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纸·故地·故人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校史粤东考察团在梅州
建设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是2020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重要工作。根据省、市关于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工作部署和许瑞生副省长作出的批示精神,受梅江区文旅体局委托,2020年11月3日至7日,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曹天忠、档案馆实体档案部副主任李敏玲及历史学系硕博研究生一行9人赴五华、兴宁、蕉岭和梅江区等地进行田野考察、文献搜集与口述访谈。考察团重走抗战时期以中山大学为主,包括相关的广东各大中院校东迁之路,不仅实地探寻了国立中山大学、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私立广州大学、私立中华文化学院、私立岭南大学以及香港私立华南中学等学校在粤东的办学旧址,还收集到一批珍贵的档案文献。在寻访故地的过程中,在亲历者及其后人的回忆下,大家发现那些冷冰冰的文献史料背后却隐藏着一段段丰富鲜活、温暖立体的历史和故事。
●洪雨/文段美欣/图
一故纸搜集遗留当地档案文献
历史研究的目光要向下看,档案查找的方向也要向下,如果将搜寻方向从国家级、省市级档案馆下移到县级档案馆,研究者会发现更接近地方实情的历史文献。五日来,考察团将大量的时间投身于档案故纸堆中。每到一个地方,必访问当地档案馆。在五华县档案馆、兴宁市档案馆、蕉岭县档案馆的馆藏档案目录爬梳中,大家惊喜地发现一大批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广州大学、岭南大学等粤省高校的文献。
此次考察的最大收获,便是发现了一批粤省迁梅高校遗留下的同学录与毕业纪念册。图片史料是史料分类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以往我们收集迁校史料中的薄弱点。除了文字史料之外,图片作为一种形象史料,能更好地让观者回到历史现场,感受历史变迁。在这批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广州大学、华南中学、中华文法学院、广东省立文法商学院等学校的同学录里,保存有大量照片。譬如校长、院长、系主任、教授的风采照,同学的毕业照、集体照,校长、教授们的题字,校园景象……由于纸张厚实,照片保存得非常完好,教授们的睿智温和与学子们的意气风发都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文献上枯燥的名字忽然生动起来,一个个人名开始具象化,让人忍不住猜想他们的过去和后来。
在地方档案馆与县志办中,大家还发现多套近代教育资料汇编,为进一步寻找线索提供了很大方便。如在兴宁市档案馆发现的一套《兴宁县教育志史料汇编》,收录有兴宁县学校简史、校友回忆、时人题词、人物小传等,涵盖抗战期间中大与粤省其他大中院校迁徙至兴宁的办学记录与回忆。其中《抗日战争时期迁入兴宁的大专院校》和《广东兴宁高级工业技术学校简史》两文,记载有省立文理学院、勷勤商学院、国立中山大学与私立广州大学等高校迁入兴宁的简史。位于现兴宁市委党校的广东省立兴宁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成立于1942年,首任校长为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教授罗雄才。因着这一层关系,中山大学工学院迁往兴宁后,便曾借用兴宁高工校舍、城南乡伍氏住宅宝善庐、秋阳庐、东坝朱屋等地办公、上课。工学院复员广州后,留下来的教学经验与工科知识,影响了兴宁高工以后的办学,也奠定了兴宁工业发展的技术基础。
在考察过程中,曹天忠教授多次强调获得档案文献并不是搜集材料的终点。“档案一定要与其他文献材料互相验证,甚至要实地考察,检验档案记载的真实性。”田野考察的重要性也在于此——发现文献,实地考察,口述访谈,多种史料比勘互证。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研究者才有可能接近于历史的真相。
因此,根据收集到的档案材料,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地考察,试图连接过去与现今,发现与考证各学校办学具体地址如今何在以及发生的沧桑巨变。
二故地追寻粤省高校在梅办学地点
