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嘉应话传奇 百种瑰宝续文脉 梅州积极探索非遗保护“梅州方案”,系统推进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南方日报 2020-10-28 06:43

梅州非遗展示馆内陈列的陶瓷制品,光德陶瓷烧制技艺是省级非遗项目。

龙舞(埔寨火龙)是国家级非遗项目。

《血色三河》是一部具有客家特色、广东气派的音乐剧。

五华金木雕是市级非遗项目,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梅州市非遗展示馆设立在黄遵宪故居内。

中州古乐琴瑟弦、汉剧风韵客家情、杯花声声动人心……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梅州素有“文物由来第一流”的美誉,客家人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积累,创造出丰富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

目前梅州拥有十大类别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65项、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60人,形成了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近年来,梅州越来越重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许多非遗项目得到了更好传承和保护,渐渐焕发新的生命力。

在非遗保护传承中,梅州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也面临诸多难题。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非遗如何进一步发扬光大,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梅州深入推进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从多方面探索非遗保护的“梅州方案”,让古老非遗绽放新的光彩,让非遗再次被保护、被了解、被热爱、被传承,激发梅州这座古城焕发新的活力。

保护有力

从挖掘整理

到立法保护非遗

刚踏入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进门处的序厅设计了非遗目录墙,一转身,偌大的埔寨火龙犹如镇馆之宝,脑海中立马浮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画面。

沿着参观路线推进,便可以看到全馆以“客”字为牵引,分为乡音、乡饮、乡风、乡艺、乡情、乡信六大部分。“作为首个全面展示梅州非遗项目的专题展馆,是展示梅州非遗的重要窗口,实行免费对外开放,并安排了讲解员。”该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行走于展厅内,暖黄色的灯光浮在墙体上,或是流淌在石板间,厚重又神秘,如笼罩在历史中的迷雾,等待参观者去轻轻拨开。

一馆一世界,梅州十大类别的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65项、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60人全部汇集于此,承载着历代客家人的坎坷与荣耀、踟蹰与奋进,是梅州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梅州打造文化名城的瑰宝。

十大类别、365项、360名,这串数字的背后是许许多多人的默默付出,是上下同心的奋力拼搏,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

“保护传承非遗,保护为先,这不仅仅是一个任务,更重要的是要保护文化内涵,要深入挖掘,也要正确、全面和系统地梳理。”梅州市非遗专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廖君谈起非遗保护,深有感触,她既是非遗保护的同行者,更是非遗保护的推动者。

廖君依稀记得,10年前,梅州是如何一步步组织开展非遗普查、挖掘、整理等工作,其艰难与紧迫超乎想象。

他们几乎走遍了梅州大大小小的村落,走访民间艺人,摸清非遗家底,在调查研究、采访、访问基础上获得第一手民间口述资料,收集了大量文字、录音、录像、照片等,并将其记录整理,做进一步挖掘与研究。

“梅州不断完善非遗资料数据库,在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是最好的证明。”廖君坦言,完善的非遗资料库是申报的基本条件。

2010年5月,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是广东第1个、全国第5个获批设立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0年来,这项工作实现由以项目、局部、个体为主,向整体、全面、全民为主的方式转变。

近年来,梅州以推进实验区建设为契机,系统开展非遗项目的整理完善工作,对非遗项目实施分级保护。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对普查成果建立档案,实行数字化、网络化、规范化管理,为后续保护、发展、利用提供资料依据及操作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1日,《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梅州非遗保护将有法可依。该《管理办法》共28条,围绕梅州非遗保护工作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强化制度设计,对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分级分类保护制度、保护单位、传承人等作出具体规定。

据悉,下一步梅州将从政策、人才、经费、平台、大数据等方面着手,规划建设一批非遗传习所,建立生态保护区数据库,普及保护区建设成果,传承客家民系文脉。

传承有方

从单打独斗

到社会各方助力

千百年大浪淘沙,梅州客家流传下来的“非遗”如熠熠星辰,璀璨生辉。说的唱的,练的用的,吃的穿的……祖先的智慧,师徒的心诀,一门手艺的生命力,正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如何传承?保护是基础,厚植人才是关键。

“噢嗨!依溜个阿叔诶……”在梅州市文化馆4楼,响起了阵阵清脆的童声,客家山歌幼苗班的老师张明霏正在教学员唱山歌。

“看到她们,就像看到10年前的自己。”张明霏陷入了回忆,原来张明霏是第一届山歌幼苗班的学员,如今成为一名老师。

“客家山歌幼苗班分为暑期班和一年制班,都是免费教学。”张明霏说,客家山歌幼苗班举办至今已有11年之久,培养了小山歌手1200多名,从中挖掘了不少好苗子。

桃李三千再三千,张明霏是梅州做好非遗传承的生动写照。

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化遗产科科长陈新权表示,近年来,梅州针对非遗10个类别,不断组织传承人免费到外参与学习培训,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并成立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组建管理队伍、专家队伍、传承人队伍、民间保护队伍、志愿者队伍等。目前,各类培训学校和机构共培养人才近万名。

古之君子道,今之青年行。青少年是非遗传承的生力军,记者在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看到,年轻的身影比比皆是。

“我们这里年龄最小的是18岁,传承人的队伍逐渐年轻化。”国家一级演员、省级非遗项目客家山歌剧代表性传承人杨苑玲说,目前他们进行“编、创、导、演”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其中也有不少优秀的青年才俊。

