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在省艺术节一举揽获15个奖项,引起专家学者高度关注 “梅州现象”惊艳广东文艺界
●本报记者赖运香
由省文旅厅主办的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日前落下帷幕,评奖、评选结果随之出炉,梅州市荣获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多个单项奖,1单位获优秀组织奖,总共揽获15个奖项,全省领先。梅州这一喜人成绩引起了文艺界专家的高度关注,赞誉其为“梅州现象”。他们认为梅州立足本土、自立自强,文脉赓续不断,才会厚积薄发,一朝喷涌而出,“梅州现象”值得研究、学习、借鉴。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省市相关专家学者,共同解读“梅州现象”背后的奥秘。
本土团队出彩
推动梅州作品走出去
“在本届广东省艺术节,梅州两台山歌剧《白鹭村》《春闹》同获金奖,并且这两台山歌剧的编剧、导演、作曲核心主创都是本土团队。如此强大的创作力量,在广东省范围内是数一数二的。"梅州现象"令人瞩目!”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王炜说,“梅州现象”的出现,源自于本土戏曲工作者对本地戏曲生态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离不开地方领导对戏曲艺术的高度重视和对专业创作者的信任支持。
“衡量一个地区艺术创作水平最根本的要素是人才和作品,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人才。创作人才特别是编剧、导演人才的缺乏,是广东省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在地方戏曲艺术创作上,根植本土文化的编导人才尤为重要,这对于地方剧种的传承发展、地方文化的生态建设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王炜告诉记者,本世纪初,大型山歌剧《等郎妹》是梅州市戏剧研究工作室创作的里程碑式的作品,该剧上演后,在省内外的戏曲舞台上产生了极大影响。该剧的编剧和作曲两个核心主创都是梅州本土人员。近年来,梅州本土的创作团队一直在成长,不断斩获佳绩。
王炜表示,地方戏曲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是全省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不是靠短期内“突击”引进就能实现的。“梅州现象”为全省文艺界在本土团队和人才培养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就梅州如何保持和创造更多的“梅州现象”这一问题,王炜建议:“梅州可以继续加强本土艺术主创人才的培养,让青年梯队多走出去学。同时,加强演员的表演训练,把获得好评的作品打磨得更精美,推动更多梅州作品走向更大更远的舞台。”
内外力量互促
保持肥沃“文化土壤”
本届省艺术节入选终评演出作品共28台,梅州市作品占据了4台,其中山歌剧《白鹭村》《春闹》同获戏曲组一等奖。值得关注的是,戏曲组一等奖仅有3个名额,梅州同个剧种便拿下了2个名额,并且《白鹭村》《春闹》的核心主创和表演团队都是本土人才。“"梅州现象"之所以成为业内专家赞誉的热点,关键在于梅州作品的质地。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只有本土人才在自我的创作"根据地"上精心孕育才能出彩。因此,本土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梅州市戏剧研究工作室主任林文祥表示,人才的培养是文艺创作和文艺繁荣的根本,编剧、作曲和导演是剧种创作的三大主创基因,坚持用本土的人才队伍是他们一直坚守的理念。
林文祥告诉记者,“梅州现象”并不是意味着梅州就不请“外援”。我们不能忘记在梅州戏曲最艰难的时候,有不少优秀的艺术家一直在支援梅州,不能忽视他们对梅州戏曲艺术的贡献。“但是在请"外援"的同时,我们也牢牢记住一句话——"哪怕吃生米,也不忘生人"。我们在打造作品的同时,也在打造本土人才。外请专家与本土专家在关系上不是对峙的,外请专家的知识面和眼界会打破本土专家自我积累的单一和局限。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本土专家在精神视野上会慢慢地丰盈起来。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相互促进的。”林文祥说。
《等郎妹》《山魂》《桃花雨》《合家福》《客魂·家风》……本世纪初以来,由市戏研室推出的作品在各届省艺术节上接连取得好成绩。“"梅州现象"不仅仅代表这一届艺术节,它更像是一种梅州力量叠加后的爆发,显现了客家戏曲生态发展的良好态势。”林文祥认为,“梅州现象”具有双面性,大家抱团取暖是好事,但是这种文化生态持续一段时间后,会容易板结。“未来培育梅州本土人才的思路应该是罗汉塔式的构筑,不仅要让已经成熟的创作人走出去与"高手过招",而且也要不断请进一些优秀的艺术家帮我们"松土",让我们的文化土壤一直保持一种肥沃的状态。同时,当我们团队需要集结的时候,外出的人员可以马上回来,集中力量打造我们自身的品牌。”林文祥说。
“"梅州现象"在广东乃至全国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除了感到高兴,现在更多的是冷静和思考。因为我们仍有一些短板问题需要解决,我们不能飘在云端,要抓紧回到现实,脚踏实地走好以后的路。”林文祥介绍说,接下来,市戏研室将以市山歌剧团为中心点,合力打造“龙头”品牌,并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进一步带动梅县山歌剧团和五华采茶剧团,共同促成联动效应。此外,他们还将与其他地市的剧团保持联动,进行文化输出和支援,共同推动客家文化事业走向繁荣,继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梅州现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少邦)梅州市超华·客家杯“一带一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8日至16日举行。恒大足校、山东鲁能、湖北足协星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