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养蜂人黄晋超:与蜂共舞半世纪酿就甜蜜人生
黄晋超小心翼翼地将蜂巢脾拎出来。魏丽文摄
“嗡嗡嗡、嗡嗡嗡……”阳光下,数百只蜜蜂在养蜂人黄晋超周围上下飞舞。黄晋超看不见蜜蜂挺着肚子、拍着翅膀的忙碌样,只闻得蜂鸣声声入耳,他用手轻抚饱满的蜂巢,脸上露出了笑容。
在养蜂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养蜂苦,养蜂累,养蜂辛苦活受罪。”因此越来越多人不愿意养蜂了,黄晋超却跟别人不太一样。
他自小视力不好,30多岁时被诊断为视网膜色素变性,到了40多岁时就完全看不见了。从接触养蜂到现在,黄晋超已经与蜜蜂共舞50余年。他的世界虽已黑暗,但他却以几十年如一日的热忱,用双手酿造着自己的甜蜜人生。
●南方日报记者魏丽文
年少养蜂
帮家里减轻负担
走进梅县区程江镇长滩村,连绵起伏的群峰透溢着一种秀美。黄晋超的家坐落在长滩村一个山谷里,向阳少风,冬暖夏凉,一年四季花开不败,是适合养蜂的好地方。
顺着蜿蜒的村道一路向前,记者来到这个隐藏在大山里的农家小院。50多个蜂箱散落在小院四周,无数个精灵在空中飞舞。66岁的养蜂人黄晋超在这里做着世界上最甜蜜的工作,他采用传统的方式养蜂酿蜜,货真价实的蜂蜜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香饽饽,供不应求。
“走,一起看看我酿的蜂蜜。”黄晋超热情招待道。说完他手扶栏杆,健步如飞爬上楼顶。如不是熟人提起,很少人能一眼看出黄晋超是失明者。
楼顶是黄晋超的养蜂基地之一,这里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二三十个蜂箱。到了这里,黄晋超步伐开始变缓。他小心翼翼、一步步向蜂箱挪动,眼看就要碰上障碍物,旁人欲伸手去扶,他摆摆手道:“我没问题。”很快,他轻车熟路打开蜂箱,慢慢将蜂巢脾拎了出来。“蜜蜂跟人一样也是有脾气的,对它们一定要温柔,不然就会蜇人。”这是黄晋超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养蜂经验。
第一次与蜜蜂接触,由于缺乏经验,黄晋超就被蜇了不少包,那时他才14岁。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读了4年书,就开始跟着大哥学养蜂了。”黄晋超说,养蜂人要赶花期,经常要住在山上,十分辛苦。
黄晋超依稀记得16岁那年,他一肩挑着衣服和做饭工具,一肩挑着蜂箱在星光下赶路,前往梅江区长沙镇樟坑村赶花期的场景。
从长滩村到樟坑村,在今天即使开车也要1个多小时,但在当时,黄晋超足足走了10几个小时。“傍晚吃完饭就出发,一直走到下半夜到了长沙镇,我们才找地方休息一下。醒来又继续赶路,一直走到第二天早上9点才到目的地。”黄晋超回忆。
在山上,黄晋超与同伴住在茅屋里,砍树为床、铺草为席。白天放蜂,晚上则听着收音机的广播入眠。如此反复,直至数月山花凋谢。“虽然所获无几,卖不了几个钱,但是能帮家里减轻负担,也让我高兴得不得了。”黄晋超说。
双目失明
以手代目创造财富
黄晋超记不清自己是什么时候彻底看不见,只知道自己自小视力较差,读书时,老师便总安排他坐在最前面。
30多岁时,黄晋超便被诊断为视网膜色素变性。为了治病,他东奔西走,去过大医院,信过小偏方,但都不起作用。到了40多岁时,黄晋超就完全看不见了。
“完全看不见的时候,你害怕吗?”
