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铜箔之都” 梅州底气何在? 梅州不断探索铜箔产业发展新模式,全力建设铜箔地方特色产业集群

南方日报 2020-11-26 07:41

高度自动化生箔机组有序地运行。

嘉元科技已经能规模化生产4.5微米电解铜箔,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准。

嘉元科技成为全国首批25家上市科创板企业之一,5000吨新能源动力电池用高性能铜箔技术改造项目开机试产;超华科技年产8000吨高精度电子铜箔工程(二期)开机试产并陆续转入量产,全市铜箔产能将达到4.9万吨/年;梅州市铜箔产业被列入广东省发展先进材料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的“河梅先进材料产业集群”……

近年来,在梅州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推动下,梅州铜箔产业基础逐步夯实,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走出了嘉元科技、超华科技、威华集团等为代表的铜箔企业,形成了铜箔、覆铜板、电路板等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今年9月召开的梅州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要规划建设铜箔产业园,推动铜箔产业做强做大,力争3—5年内达到10万吨产能规模,打造“中国铜箔之都”。

打造“中国铜箔之都”,梅州底气何在?连日来,南方日报记者走访了嘉元科技、超华科技、威华集团等铜箔企业以及行业专家等。

策划:汤凯锋唐林珍

统筹:黄韬炜

抢先布局

走出国内首家登陆科创板的铜箔企业

从梅州城区出发,沿着风景如画的省道S223线,驱车30公里驶入位于梅县区雁洋镇的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嘉元科技),无尘生产车间内,高度自动化的生箔机组正有序地运行。这里“生”出的4.5微米极薄锂电铜箔,经过一系列加工工序后,将从梅州出发走进宁德时代(CATL)等知名的锂电池生产厂家。

能够生产4.5微米极薄锂电铜箔产品的企业,在全国屈指可数。目前,嘉元科技已经能规模化生产4.5微米电解铜箔,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准。

眼下,全国比较主流的铜箔企业不到20家。在嘉元科技公司附近,还有两家生产铜箔的上市企业——广东超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威华集团公司。2019年梅州市铜箔产能为2.9万吨,实现产值约20亿元。

一个区位不占优势的山区市,何以成为全国铜箔产业的重要研发生产基地?

事实上,自上世纪90年代广东超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第一条年产600吨的电解铜箔生产线,梅州就开始铜箔产业发展之路。千禧年后,广东梅雁电解铜箔有限公司、梅州市威华铜箔制造有限公司、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梅州威利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进入铜箔行业。

“20年前,我国高性能电解铜箔产品还基本处于被美、日、韩等技术强国垄断的局面,不仅价格昂贵,在市场需求旺季,部分企业甚至需要排队等待七八个月才能进口到这种铜箔材料。”嘉元科技总工程师王俊锋是该公司最早入职的“元老”之一,也见证了梅州铜箔产业的发展历程。“当时,国外技术封锁,国内并没有多少经验可供参考,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尝试,摸着石头过河。”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十多年间,梅州铜箔企业通过深入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在生产实践中的不断总结创新,逐步攻克了一项又一项的技术难关。目前,嘉元科技已成为国内铜箔行业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锂电铜箔生产技术在行业内领先,锂电铜箔产量位居全国前三;超华科技成为国内少数拥有超万吨高精度铜箔产能、实施全产业链发展的企业;威华集团生产的铜箔各项性能指标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产品可部分替代进口高档电解铜箔。

创新驱动,破势而立。一路走来,梅州铜箔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产业链条日趋完善,培育出博敏电子、五株科技、志浩电子、龙宇电子等一批与铜箔产业相关企业,形成了铜箔、覆铜板、电路板等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5311”绿色产业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在此基础之上,梅州还积极开拓“双区”市场,充分发挥“梅州所长”,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经济圈”,通过产业配套对接“湾区所向”“深圳所需”,同时也接受“双区”的外溢辐射。

创新引领

多项铜箔生产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眼下正是销售旺季,产品供不应求,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有的采购商不相信仓库没货了,还让我给他拍照证明,更有甚者直接开车到仓库"抢"货。”在超华科技铜箔生产车间内,铜箔事业部副总经理刘吉扬忙碌不停,一边紧盯生产流程,一边回复客户信息。

