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抢抓农村土地流转机遇实现三农“六变” 激活资源凝聚发展动能
●本报记者傅思林
特约记者朱双玲朱维佳
“产业种植的股金分红每年有1000元,在耕作队就业每月有3000元工资。”聊起土地流转带来的收获,平远县泗水镇梅畲村村民刘远芳心里美滋滋的。
近年来,平远紧扭土地流转“牛鼻子”,掀起农业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发展热潮。目前全县农村流转土地30816亩,占承包地总面积的19.3%,在全省率先闯出“村民变股民、田园变乐园、农业变实业、一产变三产、农民变员工、农村变景区”的三农“六变”之路。
项目带动
放大流转效益
金秋时节,梅畲村龙颈古梯田金黄一片,禾苗被稻穗压弯了腰,“垦荒复垦 振兴乡村”的标语矗立山腰。望着眼前的丰收景象,村民刘远芳感慨道:“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梅畲村500多亩耕地荒了多年。直到农旅公司集约土地重新耕种,才重现这番美景。”再过不久,她跟农耕队的乡亲们就要忙活收稻,现在正干劲十足。
耕了一辈子的田,50岁的刘远芳对土地有特殊感情。2017年,将自家2亩地“换成”股权证后,刘远芳夫妇成为农旅公司耕作队的员工,回到田间地头,收入也翻了几番。“以前村民各自种田风险大,一年挣不来5000元。现在由农旅公司聘请的耕作队种植,逐渐规模化、专业化,农产品多了品牌和销路,靠着分红和工资,我家年收入达到7万元。”
2017年,当地政府引进梅州客天下集团,带来梅畲田园综合体共建项目,并帮助村民成立了平远梅畲农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短短半年,全村土地流转439户2319亩,占土地确权面积的92.3%。项目每年土地租金收益按土地折款所得价款以年利率4.5%计算,首年获得保底收益金53.82万元,3年来已经累计为村民带来土地流转收益200多万元。
“根据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村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梅畲实现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土地股权转变,保障土地增值收益。群众得到土地流转的实惠,不仅领上股权证成为股民,还通过田园综合体项目带动就业,走进农家乐、耕作队和民宿,成为工资收入稳定的员工。”县农业农村局经改股工作人员谢雁宏说。
土地流转也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连片治理。通过引导村民集约利用闲置土地,农村基础设施、美丽乡村建设日趋完善。如今,依托农旅融合,梅畲田园综合体跻身“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一年引客5万人次。
政策落实
壮大特色农产业
汽车行驶在石正镇安南村,田野翠绿无垠,一丛丛齐腰的狼尾草长势喜人,随风摆荡。这里是平远县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奖补试点项目之一——梅州彧园山仁牧草种植示范基地。该基地盘活了石正镇5个行政村的530多亩耕地资源。
“这块田地曾经因为农村劳力流失大片撂荒,现在却是我眼中的宝贝!”彧园山仁公司负责人曾宪梓说。2017年,他立足当地优质耕地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建立现代化管理、机械化收割的牧草种植基地,向闽粤赣市场稳定供应牧草,每亩年产值达8000元。不仅自己发家致富,更通过土地租赁、入股分红、提供就业等方式带富周边600多户农民。
过去3年,这名来自梅县的80后“草农”已经在东石、石正集约1300亩土地,称得上是平远的“流转大户”。为何到平远“集地生财”?曾宪梓一语道破缘由:政策好。“镇村干部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很快引导村民转变思想,3个月就流转下500多亩地。政策更是件件有落实,去年县里出了新政,土地流转每亩将得到500元奖补。”
近年,通过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扶持等相关政策的有效落实,平远乡村引商不断。“我们还根据扶持政策,着重引导村民将土地向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社聚集流转,提高农业经营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让农业变实业。” 谢雁宏说。
眼下,平远将土地流转与培育特色农业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因地制宜、示范带动壮大脐橙、南药等特色农业产业,成功创建2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培育起一批又一批土地流转典型。昔日农村沉睡资产,在土地流转的引擎带动下,蝶变成为平远乡村振兴的发展动能。
新闻推荐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仁居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村”。(钟小丰摄)仁居村精美生动的红军故事图绘跃然墙面。(钟小丰摄)“村里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