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人民抗美援朝运动纪实

梅州日报 2020-10-28 13:38

▲1953年6月,五华籍抗美援朝战士江华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颁发的报喜奖状。▲1958年2月,曾国华将军随周恩来总理赴朝鲜谈撤军问题时在志愿军陵园留影。▲1950年12月,五华县新桥乡第三村举行小学校舍落成暨抗美援朝示威大会。▲1951年,长征老红军赖绍宏获得全国政协颁发的抗美援朝勋章。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从此,中国人民为了保家卫国而进行的伟大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打响。从这一天开始,英雄的五华人民在新生人民政权领导下,积极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中,从政治、经济及军事等各方面有力地支援了志愿军在战场上的作战;同时,全县人民也从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中激发出空前的革命热情和劳动积极性,对于随后开展的农村土地改革、清匪反霸和各项民主改革运动,重建社会经济秩序等各项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文 中共五华县委党史研究室江连辉

全民动员 同仇敌忾

1950年11月16日,兴梅人民抗美援朝分会筹备委员会宣告成立。12月8日,筹备委员会在兴梅专署礼堂举行第一次会议,倡议全区人民以完成土改、搞好水利、大力生产、扩大冬耕、交好公粮、自觉纳税、健全组织、肃清匪特等实际行动,响应党中央提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伟大号召。1951年4月3-7日,五华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商讨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与生产度荒等事项。会议期间成立“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五华县分会(亦称五华县抗美援朝分会)。此后,全县各区镇设总支会,乡及中学设支会,村、小学、各行业设小组。旋即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支援朝鲜人民正义斗争的宣传教育并付诸行动。县城和圩镇组织机关干部群众上街张贴标语,游行示威,愤怒声讨美帝国主义对朝鲜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对中国的严重威胁;县委宣传部组织报告团,举行宣传动员会、报告会,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中小学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以及附城的农民干部作宣传报告;各条战线、各个单位、各村镇也普遍通过中小型时事报告会、时事宣传座谈会、控诉会、回忆会以及黑板报、大字报、墙报、戏剧、文艺演唱等形式,宣传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进行群众性保家卫国教育。是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全县有24.87万人参加示威游行,有22.75万人在《斯德哥尔摩和平宣言》上签名。通过系列宣传与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等活动,使全县人民得到了空前团结,彻底消除“崇美、亲美、恐美”思想,增强支持抗美援朝正义战争的决心和信心。至1953年7月27日,美帝国主义在板门店同中朝方面代表签订停战协定后,抗美援朝五华分会随之停止活动。

全力以赴 支援前线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五华各界人民把普订爱国公约与促进工农业生产、捐献飞机大炮等实质性内容相结合,把抗美援朝运动与清匪反霸、土地改革、恢复生产、镇压反革命、爱国卫生等工作结合起来,掀起声势浩大的抗美援朝运动。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属军属的号召》。五华县抗美援朝分会立即响应,在全县普遍开展订立爱国公约运动,以此进一步推进全县各级生产、工作和学习,以及其他各项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动员全县各界人民,各工厂、企业、机关、学校、街道和农村,订出具体爱国公约;还号召在性质相近的订约单位间开展实行爱国公约竞赛活动。随后,全县各区乡纷纷召开干部、农会、妇代、青年团、文协等代表联席会议,以及村民大会、户长会议,结合各自实际,制订出切合实际的爱国公约内容和措施。工矿企业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组织工人纠察队,严密保厂,保证城镇不做地主恶霸的防空洞;农村结合互助组生产情况,审查补订生产计划,抓好经济作物和水稻施肥管理及水利建设等工作,努力增加生产,打垮农村中的封建残余势力,完成土地改革;学校努力提高师生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觉悟,掀起学习新民主主义理论热潮;工商界认真组织生产和城乡物资交流,稳定金融物价,反对偷税漏税。与此同时,全县人民积极参与兴梅地区开展的“千元捐献运动”,纷纷捐款捐物,至1952年2月,筹集“五华号”飞机款旧人民币9亿元(折新币9万元),给予正在前线战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强大的精神鼓励和物质支持;还动员群众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952年4月13日,美机在安流、梅林、华阳、龙村等地投放带有细菌的蚊蝇,棉花、鸡毛、传单等物,县委、县政府即派公安局长、卫生科长到安流、龙村等地抓卫生防疫工作,使美国阴谋不能得逞。而身在各地各条战线的五华人也同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满身伤痕的长征老红军赖绍宏于1950年转业南下广东,在中共华南党校(广东省委党校的前身)任校务处长,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国家急需发展橡胶及热带经济作物事业,他二话没说就毅然奔赴华南垦殖局先后担任广州办事处主任、局监察室主任,组织并带领勘察队踏勘海南岛深山老林和湛江地区,规划发展种植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详细方案及筹建军垦农场,为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紧缺战略物资的封锁作出了重大贡献。

