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教育局多措并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显成效 延伸校园内外 文明蔚然成风

梅州日报 2020-08-12 09:03

在汤坑镇第二小学,每天下午放学后都响起学生们嘹亮的歌声。(钟小丰摄)

文明校园创建参与率100%、设立校内外心理辅导站、劳动教育进课堂……近年来,市教育局实举措、搭平台、树品牌,以活动为载体,着力引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本报记者林婉萍

文明校园创建参与率达到100%

干净整洁的校道一尘不染,装饰精美的文明标语随处可见,师生迎面互相问好……这样的文明景象已然成为广东梅县东山中学一道美丽的校园风景线。在去年,凭借精细化管理水平,广东梅县东山中学在省对全国文明校园测评中取得100分满分的“漂亮成绩单”。

像东山中学一样以文明行为为美,把文明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校在梅州市并不鲜见。“全市各学校紧密结合创文工作,积极开展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选活动,深入开展"小手牵大手·文明在行动"等品牌项目活动,依托强有力的活动为抓手,推动文明校园的创建。”市教育局德育科冯伟告诉记者,梅州市目前有全国文明校园2所,省级文明校园3所,市级文明校园204所,文明校园创建参与率达100%、创建率(含县级)达82%。去年共有18所学校获评“广东省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称号,为争创全国文明校园奠定良好基础。

此外,梅州市还立足特色,围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开展了“新时代好少年”宣传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六类主题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延伸校内外

一直以来,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在校内进行,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心理干预服务,市教育局提高思想认识,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心理干预危机制度、设立德育名师和心理名教师,成立各级心理干预的专家组和专家库,从面上文件到实践举措,逐层递进,打通心理健康教育“最后一公里”,从心理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疫情期间,我们对各地各级学校进行了摸排,并制作了动漫版的工作建议,以科普的形式缓解师生的"疫情并发症",校内外也成立了心理健康辅导站或心理驿站,及时干预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冯伟说,由市教育局统筹高校、心理学会、医院等专业心理学人才组成,以“专家组+校外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校内心理驿站+科任老师”的全覆盖模式已全面建立,通过线上线下“把脉”梅州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短板,预防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校园突发事件,真正实现“未病先防”。

记者了解到,目前梅州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已全面建成并运行。“各县(市、区)成立校外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自开通以来,辅导中心心理健康服务团队共接待和处理辅导个案957人次。而各地各级学校成立心理驿站,由校外到校内,全方位精准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层层铺开。”冯伟表示,接下来将依托专家组制订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制度和流程,协助梅州市各级学校处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建立健全早期心理危机识别预警机制,形成“一人一册一人一案”。

“花式”劳动课堂写进“课程表”

回家帮爸爸妈妈洗一次碗、扫一天地、到博物馆当一天小小讲解员……近两年来,各式各样的劳动课程在梅州市中小学课程表中占据了一定的课时,这是梅州市严格按照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标准开齐劳动课程,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推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课程设计方面,我们主要有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劳动技能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内容,比如结合疫情开展家务劳动实践,开展"我是光荣劳动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梅州市劳动课课时安排上也有规范要求,其中小学一至三年级每周开设1节劳动课,三至九年级每周至少开设2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高中每周至少开展1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严禁出现随意挤占、挪用,或变相压缩课时、提前结束课程。

与此同时,梅州市也进一步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创建一批劳动教育试验区,为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提供了平台。此外,记者获悉,梅州市各中小学还不时开展公益劳动实践,通过团组织、少先队和班级活动等多种形式,到敬老院、公共场所开展卫生打扫志愿服务活动,将劳动教育以志愿服务的形式贯穿于社会实践活动中。截止目前,全市已有近10万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公益劳动实践活动。

新闻推荐

普通高中首批学校录取结束

本报讯(记者林婉萍)记者从市教育考试院了解到,梅州市普通高中第一批招生学校录取工作于昨日结束,同日下午开放查询通道,考生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