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林长制改革 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
2019年,平远县被列为广东省林长制4个试点县(市、区)之一,计划一年为期,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走出一条树绿山青、生态富民的改革之路,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截至目前,平远全县林地面积达1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7.24%。
如今,“绿水青山带笑颜”成为这片粤东北绿色生态屏障的真实写照。策马争先、上下求索,平远如何以林长制实现“林长治”、做活“林”字文章?记者前往一探究竟。
●本报记者傅思林
特约记者朱双玲朱维佳袁志鹏
通 讯 员章田
将责任细分到每个山头地块
深秋时节,走进河头镇向阳村,一溪碧水傍青山,绿意葱茏仍旧。村前,两块崭新的公示牌格外醒目,牌子上,县、镇、村三级林长的姓名、责任区域、工作职责、监督电话等信息一目了然……2019年,平远全县446位林长上岗,河头镇镇长王云峰的名字便在其中。
林长要干嘛?怎么干?上任伊始,王云峰疑惑不少。思索过后,他决定结合镇里实际情况实施“一林一策”。放眼河头,群山环抱的黄田水库,是县城重要水源地,保护森林、湿地资源则显得至关重要。但在以往的森管工作中,责任区不明、护林员老龄化等问题是堵点。
“首先是召开动员会,成立领导小组和林长办,制定工作方案,层层压实责任。然后是优化护林员队伍,实施"一年一聘",健全监督考核机制,适当提高他们的待遇水平,并根据每人五千亩的标准重新划定网格责任区。重点做好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造林任务、林下经济发展等工作,开展优秀林区和责任人月评比活动,提高大家积极性。”王云峰说。
林长制改革“改”在何处?一是完善制度体系抓“软件”。2019年,平远相继出台《平远县林长制工作方案》《平远县林长制考核办法》等多个文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构建县、镇、村三级林长体系,明确县委组织部、县林业局、县财政局等30多个县直有关单位及镇级成员单位职责、相互协调联动,将责任细分到每个山头地块、绿地湿地。
“以前森林发展保护是林业部门"单兵作战",全县护林力量才200多人,责任重、难度大。如今446名林长上岗,通过各级林长牵头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的网格化管理格局初步实现。”县林长办韩垂尚介绍说。
二是推动智慧护林强“硬件”。秋高气爽,正值森林特别防护期,向阳村护林员黄杰清巡山更勤了,他手里不离两样东西:一是扑火把,二是智能手机。“以前巡山"凭感觉",也缺乏监督。现在登陆"护林通"手机APP,责任区域、巡护轨迹一清二楚,巡山护林更精准。而且遇到野外火情、盗伐林木等应急情况,再也不用打电话层层上报,只要掏出手机拍照片、写说明,几秒钟就能将情况传到13公里外的全县林长制信息管理平台。”黄杰清笑着说。
“树耗子”都不敢露头了
“多亏这次群众协助,总算把那帮神出鬼没的"树耗子"给逮着了!”
“是啊,这也是林长制铺开之后宣传得好,群众都纷纷支持。”
日前,平远县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丘健来到林长制事务中心做客,跟大家聊起今年7月成功抓获盗伐林木犯罪团伙的那宗案子,不由得竖起大拇指。他回忆说,盗伐林木团伙为首的吴某,是多年盗伐林木变卖获利的惯犯,常年带着油锯、驾驶无号牌车辆流窜平远各地作案,因其行踪诡秘、作案手法娴熟,被民警称为狡猾的“树耗子”。
今年7月,吴某等人又生贪念,前往东石镇盗伐杉树、马尾松等。所幸周边群众发现并及时向森林公安举报,这才将其抓获。丘健告诉记者:“以前群众护林保绿意识不强,山上的树被偷了,认为事不关己,所以我们很难将"树耗子"抓现行。今年,群众意识明显提高,我们接到的揭发举报越来越多,查处各类林业案件106起,"树耗子"都不敢露头了。”
“因为基层干部离老百姓近、跟老百姓亲,所以他们在宣传保护森林资源、森林防火等知识时老百姓也爱听。”林长王云峰认为,实践证明,把林长的“头衔”下放到镇、村,不仅权责更加明晰,推动生态文明理念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更是事半功倍。
以河头镇为例,随着林长制改革推深做实,生态文明建设齐参与的氛围日渐浓厚。在过去,当地村民在山林建坟现象较多,燃放爆竹的祭祖习俗也带来不小的山火隐患。今年,李文锋、王云峰等林长上任后,不仅完成了辖区内建坟等情况造册登记,又带头走上圩镇、乡村向群众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倡导文明祭祀。如今,山上坟前的鲜花多了,鞭炮声少了。
据统计,全县目前共设立林长公示牌161块、宣传栏49处、宣传标语175条、制度牌896块,印发林长制宣传资料1000多份,制作林长制专题片1个……通过加强宣传舆论引导,有效提升了社会大众对林长制工作的关注度、参与度,形成全社会支持和推动林长制工作的浓厚氛围,使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成为社会共识,让“两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护好一方生态带富一方百姓
眼下正是铁皮石斛采收季。记者驱车抵达八尺镇八尺村的一处深林,七八顶塑料大棚映入眼帘,静卧在海拔900多米的山坳间。大棚里,农民手持剪刀忙活起来。大棚外,山林青葱,仿野生石斛青芽在一棵棵树干上冒出了头。
“种石斛要求高,要海拔高,也要林地好。难得找到平远这块宝地!” 梅州绿盛林业科技有限公司石斛种植基地负责人余燊说,依托平远良好的生态禀赋,他们在7年内将石斛规模从30亩发展到400多亩,通过电商销售到珠三角乃至全国各地,年产值超4000万元。
绿水青山能“生财”。捻起一根根品质优良的石斛,同行的八尺村党支部书记韩垂湘感慨万千。“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八尺村,昔日困于林,而今兴于林。10年前,不少村民以上山伐木为业,钱袋子鼓了,山林资源却稀了,久而久之便“坐吃山空”。7年前,村里引进铁皮石斛产业,40多户村民纷纷加入合作社,从而带动种植、就业,不仅收益更高,绿色资源也回来了。
石斛帮助八尺村闯出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新路子,让如今成为村级林长的韩垂湘信心十足。“当好一方林长,护好一方生态,还要带富一方百姓,盘活林业资源。”他告诉记者,目前,八尺村还相继引进白玉蜗牛、金钱龟养殖等绿色产业,通过林长、党支部协同配合,引导群众流转土地资源,加入合作社帮助就业,目前已带动5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八尺村生态、经济双赢的案例,是全县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目前,平远县依托林长制改革,坚持目标导向,精确任务体系,全县今年完成造林绿化6353亩、森林抚育8.5万亩,同时大力发展以林下种养、森林景观利用为主的林下经济,重点打造灵芝、石斛、油茶、梅片树“四朵金花”,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12.4亿元。
为扩大林业综合效益,平远县还围绕森林资源的保护、建设、发展,着重推进林长制试点示范工程建设,重点建设森林碳汇、先造后补试点、高速公路和国道沿线生态景观林带,对废弃矿区和水土流失较严重或生态脆弱区进行复绿改造,重点打造义务植树基地、国家储备林基地、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试点示范工程,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协同发展。今年以来,全县共建成2个绿美古树乡村、8个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提升南粤古驿道绿化景观和打造1条美丽生态廊道和2条广东省森林旅游特色线路,森林旅游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相继获评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森林康养基地。
新闻推荐
每天上午,在平远县翠拥华庭门口的露天小广场便欢歌笑语,热热闹闹。一批热爱生活、热爱文艺的老人自发组织到这里吹拉弹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