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旅融合发展 夜经济添活力 梅江区探索夜间经济发展,促进夜间经济业态提质升级
夜幕降临,江北老街人声鼎沸。袁群华摄
热气腾腾的红糖汤圆出锅,等待着食客前来购买。何森垚摄
黄昏下的梅江两岸景色,美不胜收。何森垚摄
华灯初上,三角镇客天下社区威尼斯小镇人气渐旺。
霓虹灯为哥特式大楼镀上一层金边,水面波光粼粼,大楼的光影倒映在水中,与月光交相辉映。岸上的市民来来往往,穿梭在岸上的小店中。“晚上到小镇内吹风散步,回家前再喝一份甜品,生活很惬意。”家住客天下小区的徐何生说。
光影交错,背后隐藏着新的经济发展机遇。曾有人用美国国家航天局夜间灯光图来研究城市发展,发现灯光越是明亮,往往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夜间经济”作为激发新一轮消费升级潜力的重要形态,正在梅江区悄然升温,万达广场、江北老街、梅江夜游等消费项目为市民提供越来越丰富的夜生活选择。梅江区正乘着新一轮振兴经济的东风,开拓城市消费的新蓝海。
●南方日报记者梁时禹
通讯员王菊芬
区域在扩大
从老街到新商圈新老美食种类繁多
晚饭过后,万达广场梅香坊迎来了又一轮的消费热潮。市民们三三两两坐在奶茶店门口,或谈笑风生,或低头摆弄手机,原本冷清的店铺一下就充满了人气。“每天晚上8点到10点,是店里最忙碌的时候。顾客年龄多在25岁左右,他们比较享受晚饭过后的闲暇时光。”某奶茶店的服务员小冯告诉记者,最忙的时候需要顾客排队等候约15分钟。
新商圈正在迸发活力,老街区也正在升温。在河斜对岸的江北老街,各式各样的大排档内传出锅勺碰撞的声音。“老板,帮我加10串羊肉和一份花甲。”排档内的顾客交谈甚欢,大快朵颐,好不快活。
从传统吃食到时尚饮品,不同的食物吸引着各个群体消费,进而盘活梅江区的夜晚。
城市夜间经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夜市,而是一种基于时段性划分的经济形态,一般指从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凌晨6点所发生的三产服务业方面的商务活动,其业态囊括晚间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学习、影视、休闲等。
“吃”是夜间消费的一大主题。随着梅江区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入驻梅江区餐饮店的种类越来越多、口味也越来越丰富。记者走访万达广场、客都汇等商圈发现,除了客家菜,川菜、湘菜、日本料理等以“新”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消费。
而在江北老街、沿江西路等主打“传统口味”的老品牌饮食店不乏回头客。洪屋雪花是梅江区的老字号饮品店,店主洪昊告诉记者,夜晚来吃冰的顾客特别多,店里的27张桌,在坐满之余还得翻好几轮台。“来消费的熟客占大部分,不少顾客是从小就开始吃我们店的冰。”
同时,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对消费场景不断拓展延伸,餐饮外卖、“闪购”等“互联网+生活服务”已经成为消费者夜间消费的新选择。“目前,"饿了么"、"美团外卖"等软件上营业额占到店内营业额的50%,过去这个数仅在30%。”日食夜食烧烤吧的店主告诉记者。外卖已成为夜间经济的一种主要消费方式。
有专家指出,夜间经济综合带动作用大、产业链长、关联产业多等特征,正在成为各地积极发展的经济新形式。特别是在白天,大多数人因为工作原因,时间安排紧凑而消费时间有限,夜间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为白天累积的消费需求提供了一个释放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以“食材新鲜、服务好”为招牌的海底捞已进驻客都汇与万达广场两个新商圈,目前两家店正在装修。店铺装修结束之后,梅江区“全天候营业餐饮店”的数量或将突破“零”。
措施在增加
政企多种举措促进消费
晚7时许,夜幕低垂,梅江桥被灯光点亮,一辆辆黄色的游船停靠在岸边,船篷上挂着的红灯笼,将夜晚的江水照出了粼粼的红光。
“在梅州生活数十年,从没有好好欣赏过"一江两岸"的夜景,趁着疫情期间不外出,赶紧买张票上船。”市民王柳玉被这迷人的夜色吸引,和家人坐船体验了一把“夜游梅江”。
“两岸光影摇曳,富有特色的客家古民居与新式大楼形成强烈的对比。河上微风吹过,让人感觉十分凉爽,还能听到美妙的客家山歌。”王柳玉连连感慨不虚此行。
“一江两岸”为梅江旅游增添了新名片,也拉开了当地发展夜间旅游经济的序幕。“东山游船分51座和48座两种船型,夜游的票价分别为普通舱60元/人/次和贵宾舱90元/人/次,发班间隔为半小时一班,航程约为1小时。”梅州客通游船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客通游船”)值班经理张峰荣说。