这是超华科技近三十年的发展中一以贯之的创新结果。基于5G的广泛应用,该公司不断优化铜箔产品性能,提升产品竞争力,与飞利浦、美的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展开深度战略合作,为公司5G市场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与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双方在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及成果转化方面的优势,联合研发的纳米纸基高频高速基板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超华科技铜箔事业部总经理孟基中说,依托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电子材料联合研究中心”,企业已研发出RTF(反转铜箔)和HVLP(超低轮廓铜箔),并具备量产能力。

制造业的核心是创新,只有不断探索新技术,推出新产品,抢占新市场,融入新业态,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下游产业的发展,对铜箔产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断加剧铜箔行业的洗牌,大量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的企业逐渐消失,而只有少数能够向上突围的企业才能存活,并分到了更大的市场蛋糕。

嘉元科技同样深谙其中要义。该企业坚持将每年收入的3%以上用于科研投入,先后组建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

该公司主导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用高性能极薄电解铜箔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专家组评审,被认定为“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我们与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嘉应学院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南开大学共建广东省锂离子电池铜箔院士工作站、锂离子电池铜箔研究所。”王俊锋说,在此基础上,企业对现有研发平台进行有效整合,打造研发综合楼(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目前,项目正加紧建设,预计明年6月建成后投入使用。

一步步的技术革新,让嘉元科技从一个山区小企业,成长为能够与国际巨头“扳手腕”的行业领军者。“曾有人评价我们企业是山沟里飞出去的"金凤凰",现在回头看来,这条路我们走对了!”王俊锋说。

这是梅州坚持创新驱动,引导铜箔产业向上突围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在政府激励和产业发展的推动下,2016年至2019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势头不减,累计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02.72亿元。在2019年度创新驱动发展7大类37项指标中,梅州市有11项指标居粤东粤西粤北12个地级市的前3位。

乘风破浪

政策加码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刚刚生产出来的铜箔精度高、品质好、性能稳定,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效果,颜色、光亮度都很好,开机成功!”在不久前举行的嘉元科技5000吨新能源动力电池用高性能铜箔技术改造项目开机试产仪式上,董事长廖平元按下通电开机按钮,随着阴极辊的缓缓转动,一卷卷薄如蝉翼的铜箔新鲜出炉。

该项目是嘉元科技去年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募投项目之一,总投资3.72亿元,引进了25台世界先进的锂电铜箔一体化生产设备,具备生产高端前沿、小于等于6微米高性能锂电铜箔的能力。该项目投产后,嘉元科技铜箔产能可达到2.1万吨/年。

“我们还在白渡镇沙坪园区投资10.1亿元,打造年产15000吨新能源动力电池用高性能铜箔技术改造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增加年产值15亿元以上。”王俊锋说,项目建设工作正在全速推进,目前已进入厂房基础建设阶段。

同样,作为铜箔行业龙头企业,超华科技正加快产能与结构双升级,前瞻加码高端产能。该企业年产8000吨高精度电子铜箔工程(二期)已开机试产并陆续转入量产,年内将全面达产。

发展动力充足,产能不断扩大,映射出梅州发展壮大铜箔产业,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的决心和信心。作为广东重要生态屏障,生态发展区是广东赋予梅州的新时代定位。深耕作为梅州五大传统优势产业之电子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铜箔产业,是加快构建“5311”绿色产业体系,推动梅州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今年9月召开的梅州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要以嘉元科技、超华科技、博敏电子、志浩电子等企业为龙头,引进战略合作,规划建设铜箔产业园,推动铜箔产业做强做大,力争3—5年内达到10万吨产能规模,打造“中国铜箔之都”。

“我们牵头起草了《梅州市促进铜箔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组织编制了《梅州市铜箔、印制电路板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1—2025年)》,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相互贯通,大力支持铜箔、印制电路板产业高质量发展。”梅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经过多方努力,目前梅州市铜箔产业已列入广东省发展先进材料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的“河梅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共同打造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200亿元的先进材料产业集群,为梅州铜箔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进一步提振士气和发展信心。

为全力建设铜箔地方特色产业集群,2020年中国电子铜箔行业年会暨梅州市铜箔产业大会将于27日开幕,中国工程院、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嘉应学院、南开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校专家、教授将为梅州铜箔产业发展把脉开方,努力将梅州打造成中国“铜箔之都”。