1945年1月,日军进攻坪石,粤北形势危急。中大当局通过紧急疏散,开始抗日战争以来中大的第三次迁校。此次迁校分为梅县、连县、仁化三处办学,其中粤东由代校长金曾澄率领校本部、研究院、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先修班及附中部分师生在梅县;法学院在蕉岭县路亭;农学院在五华县岐岭;工学院在兴宁县东坝朱屋。这些学院具体在哪个位置?现状保存如何?应该如何纪念?这是我们此次活动的考察重点。
数日来,在当地相关学者专家、政府工作人员、村干部等的指导和帮助下,考察团奔波于各县(市、区),重走抗战迁校之路,追寻先辈求学印迹。
当年各院校多借用当地客家围龙屋、宗祠、寺庙、学校来办学与生活,我们考察的地点也集中于此。大家先后前往位于五华县岐岭镇荣福村的新苏屋、涂屋、梁屋,看到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办学旧址早已挂上五华县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牌子,此地已经被保护起来。我们奔赴兴宁市叶塘镇甘塘村的东坝朱屋(今上大厦),看到工学院学习与生活过的旧址早已坍塌荒废,只有完好的外墙可以看出其时朱屋的高大气派。根据中山大学档案馆馆藏的兴宁县政府关于安排中大员生宿舍的代电,兴宁市宁新镇城南村的宝善庐、秋阳庐曾经作为工学院暂时办学的旧址,遗憾的是,前者已荡然无存,后者现正面临拆迁的厄运,大家感情十分复杂。梅江区大浪口的张氏书院是香港华南中学迁梅后的学生宿舍,也早已拆除,令人心疼不已。
兴宁市西河背朝天围饶屋是饶氏祖屋祠堂,此地建造于嘉庆年间,距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抗战时私立广州大学曾迁往此处办学,近年来经饶氏理事会捐资修缮,整体保存完好。蕉岭县文福镇路亭街的路亭中学、丘氏宗祠与罗氏宗祠,是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办学与生活旧址,罗氏宗祠保存良好,而丘氏宗祠却破败不堪。在梅江区三角镇湾下村和三龙村,当年法学院拟迁的安国高级小学已经成为机场的草坪。
我们还前往兴宁市叶塘镇报福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广东省立勷勤商学院办学旧址),梅江区泰康路基督教堂及广益女子中学旧址(岭南大学办学点旧址)、青年会麟庆楼(岭南大学通讯处旧址)、学宫(岭南大学附属中学办学旧址),庇佑过离乡师生的寺庙现在依然供奉着香火,当年的基督教堂如今依旧唱着圣歌。
我们还先后寻访了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旧址(今梅江区乐育中学、黄塘医院)、理学院旧址大觉寺(今梅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当年保护过中大学子的地方,如今亦有许多青葱少年在此孜孜不倦地求学。
战火纷飞,世事变迁,而薪火不绝,希望不灭,知识之火与文明之光便是这样传承下来。
中大校友的故居亦是我们这次考察的重点。因前段时间电影《八佰》热映,出生于蕉岭的谢晋元为世人熟知。他曾考入国立广东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前身)预科,后投笔从戎,转入黄埔军校学习,从“文学生”转为“武学生”。我们来到蕉岭县新铺镇尖坑村,参观瞻仰了谢晋元故居、纪念馆及纪念碑。在纪念碑前,大家静默三鞠躬后,曹天忠教授用客家话念了一段悼词,似乎在与谢晋元将军问候家常一般,令人几乎潸然泪下。
梅州名人黄药眠是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中山大学前身)英文系毕业生,其同父异母兄长黄枯桐则是中大农学院院长。黄药眠故居椿荫堂位于梅江区金山街道办事处小溪唇,据黄药眠侄孙女黄玮珍介绍,黄药眠的五兄弟并未分家,这里也是黄枯桐的故居。19世纪60年代,晚年的黄枯桐住在如是楼二楼,从不下楼,生活用品及用餐都是小篮子吊上二楼,由父亲黄宛奇和母亲张照霞照顾。黄氏家族与中山大学及红色革命渊源颇深。黄玮珍的堂叔祖父黄药眠曾是中共党员,叔叔黄力是东江纵队成员。黄枯桐与黄药眠都曾在中大任职,此外还有曾任中大数学系主任的黄新娥和毕业于中大历史系、曾任广西社科学院院长的黄铮。
考察团还在河源市龙川县老隆码头寻探中大师生的足迹。1945年10月下旬,分散在粤东各地的师生员工,齐集龙川老隆集体乘船返穗。中大的复员船队由几十艘“大眼鸡”组成,运载着复员师生和学校图书仪器等公物沿东江南下,一路旗帜飘扬,延绵十数里,极为壮观。船队到了惠州,师生转乘汽车到东莞樟木头,再转乘广九铁路火车,最终回到阔别七年的广州。
三故人挖掘中大师生与当地民众的互动关系
