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千重山 不负少年心
林风眠的孩童时代便是在这座房子里度过的。赖俊权摄
青年时期的林风眠。摄于1928年
风眠故乡。王宝生摄
一直不敢下笔写林风眠,一是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需要写的内容浩瀚,他是百年巨匠、世界级大师,一生富有传奇;二是写他的名家作品有不少,如果我不能深入挖掘,只怕辜负了大师原有的本质。
林风眠是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坚持“兼容并蓄”的学术思想成为中国美院始终坚持的学术脉络,他开创的“东西融合”艺术道路,创造了中国艺术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近日,嘉应学院美术学院更名为嘉应学院林风眠美术学院,就是家乡人民对他的缅怀。
●赖俊权
灵山秀水育大师
林风眠(1900—1991),原名凤鸣,广东梅江区西阳镇阁公岭村人,自幼喜爱绘画,8岁入读立本学堂。中学时代,其习作常受老师的称赞。
梅州素有“文化之乡”称誉,文风昌盛肇始于唐宋,生长发育于明清,蓬勃发展于近代。查证文史资料,有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是辛亥革命后,梅州人吸纳“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风,从围龙屋里走出了的文学、艺术、教育名家可谓星罗棋布。
林风眠的家乡阁公岭,相传原名郭公岭,因历史上郭姓族人筚路蓝缕、移居此地,奠定了该村繁荣发展的基础。“郭公岭”后改名“谷丰岭”,意为五谷丰登之意,至清末始称“阁公岭”。
资料载,林家的先祖从福建省宁化县客家祖地——石壁村入粤迁梅。众所周知,客家人带着中原文明、迁徙而来,开基繁衍,休养生息,晴耕雨读,入仕从商,他们卖屋卖田也要供子女读书,这是客家人一直遵循的古训。林风眠祖父林维仁是雕刻墓碑的石匠,父亲林伯恩(字雨农),子承父业,是一名画师,善书宋体碑文,兼作小买卖,母亲阙亚带,白宫坪上李溪村人。
林风眠遵循父教,临摹《芥子园画谱》。1915年9月到1919年7月,就读省立梅州中学,得到美术老师梁伯聪的赏识与悉心辅导。他课余读古籍诗文,组织“探骊诗社”并任副社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汩汩流淌的白宫河,挽水向西流。白宫河是客家千流万壑中、千嶂重围里汇入梅江水系的一条支流。
据林风眠回忆:“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对山上的树,山下的小溪,小河里的一块一块石头,既熟悉又喜欢。”故乡的山水深深铭刻在他的脑海中。
林风眠的孩童时代,更多是在山间田野、镇上的染布坊和母亲度过的。但简单美好的生活却在他6岁的时候改变,林母被族人强行逐出村子并被送走,母子天各一方,再也没有见过面,这大概是林风眠先生抱憾终身的事情。
林风眠幼年受祖父影响很深。他祖父是个倔强、勤劳的山村石匠,很疼爱他。晚年林风眠总是怀念儿时与祖父在一起的情景,记着“你将来什么事都要靠自己的一双手”的教导。他毕生独立倔强,数十年孤身奋战始终坚定不移,以至作品表现出虽孤寂却刚正的特色,这正透射出石匠祖父默默雕刻石头的客家精神。
正如他的回忆,“白宫阁公岭村与其他只要是多山有小河的地方,祖国到处都有”。然而客家人的根的意识,在他的身上有着强烈的反映,那就是对故乡“胞衣迹”的萦怀,因而虽离开故乡近半个世纪“竟如昨日!”
