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岭南第一才子”宋湘故居“太史第” 象湖边上俊才出 诗书双绝耀山房
1799年(嘉庆四年),宋湘高中二甲第十一名进士。图为其故居内悬挂的“进士”匾额。
1757年(乾隆二十一年),宋湘出生于白渡镇创乐村象湖坪。图为其出生的房间。
宋湘故居周围群山环抱,景色优美。
石窟河蜿蜒南下,流经蕉岭后,流入古朴又宁静的梅县区白渡镇。宋湘的故居“太史第”便位于该镇创乐村象湖坪。
宋湘是谁?此人在当地家喻户晓,从老者到孩童,都能随口说出几个关于他的故事。
七岁启蒙,九岁能文,出口成章,《光绪嘉应州志》称其“下笔有奇气”……宋湘不仅是清代杰出的诗人、书法家,被嘉庆帝称为“岭南第一才子”,也是勤政爱民、造福一方的能臣廉吏。他与姚德胜、丁日昌、丘逢甲、张弼士、李惠堂、黄遵宪、罗香林并称为“梅州八贤”,深受家乡群众的尊崇和怀念。
“鸡犬家家有,桑麻处处连,先畴耕共牧,旧泽诵兼弦。是岸排篁竹,逢桥有木棉。”先人远去,但其在诗中所描绘的故乡风光依然在。如今,宋湘故居被列为梅县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梅县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基地。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白渡镇正深挖宋湘文化内涵,对其故居进行升级改造和景点打造,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让宋湘故居“活”起来。
南方日报记者何苑妮通讯员管彦豪丘秉权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
满腹经纶
嘉庆帝称其为“岭南第一才子”
驱车沿G205国道行驶至白渡镇,一路上能看到不少“宋湘故居”交通标识牌,提示着驾驶者剩余距离。汽车拐入创乐村,不久便来到象湖坪。历史底蕴厚重的宋湘故居背靠象形大山,显得格外幽静。
1757年(乾隆二十一年),宋湘出生于此。这座典型的粤东客家式三堂两横瓦屋始建于清代,坐东北向西南,灰瓦面,土木石结构,总面阔37.5米,总进深53.4米,占地面积约1950平方米;保护范围向外延伸30米,总面积13870平方米。正大门牌匾上书“太史第”三个大字,题有“赋梅世第,编竹元家”对联。
跨过木门槛往故居内部走去,旧时的一砖一瓦仿佛向来人“讲述”过去的故事。
“往前厅右侧走,这里就是宋湘的书房。他天资聪颖,学习勤奋刻苦,年轻时便在诗歌及书法创作上崭露头角。”在创乐村村委会主任宋达先的讲解下,宋湘儿时生活的场景仿佛浮现眼前。透过狭窄破旧的窗口,仿佛能窥见少年宋湘在此埋头苦读的场景。
“在白渡镇,宋湘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村民随口就能讲出几个关于他的故事。”梅州市宋湘研究会会长李欣祥说,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宋湘的故事和传说,讲宋湘如何满腹经纶、如何才思敏捷七步成章、如何智斗财主……事实上,民间所流传的故事并未完全体现宋湘的文学地位。
李欣祥认为,宋湘一生创作了1000多首(篇)诗赋和时文,在清代是“岭南诗派”的一面旗帜,也是一位博学高才的“国家级”文士。其在诗赋、书法创作方面留下的辉煌成就,更值得学者研究和宣扬。
宋湘诗歌内容丰富,技巧圆熟,诗风磊磊落落,豪放不拘。他的诗作全面反映了清朝的社会现实、自然风光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岭南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嘉庆帝称其为“岭南第一才子”,诗人黄遵宪也曾以“我与芷湾是同乡”而自豪。
如今,故居中堂墙上还挂有一幅宋湘少年时题于安丰寺的山形诗。初读不得其解,经人点拨,才知道要从上往下、从左往右、首尾相接回旋而读方可得出诗句,体现了宋湘出众的才华和创意。
记者沿故居外围行走一圈,房屋周围群山环抱,小溪两岸篁竹垂柳,景色优美。
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宋湘,对家乡的大好风光和故居周围的一草一木印象深刻。老年时,宋湘写下许多赞美故居的诗句,足见他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冬初梅已笑,秋尽菊犹钿。”宋湘的诗赋集《红杏山房集》中保存着许多咏梅诗。古代常将梅花视为友谊或者故乡的象征,加上梅花是宋湘的家中物,离家万里的宋湘观赏梅花,也产生了思乡怀人的情感。