实地的田野调查还不足以让我们充分理解文献记载的温度与立体。“所有的文本材料不是把材料拿到手就可以解读,更重要的是要看谁做的,谁讲的,谁怎么样讲,面对这些文本的时候什么人做出什么反应。”因此,对亲历者进行口述访谈是考证史实、理解史事必不可少的一环。透过亲历者及其后人的娓娓诉说,我们接触到了书本之外生动有趣而触动心灵的另一面。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东迁的中大校舍几乎都是当地村民自愿免费提供的,而且大多是新建大屋。在农学院旧址五华岐岭荣福村高圳小组涂屋,老人们说过村里建有旧苏屋,因不敷居住,苏姓几户人家又合伙修筑了新苏屋。由于抗战爆发,新苏屋便提供给迁来此地的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师生读书与居住。在法学院旧址蕉岭文福镇路亭下村,82岁的丘氏媳妇张清秀老人介绍,抗战胜利前夕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学生曾在她家住过,他们家的大屋做过路亭中学的办公室,她曾祖父丘赞侯与丘逢甲交好,祖父丘逸侬当过文福公学校长,与丘逢甲之子、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丘琳是世交通好。
98岁的罗裕香老人仍然记得,兴宁叶塘镇甘塘村东坝朱屋是她的丈夫朱坤华及家公当时新建好的大房子,敬重读书人的丈夫免费借给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的师生上课与住宿。“抗战胜利那天,中山大学的大学生高兴得在我家里的二楼蹦到天亮。”老太太如是说。1978年,外甥陈明丰考上中山大学生物系,朱坤华并没有过多夸耀过自己对中大的恩情,仅仅轻描淡写对他说了一句:“我只不过给中山大学提供一个办学的场地。”跨越数十年,这段历史第一次呈现在中大学子面前,竟是如此的无私与淳朴,这让大家万分动容。
在抗战烽烟中,中大艰难办学,在战争年代努力保留读书的种子。而这条艰难漫长的迁徙之路并不都是孤独困苦的,因为善良与接纳,让沿路的荆棘都开满了鲜花。
香港私立华南中学在香港沦陷后曾迁到梅江区大浪口办学,据94岁的张善卿老人回忆,他曾在华南中学读初二初三,记得当时全校有学生千余人。当时校长郭兆华租了七八间店面当作教室,同时还搭建临时教室、大礼堂以及灯光球场,学生则租他家的书院作宿舍。张氏书院为曾祖父张元堂所建,父亲张淇铨同意租给学生做宿舍。当时一个房间的租金约为一斗半米或两斗米。婆婆杨顺英和三伯母黎八妹在煮饭时会分点米给学生作为贴补。
经过口述访谈,我们挖掘出许多中大农学院师生在当地学习与生活的细节。五华岐岭涂屋的86岁老人涂振辉回忆道,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于此地办学大约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学生近百人。当时他的年龄约11岁,经常跑来涂屋玩,主人叫涂金水。老人依稀记得门口挂有牌子,用毛笔在纸上写着“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的字样。师生们借用涂屋作为课室,办学的条件十分艰苦。那时桌椅都是木板拼接而成,把墙刷黑当黑板用,学生们搬凳子就开始上课。当时有一位讲客家话的黄老师很有名,五华县府华城的官员经常骑马来看他,估计是时任院长黄枯桐。学校饭堂的炊事员也经常向村民们买米买菜。其间,农学院的学生们专心读书上课,并没有参与当地种田等农活,有时还喜欢到河边游泳。由于彼此语言不通,平时较少交流,但大家都能和睦相处。涂振辉依然记得,教员有时会借望远镜给他们玩,还经常拿锅巴给孩子们吃。77岁的涂屋罗桂英老人从上一辈老人那里听说,农学院师生与当地人的关系不错,复员时还把厨房用具都送给村民。
人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研究中最关键又最温情的存在。著名历史学者、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刘志伟教授提出要从人的行为及其交往关系出发去建立历史解释的逻辑。我们致力于田野考察,寻找地方档案,抢救口述史料,力所能及保护历史实物和建筑,便是为了回到历史现场,发现与建立人物之间的关联,寻求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关系,发现其“何以至此”的密码。通过拼接勾连历史碎片,从历史现场寻得历史的内在逻辑,可以发现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华南大中学校迁校出省出境,辗转播迁,流动上课,是整个国家与民族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中国何以走向富强,中华文明何以连绵不断,从中不难得到答案和启示。
新闻推荐
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名单公布 梅州“优秀战疫志愿服务典型”名单同时公布
本报讯(记者王玉婷)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梅州市4日印发通知,公布2020年梅州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名单和梅州“优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