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山歌音乐剧《林风眠》在梅首演 一情一境诉人生 一笔一画绘风眠
●本报记者赖运香
昨晚8时,由梅州市戏剧研究室团队编导创作、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排演的大型山歌音乐剧《林风眠》(以下简称《林风眠》)在梅州市亮胜客家艺术中心首演,向前来参加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的嘉宾们献上了一场独具特色的视听盛宴。
“火中化作蝴蝶去,送你一路当空舞,焰火为你来超度,来世轮回再成就我笔下三千幅……”舞台上,文革时期的林风眠亲手烧毁了自己的绘画作品,人物情感的集中爆发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将整个剧情推向了高潮,台下不少观演嘉宾留下了泪水,掌声经久不息。
“非常好!值得推荐到更多地方。”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表示,《林风眠》是一部高品质的剧目,通过这部剧可以让老百姓更多地了解林风眠、了解国家美术教育的发展史,对美术思想具有非常好的启迪,并且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一代宗师描绘传奇人生,文化名人走进百姓生活。
《林风眠》是在梅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下,为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而推出的一部大型山歌音乐剧。该剧以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的一代宗师林风眠为人物题材,通过对林风眠辗转漂泊的人生及其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在艺术领域上的独特造诣等描述,展现林风眠的传奇人生以及梅州文化艺术的卓越成就。
全剧120分钟的演绎中,传奇的人生故事、高规格的舞台艺术呈现与极具张力的表演,让观演嘉宾们近距离地走进了林风眠的艺术人生,共同感受他一生命运的传奇色彩。
倾力打造 呈现“中西调和”的艺术表达
《林风眠》的创作故事不仅是对林风眠传奇艺术人生的详细挖掘,也是对梅州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系统阐述。“该剧从文本到舞台呈现,与以往传统的山歌剧有所不同,其本着挖掘梅州历史文化名人故事的理念,从中开掘林风眠身上的生命特质,并以山歌音乐剧的艺术形式呈现舞台。”该剧编剧、梅州市戏剧研究工作室二级编剧廖惠玲说,通过在某个节点上展示林风眠的过人才气、磊落胸怀、高贵操守、艺术精神,是此剧的追求。
看人生百态品人生百味,人生经历汇成绘画营养。
林风眠在雪白的画布上面描绘自己的人生,而他一生中遇到的人物也在这块人生的画布上留下不同的印记。“《林风眠》将客家山歌剧与音乐剧进行了融合,并借助黑白衣人作为两种价值立场的叙述者来讲述林风眠人生中不同阶段的故事。”该剧总导演、梅州市戏剧研究工作室导演李建生告诉记者,林风眠是中国文人中一个典型的缩影,正因为他所经历的苦难具有巨大的代表性,更意味着《林风眠》这部剧的艺术高度也跟他的苦难息息相关。
民族文化是根基,传统文化是纽带。
“为什么这部剧一定要叫山歌音乐剧,因为脱离了山歌,这部音乐剧也就失去了它本身文化的意义……”导演李建生介绍,《林风眠》这部剧虽然运用了音乐剧作为外在艺术形式,但是从头至尾贯穿的客家山歌元素才是音乐的内核和基底,这是根植于客家人的文化符号,也是这部剧的独特之处。“正如林风眠所倡导的"中西调和"的美学理念一样,这部剧也在用"中西调和"的方式来表达林风眠、讲述他的故事。”
匠心设计 符合中国东方美学精神的艺术美感
“整体的舞蹈设计上,我们追随林风眠的人生轨迹去做了一个编排,走了当代和现代的表演风格,所有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和调度都藏有内心的情绪。”该剧舞蹈设计、广东省艺术研究所艺术创作中心主任郭吉娜说,剧中同时抓住了“行进”的概念,演员并没有过多的跑跳动作,而是通过单一的行进动作步伐,去代表生命当中的进行和轮回,不仅提供给观众视觉上的享受,而且准确地参与了不同情境的抒写和表达。
走进黑与白的世界,沉浸光与影的情境。
“我们有将近300个灯光的节奏变化,并且这些变化都是根据人物的行为、空间、心理来进行,用灯光控制整部剧的戏剧节奏,控制人物外化和内在的表达,做到了既有象征性又有寓意,整体的舞台美术效果简约、诗意、唯美。”国际知名舞美灯光设计家、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二级教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周正平介绍,这部剧在色彩、灯光的运用上都非常节制,没有五颜六色,而是把演员作为艺术的主体来呈现和突出,创造的情境空间符合中国东方美学精神。
讲述梅州好故事,传播梅州好声音。
“这一次的合作还是非常完美的,不仅全团上下积极性非常高,而且市里面高度重视,某种意义上也是因为在这么好的基础才有如今精彩的呈现。并且通过这部剧,我们把当代的一些艺术表达、艺术能力和艺术手段呈现给了山歌剧。”周正平笑着说,《林风眠》这部作品呈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媒介,值得传播到更多的地方,让更多人知道梅州对文化的追求和定位、了解山歌剧的独特。
新闻推荐
梅龙高速公路梅州东联络线正式通车,标志着梅州首条环城高速公路闭合成环。(首席记者连志城摄)本报讯(记者方俊鹏)昨日10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