除了诗作出类拔萃,宋湘还善书法,随手捡来竹叶、蔗渣照样挥写,甚至用抹布、扫帚同样能写出出神入化的大字。诗人丘逢甲赞其:“竹叶蔗渣俱妙笔,米颠书法杜陵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龙藏宋墨题咏》评曰:“芷湾长草书,章法磊落,笔致潇洒,往往一纸书出辄为时贤所倾倒”。
清廉爱民
遍历滇官晚年督鄂受百姓爱戴
不少人第一次来到宋湘故居,都难以将这座简朴得近似普通民居的老屋与曾经当过大官的宋湘联系起来。
这座灰瓦白墙的客家民居,外表看起来十分普通,内部装饰也并不浮华,没有雕梁画檐、鎏金毓彩。直至走近门前,“太史第”金匾赫然入目,屋内“解元”“进士”“翰林院”三块红底金字牌匾方才彰显出才子昔日的风采。
宋湘故居之所以极为简朴,与他一生为官清廉有关。
在旧时人们的观念里,一般人当官后,只要有条件大都衣锦还乡,买田修屋,为家人和子孙后代置办产业。据记载,宋湘在外为官后,家里人以为他也有钱了,于是修书一封,要他拿钱来买田做屋。
不料宋湘回信道:“子孙若如我,买田作什么?子孙不如我,买田又如何?”短短二十字的一封信,体现了宋湘高尚的官德和人品。斯是陋室,然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我们可以看到,从进门处到故居内部依次悬挂着"解元""进士""翰林院"三块牌匾,这也是宋湘的人生轨迹。”宋达先说。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宋湘故居“太史第”内空空荡荡,没有任何文物或有关宋湘成长的资料展示。梅州市宋湘研究会成立后,对故居内部文献资料进行了丰富和补充,并在故居内重新悬挂包括“太史第”在内的四块牌匾。
宋湘一生“八应童子试”“青衫十五年”和“北漂”六年才取得科举成功。嘉庆四年(1799年),宋湘中式进士,并选翰林院庶吉士。同年父亲宋步云去世,宋湘回乡为父守丧,后返京销假,授翰林院编修。自此一别,宋湘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据记载,宋湘58岁起在云南为官13年,中间曾代理广南、大理、顺宁、永昌等知府及迤西、迤南道尹。在任期间,宋湘为官清正廉洁,常勉励当地举办公益活动,为民众谋福利,自己却家徒四壁,存银无几。
在宋湘的诗文中,他称自己“要与民间验苦辛”,鼓励人民勤于耕牧,在封建官僚中所鲜见。在滇南一带,至今仍流传不少有关宋湘治水、种棉、植树、开矿、办学、除暴的各种传说。
相传宋湘调离云南时,当地百姓夹道相送,送行的人群排成长龙,依依不舍。他在诗作中写道:“十年心迹众人看,回首云山路屈盘。前日出关星来落,怕教父老别离难。”在滇为官之治绩,百姓莫不感恩戴德。人们还在他任职过的地方,自发筹钱建祠立碑来怀念他。
道光五年(1825年),年近古稀的宋湘调离云南,任职湖北督粮道。他栉风沐雨,乘舟督粮,奉谕统筹漕河全局,任务繁重。一年后,宋湘因过度劳累与世长辞,终年71岁。
宋湘一生清廉,大部分收入都捐赠给公益事业,去世后也未操办葬礼,其灵柩由官兵护送,移归故乡。
故居焕新
新建宋湘纪念公园发展“文化+旅游”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宋湘故居"太史第",这座建筑建于清代康熙八年,占地面积1950平方米。它在201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还是梅县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值周末,宋达先没有闲着,而是当起解说员,向一群来自潮州的游客介绍宋湘故居的情况。
“近几年,到宋湘故居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村干部便担起了解说员的责任,大家都自觉主动去了解和学习宋湘文化,游客到来时才能详细地给他们介绍。”宋达先说,
记者了解到,宋湘故居“太史第”历代屡有修葺。2016年,梅县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申请省级重点文物保护资金200万元,对故居再次进行全面修葺。
经过多次系统全面的修缮,宋湘故居重焕光彩。“目前,宋湘故居内部布展仍在进一步完善,接下来计划将故居内的4个房间重新布置,用于展示宋湘诗作及人物生平。”宋达先说。
探寻着力点、找到新路子,梅县区一鼓作气,让名人故居“活”起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近年来,白渡镇在圩镇中心建成宋湘文体中心、纪念馆和宋湘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进一步擦亮宋湘这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站在故居正前方,往前望去便是新建成的宋湘纪念公园,夕阳余晖照射在公园正中央的宋湘雕像上,熠熠生辉。
