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全方位反哺,带来小康路上大跨越 井下村的“美丽蝶变”

梅州日报 2020-08-19 09:06

井下村村委会大楼,由乡贤出资改建而成。(钟幸钰摄)井下村村道实现硬底化,路边还建有警示文化墙。(钟幸钰摄)

●本报记者

叶惠玲

宽敞平整的鹅卵石步道,幽静别致的休闲长廊,红黄相间的健身器材,标准尺寸的篮球场,还有一座孔子像矗立在小山头上……漫步在兴宁市水口镇井下村文体广场,这些装饰细节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本村乡贤捐资建设的。”井下村党支部书记刘灼辉指着篮球场旁墙上的捐款芳名表告诉记者,这个村级文化广场建设面积约4700多平方米,投资100多万元。

在对井下村的走访中,“乡贤”成为记者听到最多的一个“关键词”。

幸福日子是奋斗出来的

在井下村宽敞的村道两旁,随处可见精美小洋楼,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家都住上了楼房。”今年54岁的刘进香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去年,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小儿子家完成了危房改造,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新居。

刘进香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和儿媳妇都身有残疾,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小儿子在洗车场打工,我就在自己家附近种了点菜,养了鸡鸭,养大了就能拿出去卖钱。现在政府还给奖励,以前这想都不敢想。”刘进香开心地说道。

“我们坚持"先干后补,多干多补"原则,鼓励贫困户主动创收。比如说发展庭院经济,种菜、养鸡、养鸭、养牛等,按种养的种类、数量进行以奖代补;还有就是帮助贫困户就业、做小生意,提高务工或经营性收入。”刘灼辉告诉记者,村里把扶贫与扶志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精准脱贫。

刘进香的大儿子则是延续了村里的传统,出外干起了收废品的行业。以前,井下村就有“老辈人”挑“糖箩担”做小生意的传统,即是挑着两只箩,箩里装满麦芽糖、生活必需品等小杂货走家串户,以小杂货与顾客的生活废品相交换,再把交换得来的生活废品卖给收购商或厂家,从而获取利润。

改革开放后,胆大敢闯的井下村村民挑着“糖箩担”走出了贫穷的小山村,并将当年无人问津的垃圾回收做成了一个经济效益巨大的产业。井下村也因此成为兴宁南部数一数二的“富裕村”。

“我们井下村外出人口占了7成,基本上都以废品回收业起步。” 刘灼辉向记者介绍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还在干收废品这一行业的已经很少了,大多数都已经转型。

乡贤“反哺”家乡发展

2014年,在外从事运输行业的刘灼辉回到村里,当选为井下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抓好班子团结,以村党支部作为坚实后盾,开始大施拳脚。

第一件事,他便着手兴建村级文化广场,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但由于缺乏村集体收入,如何解决建设经费成了刘灼辉头疼的问题。这时,他想到了众多在外的热心乡贤,于是他自己先垫付一部分资金进行施工,然后通过前后拍照对比,争取村中乡贤的广泛支持。

“乡贤看了照片都很支持,很快我就收到了大家捐资的一百多万元,解决了第一步的资金问题。”刘灼辉骄傲地补充说道,“我们也不能辜负乡贤对我们的支持,有多少资金就要干出多少资金的样子。”

如今,井下村文体广场已经成为了村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有什么活动都会在这个广场举办,更是成了村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可以说,村里都是靠乡贤发展起来的。”刘灼辉指着眼前的村委会大楼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是井下小学,也是由乡贤捐资改建,才有了现今的模样。

踏进井下村村委会大楼的活动室,几面墙上贴满了各优秀学子在村里“文化节”上获得奖励的照片。

知识改变命运。刘灼辉认为,教育也是奔向小康生活的“助推器”,只有发奋苦读,跳出农门,才能实现幸福的梦想。

2014年,在外出优秀乡贤刘汉先、刘国光、刘海东等的倡导支持下,井下村把每年8月18日定为“文化节”,深圳市洪涛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年新捐资100万元作为教育基金奖励在“文化节”上的优秀学子。

刘灼辉指着2015年和2017年村里高考第一名的照片告诉记者,这是两姐弟。2015年,姐姐刘美芳考取山东大学,在台上领奖的时候,台下的弟弟刘继贤便下了决心,等他高考那年,他也要站在这台上。2017年,刘继贤如愿站在了跟姐姐同样的位置,成功被复旦大学录取。“这还没完,姐姐去年又成功考取了同济大学的研究生。”刘灼辉欣慰地说。

据介绍,今年是举办“文化节”的第7年,包括今年在内,共奖励8名研究生,116名达到二本线以上的高考生,31名达到兴宁一中分数线以上的中考生。据初步统计,这些年共发出奖金36.16万元。

美丽乡村再谋“钱”景

“你觉得村里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路!以前村里都是黄泥路,现在村里的村道都水泥硬底化了,又宽敞又好走。还有就是交通工具的变化,以前村干部去镇上开会都是骑自行车,现在基本上家家都有小轿车了。”今年47岁的刘远豪是村里的组织委员,已经干了22年,谈到这些年的变化,满是感慨。

记者发现,井下村的村道也是由村民筹资建设的。“2017年,村里筹资了100万元,开始扩建水泥硬底化村道中轴线,并沿途打造多个小景点,以点带面,全面建设美丽新井下。”刘灼辉告诉记者,“9月底前,村里的道路要基本完成柏油铺设,11月底前分2批共175盏太阳能路灯进行村道亮化升级改造。”

在介绍中,刘灼辉透露了下一步的打算。“村里还有比较多荒废的土地,准备都盘活起来,发展养殖业,用来壮大集体经济。比如说这一块田地,种上荷花,修建栈道,发展莲鱼共生生态养殖。还有在山上种果树等……”

美丽乡村建设最缺什么?一是资金,二是带头人。井下村乡贤积极支持家乡建设,一举解决了上述问题,掀起了一股“美丽旋风”。

对村里正在发生的改变,今年8月刚返乡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刘美龙很欣慰,也满怀期待:“期待井下村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希望接下来能用我们年轻人的力量为井下村的发展出一份力。”

新闻推荐

省农科院在兴宁举行现场作业培训观摩会 推广水稻机插秧施肥新技术

本报讯(记者李艳良)昨日上午,由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兴宁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现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