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青年作曲家陈的明:一心在音乐创作中 守护客家文化“根”与“魂”
图为陈的明正在创作以林风眠为题材的歌剧音乐。受访者供图
2019年5月,一部以革命烈士罗屏汉、张瑾瑜夫妇为原型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生死坚守》在梅州开拍,消息传遍梅州的大街小巷。
除了取材于兴宁革命英烈、拍摄于兴宁等地外,电影中极具客家山歌元素的歌曲《杜鹃花正红》也出自兴宁人陈的明之手。
陈的明是中国文艺志愿者,梅州市戏剧研究工作室专职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知名青年作曲家,到目前为止创作各类音乐作品500多件。
他曾荣获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广东省优秀音乐人和流行音乐30年音乐人成就奖称号,出版《老屋家》《宁水情长》等多张专辑;是电影《月光恋》《十三根金条》《生死坚守》和山歌剧《春闹》《白鹭村气象》的作曲者。南方日报记者魏丽文
耳濡目染自小痴迷音乐
“缥缈孤鸿无所依,倚风而眠对朝夕……”伴随着琴声,端坐在钢琴前的陈的明不自觉哼唱了起来。记者与陈的明第一次见面时,他正全身心投入以林风眠为题材的歌剧音乐创作中。
陈的明1973年出生于兴宁市永和镇崇新村。从小,陈的明就表现出了对音乐的喜爱与天赋,“他小时候很调皮,但是只要听到收音机里的歌声就很安静。”陈的明的母亲说,儿子打小便爱听收音机里传出的客家山歌。
崇新村地处偏僻山区,村民生活较为单调,彼时村里有几名能吹会唱的音乐爱好者。每当夜幕降临,一天的劳作过后,他们便会聚集在屋前的禾坪前,吹响竹笛、哼唱客家山歌。在他们的周围常常坐着一群欣赏者,陈的明就是其中一名忠实的听众。
在家里,陈的明的母亲也总在茶余饭后唱起《洪湖赤卫队》《白毛女》等歌剧里的歌曲。直至现在,他还能哼出这些曲调。
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听音乐已经不能满足陈的明,他想学音乐。但受当时条件限制,家里没有乐器怎么办?陈的明自有办法。没有笛子,他就从山上砍来竹子,又借来笛子参照着自己动手做;没有小提琴,他就跑到同学家看别人学,自己也跟着学。
读初中时,在老师的引导下,陈的明相继接触了二胡、风琴、口琴等乐器。“那时候我们语文老师是文艺青年,在学校成立了小乐队,我是其中一员,负责吹笛子。”陈的明回忆,乐队的成员一下课便围坐在老师房间,演奏《过江龙》《磨豆腐》等客家民间音乐。
小小的乐队很快风生水起,并承包了学校文艺晚会的伴奏。几千人的学校,会音乐的没几个,让陈的明成就感十足,音乐种子自此在心中萌芽。
陈的明一门心思学音乐,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当时他承担着家里放牛的重任,一放学就赶紧把牛牵到草地,自己跑到不远处吹笛子。日落西山,准备回家时,陈的明才发现大事不妙:自家牛糟蹋了别人家的庄稼。因为这事,陈的明挨了父亲不少板子。
谦卑好学作品超500件
1988年,陈的明进入宁江艺术学校,开始系统学习音乐理论。毕业后,成绩优异的他留校当起了老师。期间,陈的明第一次尝试作曲,“当时写好了拿给兴宁文化馆刘毅老师帮忙修改,正是他打开了我的创作思路,引导我走上作曲之路。”这首被命名为《妈妈》的作品随后发表在《宁江文艺》杂志上,让原本带着玩票心理的陈的明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创作之路。
身处改革开放大潮之中,陈的明身边不少同学都奔向珠三角“淘金”,心里按捺不住的陈的明也想在深圳闯出一片天地。
然而,陈的明发现自己想象得过于美好,“当时每个娱乐场所都有乐队,而我根本没接触过电子琴合成器。”陈的明说,靠着之前学过风琴,他厚着脸皮去应聘键盘手。
尴尬的是,面试时,他找不到电子琴合成器的电源开关;上台表演时,也时常因为演奏不出听众想听的音乐,而被人扔东西。陈的明被辞退了一次又一次,但他身上有一股儿韧劲:不熟悉电子琴合成器,他便每天下班仔细琢磨;演奏不出流行音乐,他就一遍遍练,直至能够信手拈来。
