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坑这条文脉长廊
●梁启亮
泮坑枫林湾,梅城城郊,古人誉为“梅南胜境”。山不高不奇,相比五岳,虽少雄峻,但或多几分精巧;水经小桥,但同有烟雨迷蒙,色青如玉。其美在“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骼得石而苍,山之荣卫得水而活”。山有摩崖石刻:“灵镇山河”,系“岭南第一才子”客家先贤宋湘所书,一个灵字,道出了此山之磊落、水之洒脱。道出了文化和山河间,相看两不厌。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但凡山水,总是诗文所爱。文化,总是山水之根,山水之魂。一柄枯荷,可留得听雨声,一片枫林,若杜牧见此,必再停车。往观瀑亭路边的山崖逢里,支塞着根根小枯枝,儿子好奇,我告诉他,这是风俗,据说可有利腰骨强壮。
这精巧的风景,我爱,沿泮坑水库建的“客家文化长廊”,更爱。
可避风雨的长廊中,有个个凉亭如珍珠串链,有梅州境域的风景名胜、客家习俗、客家人诗词、谜语、谚语,配以书画。可仰诵叶剑英、黄遵宪、丘逢甲、李金发、叶碧华等客家名杰先贤赋诗,可读当代求能师、唐梦师诗作,有豪迈有婉约。
4岁的儿子,对配画的客家谜语、谚语甚有兴趣和好奇,总缠着我念给他听。一首“月光光”的童谣,念给儿子听,他似懂非懂,觉得很有趣,为什么“韭菜花,结亲家”,“放条鲤嫲八尺长”,啥又是“鲤嫲”?这些原本创作在围龙屋居住时,同“花头”的左邻右舍、叔婆伯姆,也会念给牙牙学语的孩子听,现在随着围龙屋的远离,“阿姆话”也成了我哄孩子的一项技能,因为要翻译,还要解释,童谣适合孩子念,念着顺押韵开心就好。这于我,小时候是一直从头诵唱到尾,而今,不看着对着念却时时卡壳,不知是记忆力衰退还是童年已离得太远?
有个句子网上很红: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往高观音的山路上,应曾有劳作的妇女唱山歌:“千年榕树共条茎,天下客家一家亲。离乡唔离阿姆话,隔山隔水唔隔情。”
前些天有则新闻还是使我震惊:客家话被列为濒危方言。“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我们客家人南迁,我们客家人漂洋过海,是时时没忘阿姆话啊。但细细再想,文化,确实需要保护、传承和发展,需要载体和情感。特别是现代科技的普及,很多很多正悄然远离,手机一点就可查天气,可曾记得客家谚语;雷公先唱歌,有雨都么多?
这圈长廊,就是一条文脉灵动的载体,是客家,是文化,是记忆,也是精髓。这是客家情怀的山河,还请您,一路细细品。
新闻推荐
张奕明高水平演奏钢琴名曲,深深感染了现场观众。(林德培摄)本报讯(记者林德培)2020年适逢德国作曲家贝多芬诞辰25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