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云与“红杏坊”

梅州日报 2020-08-07 09:07

红杏坊老屋老街

文/程志远

图/张文祥

“红杏坊”是“望杏坊”改名而来的。清康熙十二年癸丑岁(1673年)知县王仕云在西区大觉寺前鼎建了“望杏坊”。

为什么知县王仕云会鼎建“望杏坊”呢?

看看王仕云是何许人士?政声如何呢?

王仕云,又名王望如,号桐庵老人,又号过客,“江南江宁籍徽州歙县”(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生卒年未详。他,勤奋好学,乐善好施。清顺治九年壬辰(公元1652年)科进士。“两任闽泉楚衡司季,俱以明允著声。”他,“醉耕堂刊”,于顺治十四年丁酉岁(公元1657年),撰写了《王仕云评论五才孚水浒传》卷首,有《水浒序》、《水浒总论》。他,编写了《鉴略四字书》的初级历史读物,记述了上起盘古,下至明弘治(即弘治十八年丙寅岁公元1505年)的古史,全为四言韵语,他的《鉴略》,“家炫户诵,濒有益于童蒙。较《三字经》、《千字文》启蒙读书层楼更上。”古今有评论说。其实,这本书并没有这么好。它的特点是比较通俗,却很严谨。但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意识浓厚,历朝事迹,兴衰治乱之故,终不免罢遭讯。

由于“裁缺”,于清康熙七年戊申岁(公元1668年)任程乡知县。

王仕云到程乡,“甫下车,辄问民疾苦,革弊厘奸,振兴士类。百姓戴若父母”。鼎建“望杏坊”就是一个例子。为什么会鼎建?这与他的信仰、意愿、行状分不开的。

当时,世传了一个“谶语”(客家民俗中称“谶判”,是俚语的一种。):“百花洲尾齐洲前,诸生出状元。”又听到、看到:“是邑多士祈瑞应。”加上,在县东二里元天历二年(己巳岁,公元1329年)为宋进士杨圭立了一座“攀桂坊”,在县西,“新造望坊,将以对待攀桂而鼓舞风云,不仅肃观瞻也。”(王仕云《望杏坊记》),于是在程乡任职五年后的清康熙十二年癸丑岁(公元1673年)鼎建了“望杏坊”。

为什么要定名“望杏坊”呢?

1、王仕云,又名王望如。总希望,远望,长望,农历每月十五为望,年年月月祈盼起来。像十五的月亮,“望月”啊!

2、他相信百姓中传诵谶语:“诸生出状元”;他看到了“多士著书好古”;多为百姓做件善事、好事。何乐不为?!

3、望什么?望杏!因为他祈望“杏起来”;崇信了“杏”的花果;崇信了“杏山”、“杏林”、“杏坊”的奥秘。

杏,是蔷薇科落叶乔木,干高丈余,叶广椭圆形,先端尖。春天,次于梅而开花,五辫,色白带红,似梅花而稍大,果实为核果,圆形熟则色黄,肉部易与核分离,味淡甘而微酸。种子名杏仁,形扁而尖,有特别香味,可生吃,可熟吃,可制杏仁茶,可制杏酪,还可以药用。杏仁可以止咳平喘,配伍清熟,配伍祛寒;可以润肠通便。

杏山,杏林,在王仕云家乡安徽黄山歙县的徐州凤阳县南。传说三国吴时有一董奉者,曾居此山(有的传说曾居庐山),为人治病,只要患重病者种五棵杏树,轻病者种一棵。数年后种得杏树十万棵,成为一片杏林。后人称董奉为“杏林”。后人赞称医家为“杏林”。

由于王仕云有祈望和意愿,又据“青鸟家言”的“预测”,加上又看重孩童的教育引导,看重文人的知识行为,会想到将“仿表”定名为“望杏”,是在情理之中。

王仕云莅任程乡知县的第五年,即康熙十二年癸丑岁(公元1673年)建好了“望杏坊”,并写下了《望杏坊记》。(不详转抄了)“记”记述了建坊的初衷,看到了“十年内”,“左侧桂乎是攀,右则杏焉在望”,“群英振翮,行将翩翩上黄金台”的喜悦……“望杏坊”啊!“杏”起来了……

可惜!康熙二十八年己巳岁(公元1689年)“居民失火延烧坊毁”了。

王仕云在程乡,不仅鼎建“望杏坊”,还做了不少好事、实事——

康熙九年、十年,(公元1670、1671年)霖雨,东城崩裂六丈,西城崩七丈奇,北城崩七丈,西南崩七丈奇。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王仕云、王吉人(晋江人,贡监,康熙十七年任),相继修筑,以固城郭。

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北城楼”(即“铁汉楼”)因“兵寇”“敝坭殆甚”,王仕云“捐俸重修”并写有《重修北楼碑记》。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王仕云“从绅士议评允列宪捐奉”,率绅士乐助鼎构“南楼”,并命其名为“文昌楼”,撰写了《鼎建南楼碑记》。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王仕云捐奉,率绅士合力修葺“东楼”。

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王仕云续修《程乡县志》。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王仕云捐俸,移旧南楼材料,率绅士合力重建环城号铺二十六间。王仕云增二间,通为二十八宿号铺,并且撰写了《鼎建南楼碑记》。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重修“铁汉楼”,并写有“碑记”。

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修建在城西北一里的“社稷坊”(元天历二年,知州冯惟吉建于大觉寺南。康熙十三年公元1670年御史沈复洁,移创城西北一里。)

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修在大觉寺南,与旧“社稷”同坊的“雷雨山川坊”还写有“碑记”。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捐俸首倡筑建“祝圣大觉寺”。僧又募众鼎建祝圣殿、三宝殿,两廊大门。

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修在城西北二里的“厉坊”。

康熙八年(1669年)修复“忠孝公祠”。

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重修“城隍庙”,并写有《重修城隍庙碑记》。

王仕云不仅热心公益事业,还是位诗联里手呢!且不说过去曾编纂过:字炫户诵,颇有益童蒙的《鉴略四字书》,点评《水浒》,就莅程乡知县,除写“碑记”外,诗联之作,也给程乡人留下了一些——

《梅州署中睡起》:

“须臾枕上来高卧,

睡起谁分先后天。

诗显画图休作字,

琴中山水莫安弦。

黄粱一甑长生国,

白发千茎大隐禅。

最具耳鸣能学道,

世间哪有异有传?!”

为什么要将“望杏坊”改为“红杏坊”呢?到底“红杏坊”之名,从何时改变?为什么改呢?众说纷纭:

有的说是,“春归杏里红当槛,雨是瓜田绿到门”这副对联引起改为“红杏坊”的。

有的说是“三条彩船游洲去,一树红杏出墙来”这副对联引起的。

有的说是“民国前期,改名"红杏坊"”。

有的说是“至民国前期,"红杏坊"取代了"望杏坊","红杏坊出自唐代诗人高蟾","天下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载"诗句,寓意读书人奋发进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

有的说是“五虎闹梅州”的卢耕甫提议改的,推崇清乾嘉年间的乡贤白渡宋湘的《红杏山房集》而改的。

这些,笔者不敢妄说是对还是错,缺乏足够的证据,也不去道听途说。

新闻推荐

院地合作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邱发平近年来,梅州市与省农科院创新探索“共建平台、下沉人才、协同创新、全链服务”合作模式,通过共建地方分院平台、产...

 
相关阅读