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一座城 提振一城人 五华县获评“国家卫生县城”,不断实现“创卫”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南方日报 2020-08-26 21:49

老河道公园风景宜人,让县城人居环境更加美好。张炳锋摄

通过“创卫”,五华县的宜居环境呈现在市民生活中。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不少五华市民每天准时在公园的健身广场跳广场舞。

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从文化之乡,到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再到广东省卫生县城……五华县的城市形象大幅提高。近日五华又多了一张城市名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作为百万人口大县,五华县创卫并不容易。人口拥挤、垃圾遍地的难题,解得了吗?街道乱占乱用、多占少用,管得了吗?被认为梅州最脏最乱的地方,如何彻底改头换面?面对一系列难题,五华县久久为功,秉承“五华阿哥硬打硬实打实”精神,奋力追赶、背水迎考。从2014年1月至今,先后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历经六载,充满韧劲的五华人以务实进取精神改变城市面貌。

国家卫生县城的创建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五华深刻意识到,“巩卫”工作任重道远,通过建立各种长效机制,不断实现“创卫”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下基础,使五华县成为真正的“工匠之乡·宜居五华”。

●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通讯员张炳锋

新环境

全面整治脏乱差垃圾落地15分钟内清理

8月初秋,琴江河畔水韵悠长,大妈们在老河道公园跳起广场舞,洁净宽敞的道路人来人往。谁能想象,曾经的五华县城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环境脏、交通堵、“六乱”等现象严重……一度因脏乱差而备受诟病,甚至被认为是梅州最脏、最乱的地方。

谋而后定,行且坚毅。一场声势浩大的“创卫”战役,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2014年是五华县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个关键年头,这一年,五华县启动创建“省级卫生县城”,2015年12月成功创建。随即五华县一鼓作气,提出拿下“国家卫生县城”金字招牌。2017年11月,五华县成功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技术评估。

从2014年1月至今,五华县经历“六年两考”,先后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国家卫生县城。这些年五华县城旧貌换新颜,卫生死角消失了,环境整洁了,道路畅通了,秩序井然了,文明健康生活理念渐入人心。

如今的变化,得之不易。五华人口众多,推动“创卫”工作难度可见一斑。当时没有一套完全适合五华县的模式可以借鉴,起步千头万绪,五华县决定从“最难啃”的骨头入手——环境卫生。

“针对五华县城面积大、人口多的特点,我们创新推行"人工普扫+机械清扫+人工保洁+三轮车保洁+洒水降尘"五位一体的作业模式,达到全方位的保洁。”五华县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张雄辉说,县城主次干道的保洁时间达到16小时、背街小巷保洁时间达到8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五华县实现了“路面垃圾落地时间不超过15分钟即清理干净”的承诺。

“我在自己的责任路段不停巡查,确保在15分钟内,发现大街上有路面垃圾就要收走。”五华县环卫工人说,五华县实行“网格化”“精细化”的管理,每天都有环卫工在自己负责的领域进行清扫、保洁马路。

记者也做了一个测试,当天上午9时35分,将手中易拉罐放到路边。9时48分环卫工巡查前来,将易拉罐收走了,垃圾落地不超过15分钟就被收走。

同样具有15分钟承诺的,还有县城路面15分钟内排积水。据了解,五华县全力加强县城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在县城1475个集雨井逐步安装“安全防护网”,及时清理下水道,保障路面平整和排水通畅,让市民直观地体会到“大雨不积水、下雨不湿脚”。

与此同时,五华县逐步建立起以城带乡、科学有效处理城乡生活垃圾的体制机制,规划建设了63个集垃圾分类、垃圾中转、工人办公休息室和公厕“四位一体”的镇村生活垃圾分类中转站,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一环一环,环环相扣。五华县“创卫”逐步摸出了门道,路子越走越明晰。

近年来,五华全县上下层层发动,制定了《关于印发五华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20多个文件,建立县领导包村、县直部门帮扶村民小组机制,全面落实县城市容环境网格化管理责任。“创卫”工作实行高标准规划、多层次推进、严要求管理,跨过了“创卫”路上一道道“坎”。

新合力

补短板与迎考相结合民心工程赢得民心

“创卫”工作做得好不好,百姓说了算。

“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家住华兴路的张光伟,见证了家门口这条路的蝶变:从随处可见垃圾到难见果皮纸屑,从路上坑坑洼洼到全部沥青硬化,从流动摊贩占道到全部规范有序经营。

华兴路是县城中心地带,人口较为集中,过去因为周边没有大市场,市民长期饱受脏乱差的困扰,出行十分不便。直到2016年,五华县决定将华兴路的废旧戏剧院改造为华园市场,这是五华县城最大的市场。

记者前往华园市场,周边不见占道摆卖的小商贩,车辆整齐停放在规定的停车线内。市场内整齐规划了肉类区、蔬菜区、熟食区、水产区,各个摊位都标识有编号,市民前去购买食材秩序井然。

让记者意外的是华园市场特别干净,地面上很少看见蔬菜叶、果皮纸屑,每个门店、每个摊位的门口周边都干净整洁。“我们经常打扫,环卫工也会巡查,我们五华的市场干净舒适,不见垃圾和积水。”店名为“里江山地鸡”的老板李赛猛一边说,一边打扫店铺。

“政府为了改变周边脏乱差的面貌,投入财力建设了华园市场,效果显而易见。”张雄辉说,整个华园市场占地约6400平方米,共有900多个摊位。同时还配备了公厕以及垃圾中转站,让市场周边的环境卫生有了大的改变。