全面关怀 送兵参战

新中国成立后,自1950—1955年7月实行志愿兵役制,国家根据需要下达名额和条件进行征兵,动员适龄青年自愿报名应征。经验收合格后,由县征兵工作委员会批准入伍。实行志愿兵役制后,兵员在部队服役不发薪饷,其家属由地方给予优抚、代耕解决其生活困难。在抗美援朝期间,五华的烈军属在社会上普遍受到政治和物质上的优待。1951年3月3-4日,中共五华县委在长乐学宫召开第二次烈军(工)属代表会议,出席代表80人。会议专门讨论优抚烈军(工)属问题,要求各级政府落实党的优抚政策,解决烈、军属困难。在农村,动员群众为抗美援朝等烈、军属无偿代耕;在城镇,优先安置具备条件的烈、军属就业;对个别子女入学困难、发生临时性疾病、房屋破损等特殊情况的贫苦烈、军属给予国家临时救(补)助;对残废军人,按1950年12月内务部颁布的《革命残废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规定给予抚恤和优待,让其生活得以保障;对烈士家属则按内务部公布施行的《革命烈士家属革命军人家属优待暂行条例》和《革命军人牺牲病故褒恤暂行条例》规定,发给《革命烈士证书》,其家属除享受群众优待和一次性抚恤外,还发给定期抚恤金。1950年冬,县政府对每户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发给稻谷450—1200斤;1953年8月起,对以上家属每户发放现金120—650元。春节期间,各乡村均组织群众,敲锣打鼓,给烈、军属拜年。党和政府的真诚关怀,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拥军优属、送子弟参军、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入伍青年离家赴朝时,各区乡均组织欢送大会,母送子、父送儿、妻送夫、弟兄姊妹争相送的场面比比皆是,大街小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粉刷一新的墙头处处可见欢送标语口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嘹亮歌声响彻山村、田野。许多五华优秀儿女赴朝参战,在前线英勇杀敌,争当英雄。当年批准入伍的青年有200名,其中有97名战士在战场光荣牺牲。而当时仍在广西剿匪战斗一线的曾国华于1951年11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3军军长。1953年初,他率空军第3军奉命组织指挥所入朝参战。7月,朝鲜停战协议签定,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同年10月,曾国华才率空军指挥所回到吉林四平。期间父亲曾文山不幸辞世,但他因身处战场一线,忠孝难于两全,无法回来奔丧,成为他一生的遗憾和愧疚。在抗美援朝战争的三年期间,五华全县有热血青年3554人报名参军,应征入伍的人员中有854人奔赴朝鲜战场。其中有魏恒全、曾荣、钟清等106人在战场光荣牺牲,长眠在朝鲜的白山黑水间和异国的冰天雪地中。1952年12月,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中南第二分团,专程到五华作传达报告。1958年7月,五华县委、县政府为了纪念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至抗美援朝各个时期的五华英烈,特在水寨镇祖师岭上修建了五华烈士纪念碑,成为五华人民心中永存的丰碑。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抗美援朝战争已整整过去70年,当年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大多已渐渐消逝于历史长河之中。当我们回顾那峥嵘的岁月,仍能深深感受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全民运动,极大地激发了五华人民的爱国热情,成为恢复和发展全县社会经济、推动各项社会改革和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听党召唤、英勇顽强、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豪情,早已穿越时空,融入五华人民的血脉中赓续永存。

新闻推荐

民生沟通|五华县图书馆什么时间开放?

五华周先生:请问五华县图书馆在哪?什么时间开放?五华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五华县图书馆地址:五华县水寨镇文化街65号。开放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