2019年,白渡镇紧抓梅县区大力打造石窟河精品游线路契机,筹资250多万元,在宋湘故居外打造占地7亩的宋湘纪念公园,围绕宋湘6个人生节点,展示其在诗歌、书法、勤政廉政3个方面的突出成就。
同时,白渡镇在精品游览线路沿线栽种了宋湘诗作中所提及的梅花、杏花、木棉花等花种,并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做好宋湘故居周边房屋的外立面、屋顶铁皮瓦整治和道路两旁的绿化、亮化、美化建设。
“我们将名人故居保护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工作相结合,围绕石窟河风光和宋湘才子文化两大要素,打造了石窟河畔建侨观景平台、荷塘木栈道、钟屋码头、罗寨码头、蔚彩停车休息区等连线连片游览节点,以"文化+旅游"的模式,探索名人故居的活化利用之路,激活乡村发展活力。”白渡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当地群众看来,宋湘故居修缮将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现在,村里人都期盼着公交车能多设一个"宋湘故居"站,方便更多人前来参观。”村民宋纯光家住宋湘故居附近,他说,暑假期间,他每天都会带孙子和孙女到公园里玩耍,“孩子们长大后都喜欢往外走,村里的年轻人对宋湘的了解也越来越少,公园建好后村里环境美了不少,希望能吸引年轻人来主动了解家乡的文化。”
修缮布展后的宋湘故居,成为当地进行爱国主义和党员廉政教育最直观、最生动的教材。8月,梅县区将宋湘故居列为首批区级党员教育基地。
“故居不仅修缮完好,而且活化利用为教育基地,既弘扬了宋湘的廉洁精神,也能将宋湘的文学成就一代一代传颂下去。”宋达先说。
■故居名片
宋湘故居位于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创乐村象湖坪,是一座典型的粤东客家式三堂两横瓦屋。两边配建横屋各一排,正大门前厅设有内门廊,大门前面是一块百余平方米的晒谷坪,外围四周设有照墙,西侧设有外大门和门廊。宋湘任翰林院编修之后,其家族将此屋命名为“太史第”。
宋湘故居始建于康熙八年,乾隆六十年前后重建,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主屋方位丑山未向(坐北偏东朝南偏西),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正屋有房12间,两侧横屋各有房10间,总共有房32间。宋湘出生房间在正堂左侧,少年时期的书房在前厅右侧。
经历数百年风雨的故居虽在历代均有修缮,但此前已经严重破损。1984年冬,宋瑞汶、宋昆华和宋添华等(台胞)捐资,将“太史第”修葺一新;1987年,故居被列为梅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梅县人民政府拨款10万元及宋氏宗亲捐款6万余元进行修葺;2012年,被列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广东省有关部门拨款200万元再次修葺,梅州市宋湘研究会相关学者指导进行内部布展和完善管理制度;2018年9月起,故居面向社会开放。
■参观指南
交通信息:自驾车辆由梅州市东郊月梅沿206国道北行22公里至白渡镇,再沿S332省道东行约4公里,即可到达创乐村象湖坪。乘坐公共交通可在梅州市东郊月梅车站乘40路、42路、43路、53路或57路至白渡月岭站下车,步行约300米即可到达象湖坪。
开放时间:全年对外开放,团体参观需提前预约讲解员。
■宋湘诗歌鉴赏
忆少年
老屋柴门树打头,青山屋后水门流。
受书十日九逃学,恨不先生命牧牛。
家园杂忆四十韵(节选)
作客何其久,回头昨少年。羁情空复尔,乡思故依然。
籍隶梅州古,村名白渡前。衡门当水曲,老屋负崖巅。
鳞次比邻接,瓜绵一脉延。世吾过二十,族众约三千。
鸡犬家家有,桑麻处处连。先畴耕共牧,旧泽诵兼弦。
伏腊童翁集,堂阶子姓联。豚蹄祈岁社,柏酒介眉筵。
乐事丘园旧,良辰景物妍。冬初梅已笑,秋尽菊犹钿。
是岸排篁竹,逢桥有木棉。楼浓红杏雨,溪淡绿杨烟。
湖上感怀四首寄伊墨卿先生(其三)
读书堂角一梅花,昨夜今朝也自斜。
无处寄人春点点,何能伴我路叉叉。
乡愁岁暮真多感,白骨黄尘况万家。
谁信罗浮枝上月,曾经连月照悲笳。
参考文献:
1.《宋湘生平及作品研究》李欣祥著
2.《红杏山房诗赋集》(清)宋湘撰李欣祥校注
3.《宋湘研究》梅州市宋湘研究会编
4.宋湘故居展览资料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林婉萍)新学年在即,连日来,梅州市各高中学校纷纷组织新生军训,为新的学习阶段“预热”。记者走访发现,广东梅县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