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马山满村尽是“黄金屋” 今年预计制作柿饼2万斤产值约60万元
霜降后,又到了晒柿饼的好时节。走进平远县石正镇马山村,只见家家户户晾晒着的一抹橘黄色:天台上、禾坪前,竹筛方、柿饼圆,将一户户农家屋点缀成了“黄金屋”。
早上9点多,阳光早已暖暖地照射着大地。这段时间,村民凌征祥和妻子,每天凌晨四、五点开始起床忙活,为的是让削皮的柿子赶上清晨第一缕阳光。他是村里晒柿花的能手,做柿饼已30多年。凭借祖辈传下的手艺,他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前年还把房子重新装修了一番。“制作柿饼要持续一个月,今年我能做500多斤,大概能卖到1.5万元。天时好,我最多可以做上千斤。”凌征祥说。近年来,随着村里年青人外出,柿饼产量有所下降,“身价”却倍增,从几年前每斤10元涨至现在每斤30元。即便这样,也从未愁销路,“这不,今年第一批刚成品的柿饼就已被买家预订了。”
凌征祥告诉笔者,柿饼是纯手工活,制作工艺也十分细致,须经采摘、削皮、架挂、捏心、下架、出水、合饼、潮霜等12道工序,其中最重且最繁忙的就是削皮,每一个柿子都得扒得干干净净,一旦时机延误,熟透发软错过良机,柿饼就做不成了。削好皮的柿子晾架上,通风晾干,遇到好天气约20天才能成品。
马山村党支部书记凌征新向笔者介绍,马山是远近闻名的柿花村,制柿饼有几百年历史,由于当地村民坚持用纯手工制作,制出的柿饼口感软糯、清甜,保留下柿子的原汁原味。每年柿饼上市的季节,除了各地慕名预订的经销商,很多外出乡贤也把柿饼作为手信,带到粤港澳大湾区甚至台湾等地,让在外游子尝柿饼解乡愁,村民甚至无需电商就能销售完成。今年,马山村预计能制作柿饼2万斤,产值约60万元。
“只要村民有没卖出的柿饼,村绿森农产品专业批发合作社会全部收购。”“大家一定要坚持纯手工制作,保持马山柿花的品牌。”“包装档次也要提上去,再涨马山"身价"”……品着鲜甜的柿饼,凌征新与乡亲们坐在楼顶,聊起未来,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甜。他说,接下来,马山村要结合“一村一品”工程,继续做好甜蜜的“柿”业,造富更多村民。(朱双玲朱维佳袁志鹏)
新闻推荐
梅州市平远县委书记宋才华专访■美丽乡村,广东在行动——县(区)委书记专访小溪流水潺潺,乡村道路平坦,农家小院古典别致,房前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