梅县作为“梅瑶公路”扩建工程费用。
潘汝瑶教授兄弟11人,定居中国的只有他一人。几十年来,家族在家乡的大小事务几乎全由他操心打理。
潘汝瑶教授生前非常重视安仁学校,除了每年督导潘立斋先生奖学金的款项发放,还建立潘立斋夫人奖教金。
潘汝瑶教授育有3子4女,后裔都事业有成,现居内地、香港等地。他女儿深情回忆:从小到大,父亲对我们的教育都是挺细微严格的,对长辈敬重,遇见必须问安!包括吃饭时长辈不起筷,后辈不得先动筷。吃饭时不准交谈,不可用筷子指指点点。坐有坐姿(两腿必须合拢),站有站相(不叉腰歪斜),若有客人来访,我们不得在房间大声喧哗,没有家长许可,不可随意唐突私入客厅骚扰客人。父亲非常注重我们的学习,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只要我们认真读书,他借钱也会交足学费。父亲在湖北任教时,是我们家最艰苦难熬的岁月,7名孩子从1岁至15岁,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粮油都是分配供应,印尼祖母偶尔寄奶粉过来补贴我们,母亲想留给教课繁忙的父亲喝,但遭父亲拒绝,吩咐全部给发育中的孩子们增加营养……还吩咐母亲,他的衣服能改的都改给我们,他只留两、三件上课穿。他的零用钱只有2元,还经常无私奉献。直到晚年,他没有为自己添过新装,零用钱全用在买书、印稿、祖屋种种需求上。印象最深刻的是,某次我在海外写给父亲的信中,提过一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亲随即回信指正我说:“这句话不厚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适用,以后不要再用!”父亲就是这么正直厚道,现在追忆他说过的话语,确实是做人的真谛!
潘汝瑶教授于1999年1月29日安详辞世,享年93岁。据潘夫人称,是日早饭后他还协助家人清洗碗筷,几天前他还和家乡堂侄潘振峰、安仁小学校长潘元启等人联系处理事务。
新闻推荐
罗新辉在田间查看研究水稻。(林翔摄)“我一直都是个农民,我喜欢土地、喜欢种地。”20多年来,罗新辉始终坚守在田间地头,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