苦难是一切的调剂
山川毓秀育群英,林风眠的故乡西阳有山有水,山名九峰山,为梅州屏障,水为白宫河,流水潺潺。据唐朝元和(公元806-820)年间郡县志(李吉甫撰)云:程乡有西阳山、西阳水,地因山水得名。西阳山峦重叠,景色迷人,境内乡人非耕读即经商,遍布南洋,勤劳耐苦,耕读传家作,林风眠就在这样的环境一天天长大。
查证1919年,中学毕业的林风眠,收到了梅州中学的同窗好友林文铮从上海发来的信函,获知了留法勤工俭学的消息,遂作为第六批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与林文铮、向警予、蔡和森和蔡畅等数百人准备赴法。他们从上海乘法国邮轮四等舱,艰难航行月余抵马赛港,开始了崭新的人生历程。
那一年,林风眠19岁,带着背包,带着对家乡的眷恋,离开故乡。
纵观林风眠的一生,是苦难、坎坷的,也是绚丽、辉煌的。他的一生,都在摸索、奋斗,是求新求变的楷模。据资料载,他一生都在“摸着石子过河”,在杭州开始下水,在重庆摸到第一块石子,在上海摸到一块较大的石头,而到了香港,这位耄耋老人又再次“下水”摸索前行,他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彼岸就是:“让中国画融入世界,走向现代!”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1920年,林风眠一行人抵达法国马赛港,先在枫丹白露中学和布鲁耶尔市立中学补习法语及西洋素描,后在毛里求斯林氏集义会和华法教育会的补助下,半工半读做过油漆招牌等工作。谋生的同时,刻苦创作,年底考入国立第戎美术学院,被推荐去巴黎的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著名油画家柯罗蒙(Cormon)工作室学习。当时世界著名画家马蒂斯、梵高等都跟柯罗蒙教授学画。
林风眠好读书,尤其喜读文学名著和哲学著作。1923年,林风眠、林文铮、李金发和黄士奇四人同赴德国游学,他偶遇爱情,与德籍奥地利人艾丽丝·冯·罗达一见钟情。在德国一年多的时间,林风眠以激情创作了《柏林之醉》《摸索》等巨幅油画作品。这些是他早年成名的代表作,也体现了他天才画家的不凡。
1924年5月,林风眠以42幅作品参加在斯特拉斯堡举办的“中国古代与现代美术展览会”,正好蔡元培先生主持这次展览开幕,对大幅油画《摸索》非常欣赏。蔡元培赞叹作者是艺术天才,几次和夫人去林风眠的住所看望他。当时的《东方杂志》报道说“林君盖中国留学美术者之第一人也”。
正所谓“机遇只留给勤奋的有心人”,1926年1月,林风眠与妻子回国,27岁的他被选为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今中央美术学院)校长兼教授。他主持校务后,聘请法国油画家克罗多、日本图案家鹿岛以及民间艺术家齐白石等任教,一时东西方艺术家,荟萃于该校,艺术团体空前活跃。
1927年,林风眠仿照国外经验组织“北京艺术大会”,每日参观者千人以上。1928年3月,国立艺术院(即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开学,林风眠任首任院长兼教授。蔡元培亲自参加活动,并特意住在林风眠的房子里,以此“昭示全国文化教育界,他年逾花甲的老人,多么器重这个不满28岁的艺术家,把他当作新艺术运动的旗手。”学校成立之初,校规就明确提出:“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传统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
细数林风眠前后在杭州执掌教印近十年,全力推进艺术教育,也正是在这“黄金十年”,杭州艺专成为了中国新派艺术家的摇篮。从这里走出的如:赵无极、朱德群、艾青、李可染、吴冠中、罗工柳、彦涵等,在20世纪后半叶逐渐成为享誉中外的艺术大师。
物象为我所得
在中国美术学院校园内,有一座“三剑客”的雕塑。雕塑上的三个人便为林风眠、林文铮和李金发。他们既是同乡,也是同学,都曾在梅州中学求学;他们是挚友,被冠以“三剑客”的称号。他们的人生和成就,既是中国美院的丰碑,也是家乡梅州的骄傲。
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画坛的艺术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他的作品与思想充满着对人性人道的终极关怀,代表的是一种个性解放的自由精神,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广纳人才。
曾经读过林风眠在《知与感》中的文章:“物象为我所得,有两种形式:一为知得,一为感得。一切有生命力的艺术,都是有温度的。”读林风眠的作品,有着神秘的生命意识和悲悯意识,这种意识是艺术之魂魄,也是林风眠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他向艺术本身回归的同时,体现了寻求艺术独立性的追求和努力。
林风眠说:“单纯的意义,并不是绘画中流行的抽象的写意画——文人几笔技巧的墨戏可以代表,而是向复杂的自然物象中,寻示它显现的性格、质量和综合的色彩表现,由细碎的自然中,归纳到整体的观念中的意思。”
林风眠一生屡败屡战,终身都在创作。解放前,画国画的瞧不起西画,画西画的瞧不起国画,进步的或稍有创造性的美术家就受到迫害,彼此排挤。
解放后,也就是1951年,林风眠移居上海,潜心艺术创作。1954年,他任上海市第一届政协委员。1960年,当选为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