人才的涌现,让传承人倍感欣慰。“过去的我们是"单打独斗",传承人只有身边的几个徒弟,如今的各类培训班让我看到了非遗的"春天"。”市级非遗项目五华金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陈汉标说,各级相关部门以及一些社会组织,都给他们的研究、传承、推广以政策、资金等支持,给予了极大的信心和帮助。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汉剧代表性传承人梁素珍说,梅州非遗包罗万象,不仅仅是艺术瑰宝,更是值得梅州人民骄傲的事情。近年来,梅州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创新与发展的重视前所未有。

自去年以来,一部全长120分钟,具有客家特色、广东气派、时代气息的音乐剧《血色三河》,得益于创新,让客家山歌剧的名号再次响彻岭南

“我们在传承的基础上,保留客家山歌的唱腔、曲调等,通过剧种的变化,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飨宴。”杨苑玲说,无论怎样创新,非遗传承应把握一个核心要素,即不能丢弃原汁原味的东西。

慎思之,明辨之。传承人深刻意识到,他们的首要任务是传承,其次才是创新。正如杨苑玲所说,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他们一方面是将原有的技艺做得更好,并且做好传承人的职责;另一方面是加强学习,开拓思维,通过创新给予非遗生命活力,并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形式创新、产品创意增添更多的可能性。

融合有道

从校园活起来

到景区火起来

“五岭东趋尽揭扬,中有梅花乡……”梅州中学的校歌,唱起来浩气满腔,细细听来,还与广东汉乐《到春来》旋律颇为相似。

日前,梅州中学邀请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专家为百年校歌设计一套具有浓厚汉剧元素的表演动作,将非遗和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校园日常学习与生活。

这是“非遗进校园”另一种形式的新尝试。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青年团团长王焱表示,“校歌的动作设计融入了中国武术、广东汉剧戏曲程式和古代书生礼仪的三种元素。”

“将具有汉剧元素的表演动作与励志的校歌相结合,排练成作品进行推广展示,面向全校师生群体进行普及。”梅州中学校长钟声辉认为,这将成为该校的保留作品,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近年来,梅州深入实施非遗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同时,重点打响了文化惠民、传统戏曲、展会活动、民俗活动等多个特色文化品牌”。陈新权说,如“客家文化非遗艺术周”“客都文化公益讲堂”“周五有戏、周六有歌”等文化惠民品牌,每年开展文艺精品公益性演出超百场,受众近10万人次。

灯映梅江花月夜,古色古香的客乡老街,上千盏灯依次点亮,灿若星河。前不久,中国·梅州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以下简称“客都人家”)亮灯。当传统经典与现代时尚的相遇,一扇面向世界的梅州非遗文化展示之窗随之开启。

客乡老街矗立着白墙黛瓦、窗花木雕的客家围屋,规划设置了汉剧馆、木偶馆、门神画馆、客家剪纸馆、客家蓝衫展区等非遗展示区,梅州非遗与城市现代化发展有机融合,透过形象展示之窗彰显城市灵魂。

城市地标代表着城市形象,往往与当地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如今,不少城市让非遗走进地标,五华便是其中之一。

惠堂体育场已然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坐落于球王故里文化旅游区。去年年底开始,非遗展演走进该旅游区,并逐渐形成常态化活动。

记者在现场看到,五华提线木偶、锣花舞、采茶戏、竹马舞等非遗项目轮番上阵,丰富多彩的节目让现场观众享受了一场视听盛宴,感受到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非遗魅力。

如今,非遗与景区“联姻”的现象在梅州逐渐涌现。例如丰顺县大宝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创作了大型6D视觉民俗山水实景演艺剧目《千年火龙》,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舞(埔寨火龙),为现场观众呈现出一场光与火的盛宴,让现场游客赞叹不已。雁南飞茶田景区、客天下景区等都将非遗表演搬进景区,戏台上,载歌载舞,戏台下,掌声连连。

如何用活非遗资源,蹚出一条文旅结合的发展路子,成为梅州当下思考的一个新课题。

非遗保护工作任重道远,下一步,梅州将继续以推进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契机,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整体保护与活态保护理念,不断扩大客家文化传承传播的影响力。

■相关

最高龄非遗传承人98岁

梅州率先在全省完成第一阶段市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保护计划

“绝大多数传承人都已年届半百,资料的整理颇费时日。也许在我们全未觉察之际,某项非遗就可能消失了,所以我们必须加大保护力度、加快抢救步伐。”聊起传承人,廖君沉默了许久。

就在他们完成第一阶段市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保护计划的过程中,其中一名传承人逝世了,让人痛惜。近几年来梅州市各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已有10位传承人相继逝世,每一位传承人的离世,都意味着从这世上带走了一项绝艺,这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去年5月,在梅州市文广旅局的部署和规划下,梅州市非保中心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市级传承人抢救性保护计划。据悉,本批次抢救性记录的5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按照市级传承人的年龄来做顺序排列的,分别是丰顺县绩苴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徐清花(98岁)、梅县区客家门神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侯文发(93岁,现已过世)、平远县龙舞(香火龙)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曾善仁(88岁)、广东汉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林仕律(87岁)和客家山歌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林楷昌(84岁)。

由于年事已高,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力衰退、表达困难和技艺展示的障碍,给记录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克服重重困难,历时一年时间,现已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计划,目前对5位市级传承人的全方位记录工作已经完成。记录工作包括了每个传承人的口述片、实践片、教学片和综述片,以及全套工作卷宗。

“目前,传承人高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我们在规范和提升梅州各级传承人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也在想办法充实多种形式的档案留存。像这次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就是比较好的方法,所以当时就启动了这个项目。”廖君表示,抢救性保护计划是采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浓缩了传承人一生的艺术精华,是非常有意义的记录。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

新闻推荐

0.3%!梅州前三季度经济逐季回升

南方号“客居南方”关键词:经济据南方号“客居南方”消息,梅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各级扎实推进防控和复产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