“不害怕。”
短短的三个字,就这样从他的嘴里轻描淡写地说了出来。黄晋超说,他父母育有6个孩子,他排第四,小时候家里贫穷,“一大家人挤在小小的瓦房,喝着粥,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肉”。童年的艰苦经历,早已教会他坦然面对挫折。
失明后,黄晋超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等靠要,而是保持着乐观心态与命运作斗争。
看不见东西,他就手脚并用,一遍遍用心感知,直至熟练掌握物品的方位、形状……“有时也不免摔倒,但是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呗。”黄晋超笑道。
也有很多人好奇,“超伯,你看不见了,还怎么放蜂赶花期呢?”
“赶花期时,我就让家人帮我把蜂箱放在山上,收蜂时我一定要到现场,用手感知蜂蜜是否可收割。”黄晋超说,现在自己除了上山干活时要家人领着,行动较为缓慢外,其他与常人无异。
别看黄晋超看不见,他却有敏锐的经济头脑。改革开放后,大部分村民还保持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黄晋超就已经拿着自己攒了多年的积蓄,搞起了种植养殖一体化。这为他赚了第一桶金,黄晋超也因此成为了长滩村最早买摩托车、较早盖起三层水泥楼房的人。
几年前,有湖南的老板来长滩村寻购水晶柚,黄晋超马上意识到这是个商机,便鼓励大家扩大种植面积。当时有村民担心种多了卖不出去,黄晋超认为:“只要大家一起种,种多了就容易打出名气,反而更好销售。”
果然不出他所料,早前养在深闺无人识的水晶柚如今走俏市场,卖出了好价格。“今年,我单卖水晶柚就赚了10几万元,前些年跟着我一起种的人现在也赚翻了。”黄晋超笑着说道。
真诚待人
无私分享养蜂“蜜诀”
“并箱时为了避免蜜蜂打架,可以往蜂箱喷点花露水。”
“蜂量不足时,要把多余的巢脾减掉。蜂量多时,外界有花粉蜜源时,就可以给蜜蜂加新的巢脾。”
……
黄晋超养蜂经验丰富。不管是养蜂新手还是专业养蜂人,遇到难题,都总爱来请教黄晋超,他总是倾囊相授。
“有人愿意学,我就教,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虽然眼睛看不见,但黄晋超的心是明亮的。
对于别人的请求,黄晋超也几乎没拒绝过。有些养蜂人发现山上某地有蜂,自己又不会收蜂,便会请黄晋超前去帮忙。黄晋超通常二话不说,便由他人领着上了山。
养蜂从不是黄晋超的主业,更像是他给人生额外加的蜜。
这些年,他与人合伙买泥头车搞运输、承包果树园……“可以尝试的都尝试了。”直至前两年,黄晋超还扛着锄头跟家人上山干活。在女儿的苦劝下,这才专心在家里养起了蜜蜂。
最高峰时他养了60多箱蜜蜂,年产量高达两千多斤,每年净收入超5万元。黄晋超养蜂有个原则,绝不因为追求产量而破坏质量。
有些养蜂人喜欢盲目加巢脾,认为这样可以增加产量。有着50多年养蜂经验的黄晋超不以为然,他经常告诉养蜂新人,巢脾不可贪多。蜂量不足加脾,不仅容易导致蜜蜂不造脾,或者整张脾只造一点,还容易造成虫害,损坏蜂蜜的质量。
这些年,也有人“建议”黄晋超加些白糖在蜂蜜里,被他严辞拒绝。“我不做这些违背良心的事,我也不靠养蜂过活。”以诚待人,是黄晋超的为人信条。
正是黄晋超为人处事的真与诚,让外人对他肃然起敬。他的蜂蜜从不愁没销路,每天来家里找他聊天的人更是坐满了客厅。
如今走在长滩村,只要讲起黄晋超,乡亲们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超伯特别不简单!”
乡亲们口中的“特别”,说的就是他虽然身体残疾,却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了致富梦。而“不简单”,说的则是他不仅脑子活,善于捕捉商机,还愿意无偿分享自己的养蜂技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深耕特色农业 加码乡村旅游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多点发力,农旅融合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夜间,火龙果示范园2500盏LED灯同时亮起。农民喜获丰收。颗粒饱满的水果玉米。果农正在检查火龙果长势。夜间催花补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