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传家”代代传 唯有读书滋味长
■作者近照。
■李佳文(新快报记者)
我对家乡梅州是十分陌生的,因为长这么大只回去过两次,每次只待了两天。但如果要问我对家乡最深刻的认识,我脑海里第一个念头就是客家人“耕读传家、重教兴文”的传统。老家那句广为流传的俗语“布衣暖,菜根香,唯有读书滋味长”,正是“耕读传家”思想千百年的传统积淀。
我上学前一天,奶奶给了妈妈一条藤条
今年9月,我刚满6岁的女儿迈进了小学的大门,开始正式求学的生涯。开学前,我母亲和我婆婆都给她包了红包,祝她求学顺利,我内心不禁羡慕起来。这和我当年上小学前收到的“开学礼”可有着天渊之别——我收到的是一条用家乡竹子制作的藤条。
至今我还记得我入学前一晚,我的奶奶拿出了两条藤条,郑重地交到我二伯娘和我妈妈手里。即将入学的我和我堂哥,一脸诧异地看着一手带大我们的奶奶。奶奶用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严肃表情交代我们的妈妈:“小孩子开始读书的时候难免会不听教,读书这件事要认真对待。你们两个当妈的也别手软,该罚就罚,该打就打。”
回到家里,我妈郑重地把藤条放在了门梁上方,一个我踩着椅子也够不着的地方。我妈我爸告诫我,别想着毁灭藤条,毁灭了还会有下一根。从此,我挨打日子就开始了。平时一个错别字打五下手心,计算错题打五下手心,如果是测验考试的错题,惩罚数量则会加倍。
那藤条看着细,打起手心来还真是疼,一打下去,我的眼泪就唰地流下来。
母亲在教训完我以后,经常会这样教育我:客家人从来都把读书作为安身立命求发展的最佳途径。家族里一直有互相供书教学的传统。“你外公,当年受惠于长兄下南洋好不容易挣回来的钱,读书考学进省城。现在,他对于留在老家的侄孙一直放心不下,定期寄钱回去让他们安心读书。你在不愁吃穿的城市里,不好好读书,你像话吗?”
第一次回老家,我懂得了“耕读传家”
就这样,在父母的不断鞭策下,我慢慢长大了。
15岁那年,我考上了执信中学。入学后的第一个国庆长假,爸妈第一次带我回到了老家梅州。
老家的房子坐落在一个种满柚子树的山坳里。登上小山坡,从家族祠堂俯瞰山村,可以看见很震撼的丰收景象:棵棵柚子树都被金黄色的硕大蜜柚压弯了腰,世间最完美展示“硕果累累”的画面莫过于此。但是,我也瞬间明白了山区耕地面积不足的尴尬,和耕读传家在梅州老家的必要性。
村里的远房亲戚告诉我,家族的远祖从陕西陇西迁来,面对梅州当地山多地少、人多田少的地理环境,家族一直相信读书求学是最好的出路,于是乎把“耕读传家”奉为圭臬,“茅寮出状元”这句客家谚语也是家族里老人在教育孩子时喜欢挂在嘴边的话。
客家人迁徙路飘过的唐时风宋时雨,英雄的梦想与尊严都随着岁月飘散。唯独“耕读相兼”这种农本社会所追求的理想生活途径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当下,面对乡村振兴的新要求新形势,这种价值追求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耕种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以耕养家、以读兴家,让文明浸润乡土、让文化滋养乡情。
新闻推荐
中甲联赛第一阶段的比赛还剩最后一轮,梅州客家队前九轮取得5胜4平的不败战绩,提前一轮晋级争冠组。这意味着梅州客家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