通过光影讲述“诗画梅江、文明客都”的故事,让游客置身诗情画意中,感受世界慢城的魅力,给游客一个爱上客都的理由。
由于疫情,今年春节期间,东山游船暂停向游客开放。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态势向好,东山游船重新开放,多措并施,对冲疫情带来的影响。“我们开放了日间行船,票价为30元/人/次;同时加大了宣传力度,在媒体上投放了广告。”张峰荣说。
8月,客通游船接待了十几个来自周边城市的旅游团,月接待人数接近3000人。“旅游团来自河源、广州、惠州等城市,不少游客表示对江北老街的骑楼印象十分深刻。”张峰荣说。
为了进一步释放“一江两岸”的旅游效应,点亮夜间经济,日前,梅江区委书记朱国城率队调研梅江夜间经济集聚区建设工作,解决企业在发展夜间经济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一步打造完整的夜间经济体系,形成全天候消费链。
“我们要结合梅江特色,打造梅江阳台、沿河玻璃栈道、特色餐饮、咖啡厅等一批独具特色、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项目。同时,还要解决好融合发展的问题,将芹洋半岛、东山书院和十里梅花长廊等资源串珠成链,形成联动集聚效应。”朱国城说。
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夜间旅游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景区各显身手,观光游船、主题夜市、文化体验活动等已成为夜间旅游的风向标。客天下景区成为市民、游客喜爱的网红打卡点,威尼斯小镇成为仅次于“一江两岸”的夜间游赏地,江北老街在夜幕之下依然游人如织……随着交通及相关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的不断完善,夜间旅游逐渐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旅游形式之一。
空间在上升
22时后的消费潜力仍待挖掘
晚上12点,中影国际影城最后一场电影放映结束。田先生意犹未尽,他打算从电影院离开后到附近寻找一家餐饮店。“凌晨的活动比较少,我和朋友一般都是看完电影再吃个宵夜就散了。”田先生说。类型少、时间短、消费层次单一是梅江区夜间经济的缺陷。
事实上,梅江区并非个例。日前,美团研究院对16个夜间样本城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各城市包括文化和旅游在内的夜间线上服务消费总额近年来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但夜间经济活动的品类依然不够丰富,一些夜间大众消费市场存在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等问题。
发展夜间经济,对于梅江区来说,仍是个不小的考验。一方面,要丰富夜间经济的种类,形成24小时经济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另一方面,又要加强城市的管理和安全的管控,确保市容市貌整洁和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有业内人士表示,发展文化和旅游场所夜间餐饮、购物、文化演出等,可以延长经济活动时间,促进消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消费需求,带动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梅江区夜间消费释放不充分,夜间消费特别是22时之后的消费潜力亟须挖掘,夜间消费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要壮大夜间经济,政府要放松业态、空间限制,激发市场主体的业态和产品创新活力。朱国城提出,要密切关注人民群众在日常活动中的需求期盼,加强思考规划,不断挖掘梅江市场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打造更加完整的夜间经济体系。
同时,各级各部门要主动作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更多夜间服务和产品,形成全天候消费链条,激发市场活力,不断满足群众对于夜间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夜间消费中,文化元素、消费元素、场景元素、时间元素缺一不可。我们将进一步梳理城市文化特色,营造出独特的消费场景,打造更多有吸引力的消费体验活动。”广东客天下实业有限公司营销经理张浩说。
新闻推荐
枫情栈道依水而建,蜿蜒连绵,改造后的枫林瀑,飞流直下,比以前更为壮观。(高讯摄)本报讯(记者刘晓娟)枫树、枫林瀑、枫雅亭、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