在这个过程中,陈的明接触了大量欧美、港台等音乐,为他之后对客家传统音乐的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5年,陈的明回到兴宁文化馆工作,接触到丰富的客家山歌和民间音乐。4年后,陈的明创作出摇滚客家歌曲《真心小妹莫错过》,一曲成名。“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中央四台播放音乐,刘欢的歌播了之后就是我的歌了。”说起这事,陈的明嘴角扬起。同年,该曲获得广东省群众音乐作品评选一等奖。
业内人士评价,陈的明的作品风格独特,非常有味道,有诙谐幽默的客家风情歌曲,还有摇滚、创新山歌……
风格独特的作品背后,是他谦卑好学的姿态。每逢参加研讨会或活动,陈的明总会想方设法要到音乐前辈的联系方式,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长途电话经常一打就是一两个小时。
陈的明的好学打动了众多音乐大家,民族音乐学家冯光钰教授、时白林教授(电影《天仙配》的作曲者)、沙汉昆教授(小提琴独奏曲《牧歌》的作曲者)、台湾教父级音乐制作人左宏元都非常愿意指导他,这对陈的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身天赋加上后天的努力,让陈的明的音乐创作之路一路高歌猛进。无论是电影配乐还是单曲,都得到了导演和专家的肯定。目前,他的各类作品已多达500多首,许多歌曲在客家地区广泛传唱,受到群众的认同。
甚至有新加坡华侨听了陈的明作曲的《阿公对我讲》大为感动,特地当面赞扬道:“陈老师,你的作品唱到我心坎上了。”
放弃高薪回乡传承发展客家音乐
陈的明认为,一首歌曲最重要的是共性和个性并存,个性让人记住,共性易于传播。而在构筑个性的过程中,陈的明的秘诀就是客家元素。
在创作《生死坚守》主题曲《杜鹃花正红》时,陈的明采用传统石马山歌《新绣荷包两面红》这一小调情歌的音乐元素进行编曲,在乐句上大小调交替,既有小调的柔美,又有大调的阳刚,充分体现了烈士的血性与柔情,使听众充分感受到客家音乐的韵律之美。
陈的明把自己比作农民,他说,农民就要有自己的耕地,地里长出的庄稼就是作品,而梅州就是客家音乐创作最肥沃的土地。
2017年,陈的明放弃东莞的高薪工作,毅然回到梅州从事客家山歌剧的音乐创作。对于这个决定,家人并不理解:好好的工作怎么说放弃就放弃了?
陈的明很清楚,自己此次回乡不仅是要汲取客家音乐的精髓,更为重要的是,“梅州有一群默默坚守客家文化的山歌剧人,他们不在乎功名利禄,只为守住客家文化的"根"与"魂",我被他们深深打动。”陈的明说,作为客家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与他们一道传承与发展客家传统音乐。
早前,陈的明以创作单曲为主,而一个客家山歌剧就有四五十个唱段,且必须综合考虑剧情、人物个性等要素,复杂而庞大的工作对于他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陈的明向来不服输。为了更好地创作,陈的明总是先熟读剧本,并和编剧、导演、编曲充分交流,掌握剧中的人物个性,思考哪些地方该用哪些唱腔表现形式……直至与剧本碰撞出火花,陈的明才下笔创作。
“创作最难的是静下心。”陈的明说,白天纷杂的环境令人无法思考,有时他甚至会跑到静谧的小山村潜心创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和2019年,陈的明分别完成了大型客家山歌剧《春闹》《白鹭村气象》的音乐创作,并在巡演中引发强烈反响。
尽管在客家山歌剧音乐创作方面已小有收获,但陈的明认为自己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同时,他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进来,共同把客家优秀音乐传承发展下去。
新闻推荐
梅州37个薄弱村种下了“致富树” 村企共建“抱团入股”,探索壮大集体经济
南方日报讯(记者/梁时禹通讯员/朱双玲朱维佳)28日,梅州市平远县在广东华清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