1977年,经叶剑英元帅批准,林风眠赴巴西探亲,后移居香港。在香港,林风眠想念那些被自己撕毁的画,77岁长者,与时间赛跑,越画越精彩,他经常画一只孤雁,在层云中奋飞。
此后林风眠先后在北京、上海、台北、香港、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多地举办展览,特别是1979年9月林风眠应法国外交部邀请,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获得极大成功,蜚声中外。
林风眠一生探索实践,终成大家。他创造出独特的“林风眠格体”,即绘画几乎都是方纸布阵,构图饱满充实,用西画之格,表现中国画之魂,追求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典型中国式意境。
林风眠对中国艺术的继承是广泛的,他的作品体现出敦煌壁画、宋瓷、民间艺术等中国传统因素。同时他对中国艺术精神的领悟,无疑可以追溯到他留法时博览众多博物馆与后期他在国内进行的研究,正是得益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广泛借鉴和吸收,才使得林风眠画作中的东方格调如此自然而真切。
林风眠认为中西艺术的本质是相同的,而且也是自然的。在自然中,他在观察一池水、一间屋、甚至一棵树在阳光下斑驳的色彩,就能构成美妙的画面。
徜徉在林风眠的画里,无论是那行云流水般的线条,还是变幻如烟的色彩;无论是热烈的还是沉郁的风格,都能感受到他性情的自然流露,仿佛听见他发自肺腑的言语,带给人一种纯美的陶醉。
风范长存故乡山
一位艺术家的一生,总像茧儿吐丝、结茧,然后自己咬茧,破茧飞翔。林风眠的一生是独特的,东西融合,他也是故乡人挚爱的大师,他的作品总有一种淡淡的哀怨和孤寂,这种风格,使他的作品具有难能可贵的审美情趣的悲剧之美,这与画家本人颠簸曲折的人生阅历有关。
他生活俭朴、衣着朴素、胸怀坦荡;从不张扬自我,更不追求名利,面对纷乱的时局世事,始终一心一意地将自己的全部身心奉献给他所热爱的绘画艺术。他与丹青为伴,把感悟揉进一幅幅画作,万物在他笔下,是万般情怀的寄托——对生命、对命运。
1991年8月12日上午,在香港广安医院,林风眠向病房陪伴的人索要纸笔,他写下“我要回家”四字后,闭目,仙逝。
这是怎样的情感,这一天,天地同悲,一只在天地间奋斗的孤雁,带着他的梦想,离开了人间。
万物有魂灵,皆有生之欲——从始至终,林风眠从未忘记他最初的情怀,他通过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让我们感受到真诚、善良、美和力量,也让我们看到一个本分、执着、坚强、纯真的客家人,从少年、中年到晚年的人生轨迹,以及他的艺术世界与灵魂。
荣辱得失,载沉载浮。翻阅林风眠的资料,入眼最多二字——“孤独”。无论是他的同辈还是他的学生都会用这两字形容他的人生和艺术道路。他一生的坚韧无愧于自己的事业,他虽然弟子遍天下,但他始终独自沉溺于自己悲情的人生。
林风眠先生一辈子怀念的还有他的故乡。当年他背上行囊,虽没有再回来过,却让我们在他的画作中看到了饱含了全部的记忆与想念的乡村景色。终归,他的骨子里,还是那个深情的人。他说:“我已年逾花甲,也有四十来年没有机会回家乡,但我常忆及家乡的树、家乡的岩石,以及铺砌在小溪底下的圆滑的鹅卵石、空中飘浮的云、植物的气息、流水的絮语,这一切对我来说,直到今天还栩栩如生。”
山川毓秀俯江流,盘点这个让林风眠心心念念了一辈子、并且倾注了大量心血付诸创作的故乡,如今经过了岁月的沉淀和洗礼,焕发风采。林风眠故居阁公岭,这里有潺潺西流的白宫河云水谣,有远近驰名的传统客家建筑,有碧绿的田畴青山绿水,譬如联芳楼、棣华居、牛角屋(丘氏大夫第)等,百年沧桑老屋历经风雨,却保持着原生态,就像在跟人娓娓道来那些曾经的故事。每当西阳镇赶集的日子,这里仍然可以看到集市上人潮涌动的热闹氛围,还有记忆中故乡的味道。
2017年,我有幸参与编辑由林勇军先生主持的《林风眠研究》专刊,学习了解海内外名家描写林风眠大师的文章。林风眠19岁离开家乡,一生虽然没有回过阁公岭,但这里的一切,都铭刻在他心里。当年他读书的西阳高等小学——文祠,目前也已修缮。文祠旁百年树龄的玉兰树仍然郁郁葱葱,芬芳四溢,家乡人民纪念林风眠先生诞辰120周年活动也如火如荼。
风鸣九天外,江山传胜迹。今天我们追寻林风眠大师的人生足迹,就是传承大师工匠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能有几个画家的作品能像林风眠的作品这样,展示一个如此丰富、完整、漫长,且扣着历史步伐的精神世界?林风眠先生就是通过他手中的笔,唤醒世间人对美的向往,培养人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今天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在感受大师风采的同时,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弘扬他的艺术思想,传承他的品格与对艺术的执念。
林风眠的艺术魅力永存!
新闻推荐
梅江区因地制宜着力解决市民“有车开没地停”尴尬事 盘活边角地 建设停车场
梅城江北民主路华侨戏院停车场。(吴腾江摄)作为全市创文工作的主战场,梅江区基础配套落后,停车问题尤为突出,“有车开没地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