值得一提的是,会上还将发布《梅州市促进铜箔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梅县区新材料特色产业园规划》,并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铜箔产业平台建设、招商引资项目、金融授信等系列签约和项目动工、投产启动仪式。

市场与政策叠加,梅州铜箔产业将迎来新的春天。

■圆桌论坛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刘德桃:

“引进来”并“走出去”提升铜箔产业发展水平

当前,新经济蓬勃发展、市场广阔。铜箔是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及新能源动力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之一。目前我国铜箔的质量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铜箔的质量将决定下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广东乃至全国电子基材的重要研发生产基地之一,梅州产业基础良好,上下游配套较为齐全,加之当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因此,我个人认为,梅州具有发展电子信息材料产业的优势。

在接下来的产业发展中,建议梅州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通过“走出去”,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铜箔生产技术,与当地产业实际相结合,带动铜箔产业的快速发展,我认为这方面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与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不同,梅州在区位上不占优势,当地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平台、出台政策,筑巢引凤吸引更多高水平的专业化人才,借力引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打造“中国铜箔之都”的目标,助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嘉应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教授、嘉应学院表面技术研究所所长唐春保:

打造铜箔产业研发平台长效带动产业良性发展

不管是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态势的新能源汽车,还是5G通信行业,作为产业链上游原材料的铜箔都必不可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很难再找到这样一个颇具潜力的行业,因为铜箔是电子工业的重要基础性材料,就像做枪做炮,好的钢材必不可少,铜箔正是新经济的“钢材”,市场巨大且稳定。

早年就已布局铜箔产业的梅州,在国内已有一定的基础和产业规模,尤其是在锂电铜箔领域,梅州企业嘉元科技技术水平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如今,在产业风口下,加之政府高度重视,要做大做强梅州铜箔产业,是很有盼头的。

铜箔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要做大做强梅州铜箔产业,打造“中国铜箔之都”,就必须具备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丰富的人才储备,仅仅靠企业自身发力很难实现,所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联手当地高校及科研院所,构建具备创新研发、技术培训、终端检测三大功能的铜箔产业研发平台至关重要。首先,提升平台创新研发能力,是基础更是关键,由此有效整合资源,可以快速为当地铜箔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其次,则是技术培训,夯实产业发展的人才基础;最后,强化平台的终端检测能力,为企业节省更多的时间和运输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如此一来,设备、技术、人才等产业发展要素都具备了,才能吸引更多企业、资本进驻梅州,进而带动更多人才支撑铜箔产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此外,长远来看,人才培养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向优势产业倾斜,可以尝试在当地高校原有的应用化学、化工、自动化等专业加入更多与铜箔生产相关的专业课程,打造产学研实践基地,源源不断地为铜箔产业输送专业人才,完善研发、技术培训、测试、人才培养等服务配套。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子铜箔材料分会秘书长、研究员冷大光:

梅州发展壮大铜箔产业具有很好的基础和优势

随着5G产业的高速发展,高精度电子铜箔市场需求增大,同时新能源汽车也即将迎来较大规模的发展,同样也将带动锂电池原材料之一的电子铜箔的发展。我认为,未来几年,电子铜箔产业将迎来产业规模扩大和产品质量档次提升的良好机遇。

梅州铜箔产业起步早,拥有以嘉元科技、超华科技、威华集团等为代表的铜箔企业,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发展经验,同时这3家企业具备2个有利条件,一方面都是上市企业,资金问题相对容易解决,另一方面他们较早与高校、科学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因此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和增资扩产能力。此外,当地政府也大力支持铜箔产业发展,提出要全力建设铜箔地方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中国铜箔之都”。综合看来,可以说梅州发展壮大铜箔产业具有很好的基础和优势。

那么,在下一步的发展中,梅州应在现有生产规模和经验的基础上,加强研发创新和技术人才培养,长效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抓好营商环境优化,加强招商引资,提升产业上下游产业配套,强化产业集聚效应。

2020年中国电子铜箔行业年会暨梅州市铜箔产业大会的召开,便是一个很好的开端。通过大会这个平台,将产业发展所需的各方资源汇聚于梅州,为铜箔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推动促进作用。

南方日报记者黄韬炜本版摄影: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署名除外)通讯员陈新峰谢锋辉刘洪桥郑敏曾健锋

新闻推荐

让农民工不再忧“薪”忡忡

■程绍德近年来,梅州市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1至10月,梅州市办结各类劳动违法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