这是五华县将补短板与迎考“创卫”相结合的真实写照。

“夺牌是目标,但不是目的。五华县在创建一开始就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全力补齐民生、建设、管理方面的短板,另一方面对标"创卫"考核,有针对性地落实执行。”五华县创卫办主任邓喻文说。

针对基础设施不足、城市功能不完善问题,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先后提升改造了一大批市政道路。新建和升级改造6个农贸市场、12个公园,升级改造一间日处理能力达300吨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场,新建一间日处理能力600吨的生活垃圾减量厂,投运一个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和一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共5.5万方……

家住县城的市民吕先生告诉记者,得益于“创卫”,五华县越来越像大城市了。“我在这里生活了50多年,没想到五华会变得这么好。”同样没想到的,还有游客何春丽。

“我2015年第一次来五华,那时候"创卫"刚开始,时隔5年再来五华变化太大了,住在这里的人一定很幸福。”何春丽说,这就是“创卫”给市民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事实上,五华县始终把“创卫”当成民心工程来抓。该县将“创卫”口号付诸行动,重点锁定百姓期盼的领域。围绕县城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食品安全、公共场所,以及饮用水卫生、农贸市场、城中村以及县城“六乱”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建立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新气象

不断刷新城市颜值提升全民精气神

在鸟鸣中,华兴中路从一夜的沉睡中苏醒,街道变得愈发热闹。位于华兴中路150号的早餐店,早早地便坐满了客人。

“我的店在这里开了五六年。记得刚开店那一年,店门口的街道时不时有垃圾,客人吃完早餐也会乱扔纸,每次开店关店都要花上半个钟来扫垃圾。”店主杨育礼告诉记者,“创卫”这些年渐渐发生了变化。

如果说环境的改观、生活的变化是“创卫”带来的外表美,那么杨育礼则感受到了深层的内在美。

“现在客人都很自觉,保护环境、注意卫生的意识很高。让我感触特别深的是,最初大家是把纸巾扔地上,后来是放在桌上。现在他们用完的纸巾会直接丢垃圾桶,经常看到桌上只有碗筷。”谈起“创卫”带来的变化,杨育礼认为人的改变是“创卫”真正的意义。

人让城更好,城因人更美。“创卫”对于五华人来说已是全民皆知,更是全民参与。邓喻文表示,“创卫”工作由“政府推动”向“群众自发”的逐步转变,恰似春雨润物细无声。

“创卫”凝结着一个县城的精气神。置身五华,“创卫”不只是把城市的“脸”洗干净,还带给市民在观念、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些精神层面的变化,全民素质在提高,城市文明内涵在升华。此外,干部作风转变、经济建设加速、社会治安好转……“创卫”带来了更多方面的改变。

“感受很深,刚开始"创卫"时工作很难推动,市民也不太配合。现在好很多,走在路上都能感觉到群众的神采奕奕、精神抖擞。”五华县创卫办工作人员说,人心齐泰山移,正是有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五华县先后拿下了“省级卫生县城”和“国家卫生县城”的牌子。

成功“创卫”不易,打好持久的“巩卫”战更是艰难。如何巩固“创卫”成果?邓喻文表示,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后,五华县仍然以“创卫”冲刺的姿态,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五华县已经将“创卫”经验作为五华一种持之以恒的工作方法,在加强城市常态化管理基础上,持续发力城市精细化管理,聚焦民众反映城市管理热点,着力办好民生实事。

“创卫”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五华县“创卫”成功,为“创文”奠定了基石。五华深刻意识到,“创卫”“创文”不是政绩工程,更不是面子工程,而是要补短板、惠民生、办实事,最终促发展。五华县的创卫探索踏出了成功的一步,带给群众最真切的感受。

“散步很幸福,买菜很幸福,每天过得很幸福!”今年59岁的市民朱先生,连用3个“很幸福”来形容自己现在的生活。如今在五华,这样的“幸福”不胜枚举。

数说创卫成果

1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完成1个日处理能力达300吨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场的升级改造;新建1座日处理能力600吨的垃圾减量厂;投运一个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和一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共5.5万方;规划建设“四位一体”的生活垃圾分类中转站63个;更新安装超1200个果皮箱;兴建和升级改造县城6个农贸市场。

2市容环境不断改善

充实环卫队伍,现有环卫工人600多人;县城主次干道保洁时间达16小时、背街小巷保洁时间达8小时;县城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近200吨,基本实现封闭式收集、清运和无害化处理;县城80多条主次干道纳入网格化责任地段管理;对县城范围内的10个建筑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强化五华河、琴江河道日常保洁。

3绿化、美化、亮化水平大幅提升

长乐公园、狮山公园、上坝公园、老河道公园等12个公园建成开放;完成水寨大道、进城大道、“两江四堤”等主次干道的灯光夜景工程;五华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2.32%,路灯亮灯率达100%。

4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对县城近700家餐饮店进行油烟直排整治;加强对县城20家工业企业环保管理,污染源废水、废气达标排放率均为100%;县城生活污水全面实行无害化处理,对流经县城琴江、五华河的水质和生活用水水源地水质实行监测,水质达标率为100%;在县城20多处限行路段设立禁鸣喇叭标志牌;县城11家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实行统一收集清运。

新闻推荐

五华县全面落实河长制责任推动河道水环境持续改善 治水见真章 琴江又变清

五华县全面落实河长制责任,琴江河水变清澈。(高讯摄)●本报记者李艳良特约记者张炳锋“这水真清啊!”炎炎夏日,五华县水寨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