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雪莲绽天山 甘为幽兰吐芬芳 记梅县区宪梓中学援疆教师陈雪兰

梅州日报 2020-08-08 09:01

▲陈雪兰老师和新疆的学生们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黄宝珠

通讯员曾令洋

援疆始于一种情怀

“女儿已上大学;婆婆、母亲身体尚可,有家人们的照顾。自己虽已不再年轻,但仍有雄心壮志,于是报名援疆支教,并幸运地被选上了。这一去,其实牵挂还蛮多的,你们就是我坚强的后盾,我一定会克服所有困难,圆满完成援疆任务……”这是来自梅县区宪梓中学的陈雪兰老师,在成为广东省第二批“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的一员,即将启程进疆时,对亲友们写下的心里话。

今年4月,陈老师和队友们带着祖国赋予的神圣使命,满腔热忱地踏上景仰已久的援疆之路,前往祖国的西部边陲——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二中,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谈及援疆的初衷,陈老师说:“既能领略边疆风情,体验不一样的工作生活,又能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贡献,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受疫情影响,此次援疆难度非比寻常。幸亏当地教育局为老师们准备了设备齐全的公寓,大至家具家电,小至油盐柴米,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但身为南方人,对北方的气候水土不服是在所难免的。陈老师告诉记者,首先要适应的就是时差,疏附与广东大概相差3个小时,晚上要11点才天黑,日长夜短,总觉得睡眠不足;其次是饮食,当地人口味偏重,每道菜都放了不少香料和辣椒,难于下咽;然后是气候干燥,发生流鼻血和皮肤瘙痒的情况很普遍,春夏之交还经常会沙尘猛涌,漫天飞舞,让人猝不及防,睁不开眼。

这些不适确实是个挑战,但当陈老师了解到当地实行的是6天制上班时间,不少教师每天上、下午各上4节课,从上午8点多干到下午7点多,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却能数十年如一日地爱岗敬业毫无怨言时,所有这些困难仿佛都已不值一提。“我知道,我不是来观光旅游的,选择了援疆,就要准备吃苦,准备奉献!”陈老师如是说。

支教路上写满师爱

陈老师是数学老师,入疆度过隔离期后,她迅速调整好状态,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融入当地的教学工作中。她所在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成绩,在疏附县向来首屈一指,遥遥领先。但所支教的这届初一学生,由于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在考试中并无优势,学校领导为此多次召集援疆老师出谋献策。陈老师根据原校教学的经验,采用“小测+辅导+奖励”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她自费购买了打印机、奖品等,坚持每周进行两次小测,分批点评订正,奖励进步学生。对未完成作业的同学,陈老师苦口婆心地对他们加强思想教育,不厌其烦地进行个别辅导。“经过努力,测试从一开始的最高80分,慢慢达到了满分,且人数有所增加,说明这么做是有效果的!”陈老师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陈老师班上有个叫杰某兰的同学,是因身体不好从别校转过来的,没有相关的教辅资料,陈老师便把自己的给了他,并经常询问、关心他的身体状况,逐渐取得其好感和信任,使他一跃成为班上数学成绩最好的学生。还有一个叫扎某尔的学生,平时比较懒散、调皮,六一节时他表演了一个说唱节目,博得了阵阵喝彩。“他是有闪光点的,我趁机在学生面前大力表扬他,帮他找回自信,引导他用心学习。”陈老师的赞赏教育,让曾经饱受批评的学生体会了一把被人认可的愉悦,从而扬起自信的风帆,重新启航。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陈老师经常与同事们交流教学经验,以“传、帮、带”的形式带动年轻教师齐头并进,她专程跑到附近的萨依巴格乡中学听课评课、上示范课,以身作则地指导晚生后辈开展教学工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援疆支教以来,陈雪兰老师怀揣对边疆教育的情怀,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维护民族团结,实现人生价值,在援疆舞台上书写精彩篇章。

新闻推荐

创文测评七月份实地调查结果出炉,3位排名靠前社区负责人分享经验 ?发现棘手难题马上集中解决

●本报记者洪国栋实习生厥诗意梅州市2020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7月份实地调查报告已出炉。该报告涉及梅州城区10个镇街、7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